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1081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液体储罐、气囊罐、氮气罐、真空泵、液体输送泵,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路;通过气囊罐的呼吸作用,配合液体储罐进出料时的气相空间变化,减少及至消除可燃液体、有毒有害液体储罐进出物料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生产操作,实现己烷、甲苯、四氯化钛等介质在储存与输送过程中的有害、易燃介质零排放,装置操作简单,运行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化工生产中易挥发介质的进出料装置,特别适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等生产中有毒、易燃介质密闭进出料过程。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尤其是在聚烯烃催化剂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己烷、甲苯、四氯化钛等循环回收使用的中间原料,这些原料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由于己烷、甲苯属于易挥发液体,四氯化钛微量蒸汽放空即能在大气中吸收水分分解形成酸雾,从而造成空气污染;因此聚烯烃催化剂生产中以上所述物料是循环使用的,催化剂洗涤滤液等物料被回收,其中的己烷、甲苯、四氯化钛等被回收循环使用;所述物料每次的循环使用量通常在几百升至几个立方米之间,最大不超过10立方米/次;具有总量规模不大,但是多次循环使用,频繁进出料等特点;这些物料自回收单元输送来时往往温度在30~50℃,易挥发。现有技术中,聚烯烃催化剂生产所用己烷、甲苯、四氯化钛等物料在惰性氮气保护条件下进行储存与使用,储存、使用这些物料的设备在物料转移、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物料随放空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排放量与放空温度、挥发性相关。为减少易挥发性物料的环境污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燃烧破坏法,回收法(如吸收法、低温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目前在聚烯烃催化剂生产中常采用的方法有冷凝法、膜分离法、活性炭吸收法等。冷凝法由于简便易行,被普遍适用,冷凝法的缺点是不能完全消除放空气体,受物料低温下饱和蒸气压限制,往往需要达到深冷-70~-110℃时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排放效果,但是深冷的获得需要很高的能耗,往往是经济上难于承受的,同时高能耗意味着在获取能量的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因此该方法多被使用时用到-30~50℃,作为初步回收处理使用。可以减少一定量的污染物排放,难于做到达标排放。燃烧破坏法不适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生产工况,因为放空气体中97%以上为惰性气体氮气,燃烧难于靠自身维持。吸附法、膜分离等方法长周期使用稳定性差,需要定期维护更换,否则使用效果不稳定。上述方法在经济性、可靠性等专利技术存在问题,并且难以避免有毒有害的易挥发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不能适应当前日益提高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有毒有害等易挥发物质的排放,提高催化剂生产的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清洁生产水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挥发介质的进出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适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等生产中有毒、易燃介质密闭进出料过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包括:液体储罐V1、气囊罐V2、氮气罐V3、真空泵P1、液体输送泵P2,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液体储罐V1包括:罐体G1、进液口N1、出液口N2、进出气口N3、凝液进口N4;所述气囊罐V2包括:罐体G2、气囊V5、进气口N11、出气口N12、进出气口M1、排液口M3;在所述液体储罐V1,所述易挥发介质由所述进液口N1进料,由所述出液口N2经所述液体输送泵P2出料,所述进出气口N3与所述气囊V5连接,所述易挥发介质的挥发气体在所述液体储罐V1与所述气囊罐V2的气囊V5之间进出;所述气囊罐V2位于所述液体储罐V1的上方;在所述气囊罐V2,所述进气口N11与所述氮气罐V3连接,所述出气口N12与所述真空泵P1连接,所述气囊V5位于所述气囊罐V2中,所述挥发气体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侧壁的管口进出,所述气囊V5内所述挥发气体的凝液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底部的管口和所述凝液进口N4回流至所述液体储罐V1。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出气口N12与所述真空泵P1之间设置真空罐V4;所述易挥发介质为己烷或甲苯,所述气囊V5的材料为耐溶剂橡塑材料,以合成纤维为骨架材料,内外涂覆耐油高分子弹性材料,优选为所述耐油高分子弹性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所述气囊罐V2内的压力,为所述挥发气体在所述液体储罐V1和所述气囊V5之间进出提供动力;在所述易挥发介质进料时,由所述真空泵P1为所述液体储罐V1提供负压;在所述易挥发介质出料时,由所述真空罐V4为所述液体储罐V1提供正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的使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1)进料操作在易挥发介质进料时,首先对所述气囊罐V2抽真空,使所述液体储罐V1内部的气相压力维持负压,然后所述易挥发介质进入所述液体储罐V1;当进料完成后,在所述气囊罐V2中所述气囊V5的外部空间充入氮气,控制气囊罐V2内氮气压力为正压;(2)出料操作在易挥发介质出料时,首先使所述液体储罐V1内部的气相压力维持正压,然后所述易挥发介质经由所述液体输送泵P2出料;当出料完成后,控制所述气囊罐V2内氮气压力为正压;在进出料操作中,所述挥发气体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侧壁的管口在所述液体储罐V1与所述气囊V5之间进出,所述气囊V5内所述挥发气体的凝液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底部的管口和所述凝液进口N4回流至所述液体储罐V1。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易挥发介质为己烷或甲苯。在所述易挥发介质进料时,所述液体储罐V1内部的气相压力为-0.01MPa~0MPa(表压);在所述易挥发介质出料时,所述液体储罐V1内部的气相压力为0MPa~0.03MPa(表压);在所述易挥发介质进料或出料完成后,控制所述液体储罐V1的压力为0MPa~0.02MPa(表压)。调节所述气囊罐V2中所述气囊V5的外部空间的压力为:-0.05MPa~0.05MPa(表压),间接控制所述液体储罐V1内部的气相压力为:-0.01MPa~0.03MPa(表压)。本专利技术通过为液体储罐V1设置配套气囊罐V2,通过气囊罐V2的呼吸作用,配合液体储罐V1进出料过程的气相空间变化,从而减少及至消除可燃液体、有毒有害液体储罐进出物料过程中气体放空排放。液体储罐V1主要包括罐体、进液口、出液口、进出气口、凝液进口、压力表口、放净口、液位计、支腿等;气囊罐V2主要包括罐体、进气口、出气口、压力表口、人孔进气口、人孔、人孔排液口、支腿等组成;氮气罐V3、真空罐V4为常规设备形式,设置进出气口、放净口,压力表口等;装置还设置真空泵P1、液体输送泵P2,设置液体进料控制阀、出料控制阀、液体储罐补氮阀、液体储罐放空阀、凝液放净阀,以及氮气进料控制调节阀PV1,真空放空控制调节阀PV2。通过PV1,PV2控制气囊罐V2气囊外空间压力范围为-0.05MPa(表压)在0.05M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包括:液体储罐[V1]、气囊罐[V2]、氮气罐[V3]、真空泵[P1]、液体输送泵[P2],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液体储罐[V1]包括:罐体[G1]、进液口[N1]、出液口[N2]、进出气口[N3]、凝液进口[N4];所述气囊罐[V2]包括:罐体[G2]、气囊[V5]、进气口[N11]、出气口[N12]、进出气口[M1]、排液口[M3];在所述液体储罐[V1],所述易挥发介质由所述进液口[N1]进料,由所述出液口[N2]经所述液体输送泵[P2]出料,所述进出气口[N3]与所述气囊[V5]连接,所述易挥发介质的挥发气体在所述液体储罐[V1]与所述气囊罐[V2]的气囊[V5]之间进出;所述气囊罐[V2]位于所述液体储罐[V1]的上方;在所述气囊罐[V2],所述进气口[N11]与所述氮气罐[V3]连接,所述出气口[N12]与所述真空泵[P1]连接,所述气囊[V5]位于所述气囊罐[V2]中,所述挥发气体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侧壁的管口进出,所述气囊[V5]内所述挥发气体的凝液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底部的管口和所述凝液进口[N4]回流至所述液体储罐[V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挥发介质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包括:液体储罐[V1]、气囊罐[V2]、氮
气罐[V3]、真空泵[P1]、液体输送泵[P2],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路;
所述液体储罐[V1]包括:罐体[G1]、进液口[N1]、出液口[N2]、进出气口[N3]、
凝液进口[N4];
所述气囊罐[V2]包括:罐体[G2]、气囊[V5]、进气口[N11]、出气口[N12]、
进出气口[M1]、排液口[M3];
在所述液体储罐[V1],所述易挥发介质由所述进液口[N1]进料,由所述出液
口[N2]经所述液体输送泵[P2]出料,所述进出气口[N3]与所述气囊[V5]连接,所
述易挥发介质的挥发气体在所述液体储罐[V1]与所述气囊罐[V2]的气囊[V5]之
间进出;
所述气囊罐[V2]位于所述液体储罐[V1]的上方;
在所述气囊罐[V2],所述进气口[N11]与所述氮气罐[V3]连接,所述出气口
[N12]与所述真空泵[P1]连接,所述气囊[V5]位于所述气囊罐[V2]中,所述挥发气
体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侧壁的管口进出,所述气囊[V5]内所述挥发气体的凝液
经由位于所述气囊[V5]底部的管口和所述凝液进口[N4]回流至所述液体储罐
[V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气口[N12]与所述真空泵[P1]之间设置真空罐[V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挥发介质为己烷或甲苯,所述气囊[V5]的材料为耐溶剂橡塑材料,以
合成纤维为骨架材料,内外涂覆耐油高分子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油高分子弹性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控制所述气囊罐[V2]内的压力,为所述挥发气体在所述液体储罐[V1]

\t和所述气囊[V5]之间进出提供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孙汝柳李庆过良王婧柴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