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7530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20:11
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中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借助通讯网络与远程监控中心实现通信的一组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测终端,所述的监测终端置于在地下构建的监测腔室中,所述的监测腔室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板及在顶板上设置的自适应调节台面,顶板与监测腔室的四周立板固定连接,自适应调节台面借助在顶板上设置的转轴形成重力自适应调节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水连接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借助该防水连接结构与地面软连接以形成密闭式监测腔室。本系统将监测站点即监测终端设置于地下,这样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有效地避免了环境影响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Undergroun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n undergroun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a monitoring terminal group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locations including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remote monitoring cen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remote monitoring center monitoring system, the monitoring terminal is positioned in the chamber in the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monitoring chamber followed by the bottom set adaptive roof set in the regulation on the roof and roof tops, and the fourth week monitoring chamber vertical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table by means of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of the formation of gravity adaptive structure, adaptive adjustment of the gap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grou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connecting structure, adaptive adjusted by means of the waterproof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soft ground connection in order to form a closed chamber monitoring. In this system, the monitoring station is set in the underground, which not only saves the land resources, but also effectively avoid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监测
,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质监测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水需求增加,对水质也有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水危机加剧。因此,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能够对地下水环境的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地下水质监测大都采用在地面上建立监测站的方式,大大小小的监测站的设置占用大量的土地,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使监测装置受环境影响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这里所说的环境影响不容小觑,在边远或空旷地区,风的影响极大,严重影响监测站点的寿命。因此,寻求一种如何能够降低环境影响而使得测量数据准确的地下水质监测系统已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本系统将监测站点即监测终端设置于地下,这样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有效地避免了环境影响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中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借助通讯网络与远程监控中心实现通信的一组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测终端,关键在于:所述的监测终端置于在地下构建的监测腔室中,所述的监测腔室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板及在顶板上设置的自适应调节台面,顶板与监测腔室的四周立板固定连接,自适应调节台面借助在顶板上设置的转轴形成重力自适应调节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水连接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借助该防水连接结构与地面软连接以形成密闭式监测腔室。所述的防水连接结构是固定在所述缝隙两侧的自适应调节台面、地面之间的用于缓冲自适应调节台面变形量的弯折结构。所述的弯折结构的纵切面为正弦波状、U形槽状、V形或倒Ω形状。所述的弯折结构的纵切面为拉直后的长度等于自适应调节台面的长度L的1/2的正弦波状,该正弦波的振幅≤自适应调节台面的厚度的2倍。所述的弯折结构外表面涂覆有防水漆,该防水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形成:优选地,所述的防水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形成:所述的顶板是具有凹槽的盖板结构,每一块立板为上、下分体式且端面为反阶梯状、阶梯状的啮合结构。所述的监测终端包括水质采集模块,由电源、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的无线传感节点模块、及与远程监控中心通信的传输网络模块,水质采集模块是潜水泵,水质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输出端与传输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的监测腔室中还设置与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将温度、湿度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所述的监测腔室中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的北斗定位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自适应调节台面能够缓解其上的车辆、行人等承重物对监测腔室的顶板的迫害,减小噪音、振动等因素对监测设备的影响,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增加防水连接结构为监测腔室营造了一个防水、防尘的密封空间,进一步保证了监测终端中各个设备的安全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也进一步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3、通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准确将弯折结构形状及其性能控制为:弯折结构的纵切面为拉直后的长度等于自适应调节台面的长度L的1/2的正弦波状,该正弦波的振幅≤自适应调节台面的厚度的2倍,基于此控制,既保证自适应调节台面的活动范围,又可保证弯折结构在被弹起之后,储藏在其凹槽中的尘土、垃圾等物品被随之弹出,这样增加了自适应调节台面的寿命,也降低了清洁人员的工作量;4、防水漆的配制无论从选材,还是到各个组分之间的配比关系都是经过长期的试验及摸索得来的,其防水效果显著,另外在其中加入了发光颜料,便于工作人员在黑暗环境快速地找到监测终端的位置;5、顶板设计成具有凹槽的盖板结构可以进一步实现监测腔室内的干燥环境,进一步地,每一块立板设计为上、下分体式且端面为反阶梯状、阶梯状的啮合结构,基于此种设计,如果有水滴从立板外部由上而下滴落,水滴到达啮合结构部分时,啮合部分的独特性设计也会将水滴阻挡,避免水滴渗透至监测腔室内部;如果有水滴从立板内侧由上而下滴落,水滴到达啮合结构部分时,啮合部分的独特性设计也会将水滴导向至立板外部,避免水滴滴落至监测腔室底部。附图说明图1是监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其中,附图中1是监测腔室,1-1是顶板,1-2是自适应调节台面,1-3是立板,1-4是转轴,2是防水连接结构,3是监测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中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借助通讯网络与远程监控中心实现通信的一组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测终端3,参见附图1,所述的监测终端置于在地下构建的监测腔室1中。所述的监测终端3包括水质采集模块,由电源、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的无线传感节点模块、及与远程监控中心通信的传输网络模块,水质采集模块是潜水泵,水质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输出端与传输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的监测腔室3中还设置与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将温度、湿度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腔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信息,并传送至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可以设置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所述的监测腔室3中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的北斗定位模块。借助北斗定位模块可以准确定位每个监测站点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检测与维护。还有,所述的监测腔室1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板1-1及在顶板1-1上设置的自适应调节台面1-2,顶板1-1与监测腔室1的四周立板1-3固定连接,自适应调节台面1-2借助在顶板1-1上设置的转轴1-4形成重力自适应调节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1-2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水连接结构2,自适应调节台面1-2借助该防水连接结构2与地面软连接以形成密闭式监测腔室。自适应调节台面1-2可以随其上的承重物适应性调节,实现与地面的接驳更加平缓。具体实施过程中,监测腔室3可以是立方体结构或圆柱形结构,以圆柱形结构为例,参见附图1,固定在所述缝隙两侧的自适应调节台面1-2、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中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借助通讯网络与远程监控中心实现通信的一组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测终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终端置于在地下构建的监测腔室(1)中,所述的监测腔室(1)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板(1‑1)及在顶板(1‑1)上设置的自适应调节台面(1‑2),顶板(1‑1)与监测腔室(1)的四周立板(1‑3)固定连接,自适应调节台面(1‑2)借助在顶板(1‑1)上设置的转轴(1‑4)形成重力自适应调节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1‑2)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水连接结构(2),自适应调节台面(1‑2)借助该防水连接结构(2)与地面软连接以形成密闭式监测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中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借助通讯网络
与远程监控中心实现通信的一组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测终端(3),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终端置于在地下构建的监测腔室(1)中,所述的监测
腔室(1)的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板(1-1)及在顶板(1-1)上设
置的自适应调节台面(1-2),顶板(1-1)与监测腔室(1)的四周立板(1-3)
固定连接,自适应调节台面(1-2)借助在顶板(1-1)上设置的转轴(1-4)
形成重力自适应调节结构,自适应调节台面(1-2)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设
置有防水连接结构(2),自适应调节台面(1-2)借助该防水连接结构(2)
与地面软连接以形成密闭式监测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防水连接结构(2)是固定在所述缝隙两侧的自适应调节台面(1-2)、地
面之间的用于缓冲自适应调节台面变形量的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弯折结构的纵切面为正弦波状、U形槽状、V形或倒Ω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弯折结构的纵切面为拉直后的长度等于自适应调节台面的长度L的1/2的正
弦波状,该正弦波的振幅≤自适应调节台面的厚度的2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鹏刘海艳李志萍曹连海屈吉鸿杨莉姚志宏张璐冯翠红徐晨光于福荣赵静张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