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式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1653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12:58
一种冲击式电磁铁,属于电磁铁技术领域。由衔铁外套、冲击盖、冲击底座、衔铁、线圈套筒、撞击针、复位弹簧、缓冲弹簧、挡环、线圈、组装而成,具有瞬间冲击能力。该电磁铁配置有撞击针与动衔铁采用螺纹连接而成为一体,动衔铁为直推式,在使用中使该电磁铁的绕组线圈通过电流使加速力作用在衔铁上同时带动撞击针做加速运动,在撞击针达到速度最大时再撞上物体,这一瞬间使被撞的物体的受力最大,从而产生冲击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电磁铁的区别在于充分利用了漏磁通力的稳定性,使电磁铁吸合力大且下降缓慢,从而达到行程长、速度快、冲击力大的目的。该机构响应时间快、结构轻巧,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铁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冲击式电磁铁,具有瞬间冲击能力。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电磁铁在通电吸合时其衔铁的行程短,且加速度小、速度慢,在接触物体上时只有推而没有冲击的力量,故在一些为防误操作而要求行程长、用力大且需要瞬间启、停的场合中,已有的电磁铁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式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原理在于通过合理的调节主磁通力和漏磁通力,尽量加大了使衔铁全程运动的加速力,进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该电磁铁配置有撞击针,撞击针由硬度较高的钢材制成,其长度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定,撞击针与动衔铁采用螺纹连接而成为一体,动衔铁为直推式。在使用中使该电磁铁的绕组线圈通过电流使加速力作用在衔铁上同时带动撞击针做加速运动,在撞击针达到速度最大时再撞上物体,这一瞬间使被撞的物体的受力最大,从而产生冲击的效果,以应对现有电磁铁冲击动能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由衔铁外套、冲击盖、冲击底座、衔铁、线圈套筒、撞击针、复位弹簧、缓冲弹簧、挡环、线圈、组装而成;线圈套筒的两端分别各压配一个挡环,挡环、线圈套筒、衔铁外套这三个组件同轴,挡环和衔铁外套过渡配合套装,在线圈套筒的外周壁上缠制一定线径、有效数量匝数的共8层绕组线圈L1,衔铁是具有一定高度的柱体,衔铁的上部柱体在线圈套筒孔内,二者间隙配合,衔铁下部的柱体穿置在冲击底座的轴孔内,撞击针是具有一定硬度的外径小于衔铁但长度可据实际情况调整的柱体,在撞击针的下端开有螺纹其大小与衔铁柱体的两端沿轴线各开的螺纹孔相同,二者通过螺纹扣相连,撞击针的上部穿过冲击盖的轴孔而伸出来,二者通过间隙配合,衔铁外套上端、下端都开有相同尺寸的螺纹口,电磁铁冲击盖的内壁面具有与衔铁外套上端相对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扣紧固,电磁铁冲击底座的上部内壁面具有与衔铁外套下端相对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扣紧固,复位弹簧穿在线圈套筒内,一端顶在冲击盖内壁面上具有与衔铁柱体相对应的凹槽上,一端顶在衔铁的上端、缓冲弹簧穿在冲击底座的轴孔内,一端顶在衔铁的上端,一端顶在冲击底座上。其基本组成构件的配置如下:电磁铁的挡环外径φ45mm~φ75mm,内径φ15.2mm~φ45.2mm,高度1~3mm,线圈套筒外径φ15.2mm~φ45.2mm,内径φ13.2mm~φ43.2mm,高度100~200mm,冲击盖的轴孔径φ6mm~φ12mm,冲击底座的轴孔径φ13.2mm~φ43.2mm,衔铁外套外径φ50mm~φ85mm,内径φ45mm~φ75mm,高度100~200mm,其上下端螺纹M 50×1mm~M 85×1mm,高度10~30mm,衔铁外径φ13mm~φ43mm,高度100~150mm,其上下端螺纹M6mm~M10mm,深15~30mm,撞击针外径φ5mm~φ11mm,高度80~260mm,其下端螺纹-->M6mm~M10mm,深15~30mm,线圈套筒上的绕组线圈采用φ1.12mm~φ1.82mm高强度漆包线,每层平绕76匝,一共绕8层,总共607匝。衔铁外套、衔铁须采用导磁材料电工钢制成,线圈套筒、冲击盖、冲击底座必须采用非导磁材料如铝棒体制成,撞击针为保证硬度须采用45号钢且表面调质,洛氏硬度28~30HRC。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电信号作用在电磁铁上使撞击针做行程较长的加速运动,在速度最高时形成冲击效果。此电磁铁与已有电磁铁的区别在于充分利用了漏磁通力的稳定性,使电磁铁吸合力大且下降缓慢,从而达到行程长、速度快、冲击力大的目的。该机构响应时间快、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可直立、横卧安装,适合于启停时间短且须用力大的自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衔铁外套1、线圈套筒2、冲击底座3、衔铁4、冲击底座5、撞击针6、复位弹簧7、缓冲弹簧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附图一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整个电磁铁由衔铁外套1支承,线圈套筒5的两端各压配一个挡环后,在线圈套筒外壁上绕制电磁线圈,绕好后一起固定在衔铁外套中,冲击底座3与衔铁外套1的下端通过螺纹紧固好,先将缓冲弹簧8放置在冲击底座3的轴孔内,再将衔铁4上端与撞击针6的下端螺纹紧固好,使衔铁4下端穿过线圈套筒5内孔,放置在冲击底座5的轴孔中的缓冲弹簧8上,使衔铁4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线圈套筒2做轴线移动,冲击盖2通过轴孔穿过撞击针6的上端,然后与衔铁外套1的上端通过螺纹紧固。复位弹簧7穿过撞击针放置在线圈套筒5的内孔里,为电磁线圈的电流全部被切断后,衔铁4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又能恢复到初始位置。在电磁铁竖立安装和复位弹簧起作用时,在衔铁和冲击底座之间的缓冲弹簧8就可以防止衔铁的下端撞击到冲击底座上。使用时,根据被撞击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来确定电磁铁的安装位置,在受力最大的时候可确定位置安装,如果安装位置已定则要调整撞击针的长度,以使在撞击瞬间撞击针的速度、冲击力都达到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式电磁铁,由衔铁外套、冲击盖、冲击底座、衔铁、线圈套筒、撞击针、复位弹簧、缓冲弹簧、挡环、线圈、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线圈套筒(5)的两端分别各压配一个挡环,挡环、线圈套筒(5)、衔铁外套(1)这三个组件同轴,挡环和衔铁外套(1)过渡配合套装,在线圈套筒(5)的外周壁上缠制一定线径、有效数量匝数的共8层绕组线圈(L1),衔铁(4)是具有一定高度的柱体,衔铁(4)的上部柱体在线圈套筒(5)孔内,二者间隙配合,衔铁(4)下部的柱体穿置在冲击底座(3)的轴孔内,在撞击针(6)的下端开有螺纹,其大小与衔铁柱体的两端沿轴线各开的螺纹孔相同,二者通过螺纹扣相连,撞击针(6)的上部穿过冲击盖(2)的轴孔而伸出来,二者通过间隙配合,衔铁外套(1)上端、下端都开有相同尺寸的螺纹口,电磁铁冲击盖(2)的内壁面具有与衔铁外套(1)上端相对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扣紧固,电磁铁冲击底座(3)的上部内壁面具有与衔铁外套(1)下端相对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扣紧固,复位弹簧(7)穿在线圈套筒内,一端顶在冲击盖内壁面上,具有与衔铁柱体相对应的凹槽上,一端顶在衔铁的上端,缓冲弹簧(8)穿在冲击底座(3)的轴孔内,一端顶在衔铁(4)的上端,一端顶在冲击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式电磁铁,由衔铁外套、冲击盖、冲击底座、衔铁、线圈套筒、撞击针、复位弹簧、缓冲弹簧、挡环、线圈、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线圈套筒(5)的两端分别各压配一个挡环,挡环、线圈套筒(5)、衔铁外套(1)这三个组件同轴,挡环和衔铁外套(1)过渡配合套装,在线圈套筒(5)的外周壁上缠制一定线径、有效数量匝数的共8层绕组线圈(L1),衔铁(4)是具有一定高度的柱体,衔铁(4)的上部柱体在线圈套筒(5)孔内,二者间隙配合,衔铁(4)下部的柱体穿置在冲击底座(3)的轴孔内,在撞击针(6)的下端开有螺纹,其大小与衔铁柱体的两端沿轴线各开的螺纹孔相同,二者通过螺纹扣相连,撞击针(6)的上部穿过冲击盖(2)的轴孔而伸出来,二者通过间隙配合,衔铁外套(1)上端、下端都开有相同尺寸的螺纹口,电磁铁冲击盖(2)的内壁面具有与衔铁外套(1)上端相对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扣紧固,电磁铁冲击底座(3)的上部内壁面具有与衔铁外套(1)下端相对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扣紧固,复位弹簧(7)穿在线圈套筒内,一端顶在冲击盖内壁面上,具有与衔铁柱体相对应的凹槽上,一端顶在衔铁的上端,缓冲弹簧(8)穿在冲击底座(3)的轴孔内,一端顶在衔铁(4)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竑陈雪松王东文侯建英王文生谷必钢王永量吕涛贾瑨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