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属于车载CT设备减振技术领域。包括:车载CT机架固定于其上且与救护车仪器舱舱底相连接的一级减振平台、搭建在一级减振平台之上的二级减振平台和搭建在二级减振平台之上的倒T型支撑板;一级减振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四个钢丝绳减振器;二级减振平台,包括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第三支撑座;倒T型支撑板的后端具有两个水平方向金属橡胶减振器。一级减振平台初步缓冲掉大部分的对车载CT机架的振动与冲击;二级减振平台进一步缓冲掉振动、冲击能量,进而进一步增加了CT机架的稳定性;倒T型支撑板固定CT机架机身,可以防止在剧烈振动、冲击过程中车载CT机架左右摇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CT设备减振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CT设备为精密医疗仪器,其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对振动和冲击都非常敏感,而精密医疗仪器自身的抗振能力又较差,在对车载CT设备进行运输时,由于运输工具自身的振动,可能会对车载CT设备造成损伤,损坏CT设备的电子部件和机械部件。其中CT设备的CT机架是产生穿透人体的X射线并进行图像采集的结构,对振动、冲击较敏感,是减振系统设计的重点。车载CT机架在运输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承受各种振动、冲击、持续动力载荷作用等机械因素的影响。其中振动和冲击对车载CT机架的危害最大。为了保证车载CT机架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和使用情况下稳定而可靠地工作,应对车载CT机架采取有效的隔振、缓冲措施,使振动、冲击对车载CT机架产生的影响将到最低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以降低车载CT机架受到的振动、冲击,提高车载CT机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包括:一级减振平台、二级减振平台和倒T型支撑板;其中车载CT机架固定于所述二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搭建在一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一级减振平台与救护车仪器舱舱底相连接;所述倒T型支撑板搭建在所述二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通过倒T型支撑板实现与救护车仪器舱支撑板的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减振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四个钢丝绳减振器;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所述四个钢丝绳减振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上面;所述二级减振平台,包括作为二级减振平台底部支撑的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第三支撑座;所述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下面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面;所述倒T型支撑板的后端具有两个水平方向的金属橡胶减振器,用于所述倒T型支撑板与救护车仪器舱支撑板之间的辅助支撑;根据所述的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所述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使车载CT机架的重心位于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的几何中心。根据所述的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所述二级减振平台的第三支撑座两侧具有可固定车载CT机架的卡钩;所述倒T型支撑板的前端也具有可固定车载CT机架的卡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优势:(1)一级减振平台与仪器舱底板相固接,运输过程中不至于左右摇摆,不仅缓冲掉大量的对车载CT机架的振动与冲击,起到稳定车载CT机架的作用,而且还相当于给二级减振平台搭建了一个底板,调整一级减振平台的四个调节螺杆,可以使系统转换不同的工作状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2)搭建在一级减振平台之上的二级减振平台,能够进一步缓冲掉振动、冲击能量,使车载CT机架更加地趋向于平稳,进一步增加了CT机架的稳定性,使车载CT机架在运输过程中工作时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减小误差。(3)由于CT机架处于空间竖直放置状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大件物体会左右摇摆,本专利技术利用在二级减振平台之上的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操作的倒T型支撑板固定CT机架机身,可以防止在剧烈振动、冲击过程中车载CT机架左右摇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级减振平台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级减振平台中四个调节螺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二级减振平台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倒T型支撑板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倒T型支撑板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级减振平台1、二级减振平台2和倒T型支撑板3;其中车载CT机架固定于所述二级减振平台2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2搭建在一级减振平台1之上;所述一级减振平台1通过四个调节螺杆104与救护车仪器舱舱底相连接;所述倒T型支撑板3搭建在所述二级减振平台2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2通过倒T型支撑板3实现与救护车仪器舱支撑板的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一级减振平台1,包括第一支撑座101、第二支撑座102和四个钢丝绳减振器103;所述第二支撑座102通过所述四个钢丝绳减振器103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101上面;所述四个钢丝绳减振器103分布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01上表面和第二支撑座102下表面所形成的两条对角线的四个对角上,如图2所示。一级减振平台1通过四个钢丝绳减振器103的弹性变形,来缓冲掉第一支撑座101和第二支撑座102之间传递的振动、冲击能量,可有效降低一级减振平台上的振动、冲击,初步减少车载CT设备中精密仪器受到的振动、冲击。本实施方式的一级减振平台1的四周采用四个调节螺杆104进行升降调节。四个调节螺杆104均匀地分布设置在第二支撑座102上表面,如图3所示,并贯穿第一支撑座101与第二支撑座102。四个调节螺杆104的作用是控制一级减振平台1的升降,可以实现车载CT机架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的转换。车载CT机架运输状态时,车载CT机架和二级减振平台2完全由一级减振平台1承载,四个竖直调节螺杆104旋起,处于不受力状态。车载CT机架工作状态时,四个竖直调节螺杆104旋落并与救护车仪器舱舱底刚性连接,四个竖直调节螺杆104处于受力状态,将车载CT机架、一级减振平台1和二级减振平台2整体抬起,一级减振平台1处于半负载或无负载状态,同时还可以调节各个调节螺杆的起落以保持车载CT机架处于水平状态,满足车载CT机架的工作要求。本实施方式的二级减振平台2,包括作为二级减振平台底部支撑的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和第三支撑座201;所述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201下面及所述第二支撑座102的上面;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作为二级减振平台2的底部支撑,即其底部支撑板为第二支撑座102,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搭建在第二支撑座102上。第三支撑座201搭建在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之上,也就是说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用于承受垂直方向的力,且可通过调节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202的相对位置,使车载CT机架的重心位于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的几何中心,即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均处于最佳受力状态。所述二级减振平台的第三支撑座201两侧具有可固定车载CT机架的卡钩203,通过卡钩203可以自由的卸载和安装车载CT机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二级减振平台2上均匀地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减振平台、二级减振平台和倒T型支撑板;其中车载CT机架固定于所述二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搭建在一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一级减振平台与救护车仪器舱舱底相连接;所述倒T型支撑板搭建在所述二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通过倒T型支撑板实现与救护车仪器舱支撑板的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减振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四个钢丝绳减振器;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所述四个钢丝绳减振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上面;所述二级减振平台,包括作为二级减振平台底部支撑的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第三支撑座;所述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下面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面;所述倒T型支撑板的后端具有两个水平方向金属橡胶减振器,用于所述倒T型支撑板与救护车仪器舱支撑板之间的辅助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CT设备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减振平台、二级减振平台和
倒T型支撑板;其中车载CT机架固定于所述二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搭建在
一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一级减振平台与救护车仪器舱舱底相连接;所述倒T型支撑板搭建
在所述二级减振平台之上;所述二级减振平台通过倒T型支撑板实现与救护车仪器舱支撑板
的固定连接;
所述一级减振平台,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四个钢丝绳减振器;所述第二支撑
座通过所述四个钢丝绳减振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上面;
所述二级减振平台,包括作为二级减振平台底部支撑的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第三支撑
座;所述四个金属橡胶减振器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孝大宇,杨金亮,赵伟,杨超然,滕月阳,魏子翔,李宏,康雁,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