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929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1、二极管D1、三极管VT1、电容C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和三极管VT4,所述电位器RP1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输出端Vo,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负极、电位器RP1另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二极管D1正极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7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采用多个三极管配合单片机进行调速,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

DC motor speed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C motor speed controller, including potentiometer RP1, diode D1, a triode VT1, a capacitor C1, a triode VT2, a triode VT3 and a triode VT4, one end of the potentiometer RP1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collector of the triode VT1 and VCC power supply, VT1 triode emit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Vo. The base electrode of the triode VT1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riode emitter VT2, diode D2 anode, diode D1 anod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otentiometer potentiometer RP1 RP1 slider, D1 cathode diode connected transistor VT3 collector, the base electrode of the triode VT3 MCU P1.7 pin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ircuit structure, low cost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which adopts a plurality of transistors to be matched with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for speed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是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市场上的机械调速执行器主要是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实现,成本相对较低,但存在反应滞后、结构复杂等可靠性问题;而市场上大多电子调速执行器通过采集转速信号,来控制电机转速的处理方式都极度复杂;另外还有通过NE555调速的电路,这些控制方式所用电路都存在电子元件多,控制复杂,成本很高,另外还有简单的通过改变电位器的阻值来调速的方式,此种方式会使电位器消耗大量的电能,在高端电机调速领域已经完全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1、二极管D1、三极管VT1、电容C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和三极管VT4,所述电位器RP1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输出端Vo,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负极、电位器RP1另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二极管D1正极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7脚,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三极管VT4发射极、三极管VT5发射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三极管VT5集电极,三极管VT5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0脚,三极管VT4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6脚,三极管VT4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C5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电压为9V。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5V稳压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2为8V稳压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出端Vo连接直流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采用多个三极管配合单片机进行调速,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1、二极管D1、三极管VT1、电容C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和三极管VT4,所述电位器RP1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输出端Vo,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负极、电位器RP1另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二极管D1正极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7脚,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三极管VT4发射极、三极管VT5发射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三极管VT5集电极,三极管VT5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0脚,三极管VT4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6脚,三极管VT4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C51;所述电源VCC电压为9V;所述二极管D1为5V稳压管;所述二极管D2为8V稳压管;所述输出端Vo连接直流电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直流电机驱动电压由AT89C51单片机的P1.7和P1.6分别控制;当P1.7为0,P1.6为1时,直流电机驱动电压为V1,直流电机进入高转速状态;当P1.7为1,P1.6为0时,电机驱动电压为V2,直流电机进入低转速状态(通过改变三极管VT2~VT5的型号可以使V1>V2或V1<V2);当P1.0为高电位时,直流电机供电三极管VT1截止,关闭直流电机电源VCC实现关闭功能;当P1.0为0时,三极管VT1输出直流电机驱动电压,直流电机按单片机的指令执行各种功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1、二极管D1、三极管VT1、电容C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和三极管VT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RP1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输出端Vo,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负极、电位器RP1另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二极管D1正极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7脚,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三极管VT4发射极、三极管VT5发射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三极管VT5集电极,三极管VT5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0脚,三极管VT4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6脚,三极管VT4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1、二极管D1、三极管VT1、电容C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和三极管VT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RP1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输出端Vo,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负极、电位器RP1另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二极管D1正极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三极管VT3基极连接单片机的P1.7脚,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三极管VT4发射极、三极管VT5发射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基极连接三极管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胜源节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