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944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却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汽车。其中,该冷却机构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以及风扇,中冷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散热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上方,并且至少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用于与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四连接部;风扇设置于中冷器或散热器的第一侧面。采用此结构,尤其汽车处于低速或怠速的状态,其能够降低整个中冷模块的风阻系数,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Cooling mechanism, cooling system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mechanism, a cooling system and a vehicle. Among them, the cool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oler, radiator and fan, cooler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the radiato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oler, and including at least third for connection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s the second and fourth connecting parts the first side; the fan is arranged in the cooler or radiator.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the whole middle cooling module and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地涉及一种冷却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中冷器是安装涡轮增压的汽车配套件,其作用在于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支管之间安装中冷器。现有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涡轮增压汽车的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以及风扇,其中,中冷器、散热器以及风扇采用平面式地前后布置结构,即中冷器设置于散热器的后方,风扇设置于散热器的前方。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平面式地前后布置结构,其导致整个中冷模块的风阻系数进一步增加,在没有有效开口进风且风扇风量无法有效增加的条件下,存在低速和怠速时,冷却系统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低速或怠速开空调情况下,由于空气经过中冷温度增加较高,直接影响发动机水温和空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冷却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汽车,其解决了现有汽车冷却机构的风阻系数高而导致冷却系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机构,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以及风扇,所述中冷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上方,并且至少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中冷器或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卡扣在所述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第三侧面;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卡扣在所述第二卡槽的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三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爪包括第一卡条以及若干个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条的第一侧面、并由轮廓线界定形状的第一凸块。优选地,所述第二卡爪包括第二卡条,所述第二卡条是长方体状。优选地,所述中冷器的第二侧面包括用于将所述中冷器固定于外部固定件而开设的第一过孔。优选地,所述中冷器的第三侧面包括用于将所述中冷器固定于外部固定件而开设的第二过孔。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所述的冷却机构、增压涡轮以及发动机,所述冷却机构的中冷器分别与所述增压涡轮和所述发动机连接。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所述的冷却系统。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上方,并且所述中冷器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散热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中冷器的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散热器的第四连接部连接,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中冷器或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面。采用此结构,其能够降低整个中冷模块的风阻系数,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尤其汽车处于低速或怠速的状态。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机构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和散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和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第一卡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第一卡爪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3中第二卡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3中第二卡爪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的第二侧面采用过孔结构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的第三侧面采用过孔结构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汽车及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本实施例的中冷器可以采用空对空形式的中冷器,也可以采用水对空形式的中冷器。在结构方面,本实施例的中冷器还可以采用管带式中冷器、板翅式中冷器、叠片式中冷器。当然,此处的中冷器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中冷器,并不局限所提到的中冷器。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可以采用管带式中冷器或者管片式中冷器,当然,此处的散热器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散热器,并不局限所提到的散热器。请一并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机构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和散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和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冷却机构包括中冷器11、散热器12以及风扇13,散热器12设置于中冷器11的上方,风扇13设置于中冷器11的第一侧面11A或散热器12的第一侧面12A。此处,散热器12还可以设置于中冷器11的下方,只要散热器12和中冷器11的连接结构关系是上下层结构关系即可,至于散热器12是位于中冷器11的上方或者下方,可以根据汽车的设计要求来决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中冷器11、散热器12以及风扇13装配结构,其能够降低整个中冷模块的风阻系数,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尤其汽车处于低速或怠速的状态,其能够减小冷却系统效果的现象发生,并且,还可以降低经过中冷器的空气温度,间接降低发动机的水温以及提高空调制冷效果。中冷器11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散热器12至少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请参考图2和图3,中冷器11的第一连接部和散热器12的第三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如标注20A所示,中冷器11的第二连接部和散热器12的第四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如标注20B所示。此处,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可以采用任何形式的连接件,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连接关系可以是螺纹连接关系或者螺栓连接关系或者卡扣连接关系或者焊接连接关系。第一连接部可以设置于中冷器11的任一位置,第三连接部可以设置于散热器12的任一位置,只要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而使中冷器11和散热器12呈上下装配的结构关系即可。同理可得,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实施方式如同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在此不必赘述。请参考图4,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槽41,第一卡槽41设置于中冷器11的第二侧面11B,第三连接部包括卡扣在第一卡槽41的第一卡爪42,第一卡爪42设置于散热器12的第二侧面12B。散热器12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在中冷器11上方,极大提高了装配散热器12和中冷器11的效率。请参考图5,图5是图2中第一卡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卡槽41具有收纳第一卡爪42的第一通孔411。请参考图6,图6是图2中第一卡爪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冷却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机构,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以及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上方,并且至少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中冷器或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机构,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以及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上方,并且至少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中冷器或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卡扣在所述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中冷器的第三侧面;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卡扣在所述第二卡槽的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三侧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维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