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的面料结构单一,层次感差,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且不产品不丰满、不蓬松、不柔软、手感不厚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层次感强的软包起圈面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包起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外层、下表面设有提花层,所述外层和面料本体之间设有填充物,并且外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装饰物,所述装饰物交错排列,并固定在面料本体上,所述提花层固定在面料本体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其中,起圈纱形成的毛圈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底纱形成的固定地组织,相邻交织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织物下设置抗菌面料层,抗菌面料层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抗菌面料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柔软透气层,所述柔软透气层由菠萝叶纤维、桑皮纤维、贡缎纤维、进口长棉绒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柔软透气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占5%-11%,所述的桑皮纤维占11%-16%,所述的贡缎纤维占18%-22%,所述的进口长棉绒纤维占41%-55%。与现有技术相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起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外层、下表面设有提花层,所述外层和面料本体之间设有填充物,并且外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装饰物,所述装饰物交错排列,并固定在面料本体上,所述提花层固定在面料本体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其中,起圈纱形成的毛圈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底纱形成的固定地组织,相邻交织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织物下设置抗菌面料层,抗菌面料层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抗菌面料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柔软透气层,所述柔软透气层由菠萝叶纤维、桑皮纤维、贡缎纤维、进口长棉绒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柔软透气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占5%‑11%,所述的桑皮纤维占11%‑16%,所述的贡缎纤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起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外层、下表面设有提花层,所述外层和面料本体之间设有填充物,并且外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装饰物,所述装饰物交错排列,并固定在面料本体上,所述提花层固定在面料本体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其中,起圈纱形成的毛圈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底纱形成的固定地组织,相邻交织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织物下设置抗菌面料层,抗菌面料层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