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0297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软土边坡中钻取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穿设在软土边坡中,所述排水孔用于将软土边坡中的渗水排放至软土边坡的外侧;S2、沿排水孔孔壁向排水孔中置入支撑件组,所述支撑件组用于支撑排水孔的孔壁。其中支撑件组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可根据软土边坡的渗水特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软土边坡中设置排水孔,从而利用排水孔将软土边坡中的渗水及时排放至软土边坡外,从而能有效避免软土边坡因渗水发生失稳现象,提高软土边坡整体牢固度和耐久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支撑件组对排水孔孔壁的支撑作用,有效避免排水孔在挤压外力作用下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软土边坡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常见于基坑、渠道、土坝、路堤等经人工挖、填的土工建筑物的边缘处。软土边坡特别是高边坡,视其重要性及工程等级需要,通常会在其侧边施加挡土墙。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201420378186.X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位于软土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的土体中,包括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所述的水泥土直墙并排设置在待处理土体中,所述的水泥土拱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并与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形成U形;所述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中均设有水泥搅拌桩,所述的水泥土拱墙与水泥土直墙的厚度相同,所述的水泥土拱墙的两端恰好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上。上述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软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存在如下缺陷:该水泥土墙中并未设置任何排水结构,从而导致软土边坡中的渗水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影响到软土边坡整体的稳定性。对于已采取排水措施的软土高边坡挡土墙工程中,仍会发生边坡失稳事故。纠其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总体上可以归结为排水结构的设置和实施存在技术缺陷或误区,从而导致排水效果不理想或失效。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03112359.7公开了一种软土边坡土钉支护工法,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进行放线,放线后按以下方法进行施工:a、开挖前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按放线位置将具有注浆孔的锚管竖直打到入软土层中,进行控压注浆;b、采用分段跳格开挖方法,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临界自稳高度,跳格间距8-10m,沿竖直锚管内侧垂直下挖;c、将开挖出的临空面进行挂网素喷;d、给土钉施加预应力,按梅花形等间距布置,沿与边坡垂直的方向将土钉打入土体内,给土钉进行控压注浆;e、将土钉和网筋及锚管进行刚性固定,然后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对于每一层的开挖重复上述步骤b-e,直至基底,并在基底设置排水沟。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软土边坡土钉支护工法,虽然包括排水沟的设置,但其排水沟是设置在基底上的,从而导致软土边坡中的渗水是无法通过该排水沟排出,且软土边坡中也无任何排水结构,最终导致软土边坡因渗水无法及时排出而出现失稳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软土边坡中的渗水及时排出的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软土边坡中钻取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穿设在软土边坡中,所述排水孔用于将软土边坡中的渗水排放至软土边坡的外侧;S2、沿排水孔孔壁向排水孔中置入支撑件组,所述支撑件组用于支撑排水孔的孔壁。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的内端延伸至软土边坡中的隔水层的侧壁处,所述步骤S1中在钻取排水孔之前,需先检测软土边坡中隔水层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组包括与排水孔孔壁的下端相贴合的下支撑件和与排水孔孔壁的上端相贴合的上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放置在下支撑件上,所述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具有沿排水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孔,所述内孔与排水孔相通,所述内孔中设有粗砂垫层,所述步骤S2中在将支撑件组置入排水孔之前,需先进行支撑件组组装,所述支撑件组组装包括如下步骤:S21、向下支撑件中填充粗砂垫层;S22、将上支撑件敷设在粗砂垫层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件中设有加强支撑件,所述加强支撑件的两侧边均与下支撑件的内壁相抵靠,所述步骤S21中需向下支撑件中放置加强支撑件。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支撑件有两个、且两个加强支撑件对称设置在下支撑件中。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件包括多个分段支撑件,且多个分段支撑件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有多个,且多个排水孔在软土边坡上呈梅花状交错分布。进一步地,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排水孔的内端高于排水孔的外端。进一步地,软土边坡侧边设有挡土墙,所述排水孔的外端延伸至挡土墙的外侧壁,所述步骤S1中需首先在挡土墙上预留排水孔。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软土边坡中设置排水孔,从而利用排水孔将软土边坡中的渗水及时排放至软土边坡外,从而能有效避免软土边坡因渗水发生失稳现象,并提高软土边坡的整体牢固度和耐久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排水孔中置入支撑件组,利用支撑件组对排水孔孔壁的支撑作用,有效避免排水孔在挤压外力作用下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件组组装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软土边坡中钻取排水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排水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排水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排水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软土边坡11隔水层2挡土墙3排水孔4支撑件组41下支撑件42上支撑件421分段支撑件422竖支撑件43内孔44加强支撑件45粗砂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3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软土边坡1中钻取排水孔3,所述排水孔3穿设在软土边坡1中,所述排水孔3用于将软土边坡1中的渗水排放至软土边坡1的外侧;S2、沿排水孔3孔壁向排水孔3中置入支撑件组4,所述支撑件组4用于支撑排水孔3的孔壁。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软土边坡1中设置排水孔3,从而利用排水孔3将软土边坡1中的渗水及时排放至软土边坡1外,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软土边坡(1)中钻取排水孔(3),所述排水孔(3)穿设在软土边坡(1)中,所述排水孔(3)用于将软土边坡(1)中的渗水排放至软土边坡(1)的外侧;S2、沿排水孔(3)孔壁向排水孔(3)中置入支撑件组(4),所述支撑件组(4)用于支撑排水孔(3)的孔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软土边坡(1)中钻取排水孔(3),所述排水孔(3)穿设在软土边坡(1)中,所
述排水孔(3)用于将软土边坡(1)中的渗水排放至软土边坡(1)的外侧;
S2、沿排水孔(3)孔壁向排水孔(3)中置入支撑件组(4),所述支撑件组(4)用于支
撑排水孔(3)的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3)的内端延伸至软土边坡(1)中的隔水层(11)的侧壁处,所述步骤S1中在钻取排
水孔(3)之前,需先检测软土边坡(1)中隔水层(11)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边坡叠片式充砂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
组(4)包括与排水孔(3)孔壁的下端相贴合的下支撑件(41)和与排水孔(3)孔壁的
上端相贴合的上支撑件(42),所述上支撑件(42)放置在下支撑件(41)上,所述上支
撑件(42)与下支撑件(41)之间具有沿排水孔(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孔(43),所述
内孔(43)与排水孔(3)相通,所述内孔(43)中设有粗砂垫层(45),所述步骤S2中
在将支撑件组(4)置入排水孔(3)之前,需先进行支撑件组(4)组装,所述支撑件组
(4)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S21、向下支撑件(41)中填充粗砂垫层(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计山姜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