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1914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包括导流组件,包括外导流体和内导流体,外导流体套设于内导流体的外侧且二者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流通道;压板,压板上设置有压板进胶口;冷却组件,其套设于导流组件的外侧且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出胶口,冷却出胶口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封针,其活动穿设于内导流体内并延伸设置于冷却出胶口内;弹簧,其套设于封针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庞大的外置设备,降低成本,而且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没有料头,不需要二次加工,节省了人力资源,也避免浪费原材料,同时停机的状态下,硅胶不会在模具内凝固,成型后的产品表面也不会有拉丝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硅胶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液态硅胶的物理性能特殊,包括低粘度、独特的流变特性、明显的剪切稀化及高热膨胀系统。现有技术中,液态硅胶模具的进料嘴大多采用以下两种,一是开放式,成型后进点有残留,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工序复杂;二是针阀式,依靠庞大的外置机构,例如气缸或油缸的油、气、电路的控制,需要很多的配件及辅件,成本较高。因此,亟需一种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液态硅胶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硅胶模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包括:导流组件,包括外导流体和内导流体,外导流体套设于内导流体的外侧且二者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流通道;压板,压板上设置有压板进胶口,压板设置于导流组件的进胶端且压板进胶口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套设于导流组件的外侧,冷却组件内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冷却出胶口,冷却出胶口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封针,封针活动穿设于内导流体内并延伸设置于冷却出胶口内,封针在注胶压力下与冷却出胶口分离;弹簧,其套设于封针上,用于驱动封针由导流通道向冷却出胶口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冷却出胶口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向压板进胶口注入硅胶,经过导流通道流出,在注胶的压力下封针向内导流体的内部移动使得封针与冷却出胶口分离,硅胶从冷却出胶口流入到模具型腔内,待完成注胶后,封针在弹簧的弹性下回复至冷却出胶口内,切断料头,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庞大的外置设备,降低成本,而且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没有料头,不需要二次加工,节省了人力资源,也避免浪费原材料,同时停机的状态下,硅胶不会在模具内凝固,成型后的产品表面也不会有拉丝现象。其中,封针的底部与冷却出胶口相匹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由外向内的圆锥结构,上述的导流组件的底部与冷却出胶口之间设置有设定距离,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内导流体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封针安装孔,封针安装孔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开设于靠近冷却出胶口的内导流体的端面上并沿内导流体的长度方向向内导流体的内部延伸,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分别大于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其中,上述的封针为圆柱体结构,封针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定位件,弹簧设置于定位件的上方,弹簧、定位件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封针设置于封针安装孔内,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依赖其他外置设备,即可实现封针的移动,从而实现硅胶的进料与切断进料,更加方便。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位于进胶端的内导流体上设置有圆锥状凸起。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内导流体上设置圆锥状凸起,硅胶进入压板进胶口后由该圆锥状凸起实现分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板,2.封针,3.弹簧,4.导流组件,5.冷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包括:导流组件4,包括外导流体和内导流体,外导流体套设于内导流体的外侧且二者之间形成二个导流通道;压板1,压板1上设置有压板进胶口,压板1设置于导流组件4的进胶端且压板进胶口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冷却组件5,冷却组件5套设于导流组件4的外侧,冷却组件5内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组件5的底部设置有冷却出胶口,冷却出胶口与导流通道相连通;封针2,封针2活动穿设于内导流体内并延伸设置于冷却出胶口内,封针2在注胶压力下与冷却出胶口分离;弹簧3,其套设于封针2上,用于驱动封针2由导流通道向冷却出胶口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冷却出胶口密封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向压板进胶口注入硅胶,经过导流通道流出,在注胶的压力下封针2向内导流体的内部移动使得封针与冷却出胶口分离,硅胶从冷却出胶口流入到模具型腔内,待完成注胶后,封针2在弹簧3的弹性下回复至冷却出胶口内,切断料头,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庞大的外置设备,降低成本,而且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没有料头,不需要二次加工,节省了人力资源,也避免浪费原材料,同时停机的状态下,硅胶不会在模具内凝固,成型后的产品表面也不会有拉丝现象。其中,封针2的底部与冷却出胶口相匹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由外向内的圆锥结构,上述的导流组件4的底部与冷却出胶口之间设置有设定距离,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内导流体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封针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封针安装孔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开设于靠近冷却出胶口的内导流体的端面上并沿内导流体的长度方向向内导流体的内部延伸,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分别大于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其中,上述的封针2为圆柱体结构,封针2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定位件(图中未示出),弹簧3设置于定位件的上方,弹簧3、定位件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封针2设置于封针安装孔内,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依赖其他外置设备,即可实现封针的移动,从而实现硅胶的进料与切断进料,更加方便。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位于进胶端的内导流体上设置有圆锥状凸起(图中未示出)。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内导流体上设置圆锥状凸起,硅胶进入压板进胶口后由该圆锥状凸起实现分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组件,包括外导流体和内导流体,所述外导流体套设于所述内导流体的外侧且二者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流通道;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压板进胶口,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导流组件的进胶端且所述压板进胶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套设于所述导流组件的外侧,所述冷却组件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冷却出胶口,所述冷却出胶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封针,所述封针活动穿设于所述内导流体内并延伸设置于所述冷却出胶口内,所述封针在注胶压力下与所述冷却出胶口分离;弹簧,其套设于所述封针上,用于驱动封针由导流通道向冷却出胶口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冷却出胶口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组件,包括外导流体和内导流体,所述外导流体套设于所述内
导流体的外侧且二者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导流通道;
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压板进胶口,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导流组
件的进胶端且所述压板进胶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
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套设于所述导流组件的外侧,所述冷却组
件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冷却出胶口,所述冷
却出胶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
封针,所述封针活动穿设于所述内导流体内并延伸设置于所述冷却
出胶口内,所述封针在注胶压力下与所述冷却出胶口分离;
弹簧,其套设于所述封针上,用于驱动封针由导流通道向冷却出胶
口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冷却出胶口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体
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封针安装孔,封针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洪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胜鸿鑫精密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