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372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贴,该发热贴包括发热层和和设置于所述发热层靠近人体一侧的微电流层;微电流层包括柔性导电基底层和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柔性导电基底层设置于所述发热层上。该发热贴能够同时提供微电流和热量,热量在微电流的作用下更容易渗透至身体内部,并且所述发热贴的产热时间及产热量可调;微电流直接与皮肤接触,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起到改善皮肤状态的作用;另外,所述发热贴质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A fe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ing, heating the heating layer and set including micro current layer on the heating layer near the side of the body; the micro current layer includes a flexible conductive substrate layer and at least one micro current power supply, flexible conductive substrat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heating layer. The heating can also provide micro current and heat, heat more easily penetrate to the internal body in micro current under the action of heat production time and the heating and heat production can be adjusted; micro current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the skin can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to improve the skin condition; in addition, the heating stick is lightweight, easy to carry,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用品
,涉及一种发热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微电流电源的发热贴。
技术介绍
冬天气候寒冷,为了取暖人们采用多穿衣服或者借助外用热源如火炉、热水袋取暖,但是多穿衣服显得臃肿且不够美观,外用热源大多携带不便,只能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使用。CN202801900U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发热贴,包含背胶纸、背胶层、发热层、透气膜、无纺布,背胶纸粘接于背胶层上,发热层设置在背胶层的一侧,透气膜设置在发热层的一侧,无纺布设置在透气膜的一侧,且无纺布的边缘与背胶层的边缘处粘合。使用的时候只需将外包装袋撕开,把隔离层从黏胶层上剥离下来,然后依靠黏胶层粘附在身体需要温热部位的衣服上即可,使用方便且不受场所限制。但是,这种发热贴有较大的局限,当大面积使用的时候,该发热贴直接贴于人体会造成不便,如关节部位不便伸缩、不便弯折等,另外,发热层里的粉料容易坠至底端造成只有局部发热且温度过高的现象。因此,需要研究一种使用方便,产热均匀又具有微电流的发热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贴,所述发热贴能够同时提供微电流和热量,所述热量在微电流的作用下更容易渗透至身体内部,并且所述发热贴的产热时间及产热量可调;微电流直接与皮肤接触,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起到改善皮肤状态的作用;另外,所述发热贴质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热贴,包括发热层和设置于所述发热层靠近人体一侧的微电流层;所述微电流层包括柔性导电基底层和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所述发热层用于产生热量,微电流层用于产生电流。所述发热贴的微电流层直接接触皮肤,微电流电源与柔性导电基底层构成回路,形成微电流,同时发热层提供热量,二者同时作用于人体,微电流使毛孔扩大,使热量更容易渗透至身体内部。所述柔性导电基底层只要是柔性的具有导电性的材质即可,其形状和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为圆形、方形或菱形等。所述微电流电源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或10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本技术所述微电流层中的电流不能过大,应该在人体的安全电流以内,优选在10mA以内,更优选在5mA以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柔性导电基底层的电阻和/或微电流电源的电压来调节微电流的大小,具体是通过I=U/R的等式,其中,I为电流大小,U为电压大小,R为电阻大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了:使用所述发热贴时,应将所述微电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柔性导电基底层相连,以产生微电流;不使用时,将微电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与柔性导电基底层断开,以节约微电流电源的电量。优选地,所述柔性导电基底层上设有可拆卸隔离层,用于将微电流电源的正极和/或负极与柔性导电基底层隔开。所述发热层可为现有发热贴公开的含有铁、蛭石、活性炭、无机盐和水等合成的混合物的原料层;优选为电热层和电源,所述的电热层也可以是市售的低压电热膜(如CN1980494A公开的复合型低压电热膜)、低压电热片等,可以产生低压电热效果的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在所述发热贴不使用时,电热层与电源的正极和/或负极之间是断开的。所述发热层的电源可与微电流层共用,也可单独设置。优选地,所述电热层包括电热单元,所述电热单元选自电热丝、电热片、电热条、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电热丝、电热片、电热条、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的选择不做具体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得的在电压电流作用下达到发热目的结构均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热丝、电热片、电热条、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为能够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发热体的电源提供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的电热产品。所述电压可为生活通用电压,优选的,可选择低压,如<36V。优选地,当所述电热单元为电热片、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时,所述电热层还包括设置在电热单元上的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导电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互不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的形状均为梳形,且第一导电条的梳齿放置在第二导电条的梳齿间隙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在柔性导电基底层上独立地构成方形螺旋线、圆形螺旋线、三角形螺旋线或菱形螺旋线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条绕第一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一设定点的外周;所述第二导电条绕第二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二设定点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并排设置,以使得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间隔设置。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可以理解为正极延长线和负极延长线,选自电阻很小的导体,电阻远小于电源内阻,几乎可忽略不计,等同于电源的正极、负极,所起的作用是降低电热片、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整体的电阻,并且使加热更均匀。优选地,所述基体层为纤维层、塑料层或金属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电热层中包含石墨烯,所述石墨烯优选为生物质石墨烯。所述电热层主要用于低压条件(36V以下)下的加热,尤其是1-5V下的高温度(室温~130℃)工作,其中的电热层既可以仅由纯的石墨烯与电极材料组成,也可以由混合有各种改性剂的石墨烯与电极材料组成;适当的改性的使用也可使电热层可在高压条件下使用。当所述电热层中含有石墨烯时,所述发热贴具有远红外功能。所述微电流电源可直接设置在柔性导电基底层上,也可以是外接电源,其正负极通过导线与柔性导电基底层相连。所述微电流电源包括纸电池、锂电池或外接电源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纸电池。所述微电流电源可以是至少两种微电流电源的组合,例如在设置有纸电池或锂电池的前提下,同时设置有外接电源,在有外接电源插口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插电使用。所述微电流电源的电压不高于36V,例如1.5V、3V、3.7V、4.5V、6V、7.4V、12V、24V、36V等,优选的所述微电流电源电压不高于12V;且形成的微电流≤10mA,如1mA、2mA、3mA、4mA、5mA、6mA、7mA、8mA或9mA等,优选≤5mA。纸电池,是用纸张作为载体的电池,或者是将电池的各个部分制成纸张的形式,制成的电池,能够进行折叠。当选用纸电池作为微电流电源时,其能够与柔性导电基底层一起折叠,且不影响使用时的电流输送。任何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得的纸电池均可用于本技术。优选地,所述微电流电源设置于柔性导电基底层上,以方便携带,当所述微电流电源为外接电源时,可在柔性导电基底层上设置连接有导电的插头或USB插头,当需要使用时直接插入插座或连接USB接口即可加热发热贴用于保暖。所述柔性导电基底层上还设置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正极导电条的一端与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悬置;负极导电条的一端与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悬置,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互不接触。本技术中,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可以理解为正极延长线和负极延长线,导电条选自电阻很小的导体,电阻远小于电池内阻,几乎可忽略不计,等同于电池正、负极,所起的作用是将微电流电源的电势均匀分布在柔性导电基底层上。优选地,所述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热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贴,包括发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层靠近人体一侧的微电流层;所述微电流层包括柔性导电基底层和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贴,包括发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层靠近人体一侧的微电流层;所述微电流层包括柔性导电基底层和至少一个微电流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电热层和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层包括电热单元,所述电热单元选自电热丝、电热片、电热条、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单元为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热单元为电热片、导热织物或印刷有电热浆料的基体层时,所述电热层还包括设置在电热单元上的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导电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互不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的形状均为梳形,且第一导电条的梳齿放置在第二导电条的梳齿间隙中。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在柔性导电基底层上独立地构成方形螺旋线、圆形螺旋线、三角形螺旋线或菱形螺旋线中的任意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条绕第一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一设定点的外周;所述第二导电条绕第二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二设定点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并排设置,以使得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间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为纤维层、塑料层或金属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层中包含石墨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生物质石墨烯。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源包括纸电池、锂电池或外接电源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源为纸电池。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电源设置于柔性导电基底层上。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基底层上还设置有正极导电条和/或负极导电条,正极导电条的一端与微电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悬置;负极导电条的一端与微电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悬置,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互不接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间隔排布。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与柔性导电基底层边缘的距离独立地为0.5-5cm。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独立地选自导电纤维、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片、导电金属条或导电浆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为碳纤维、石墨烯纤维或石墨烯复合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各自独立地通过导电浆料印刷或刷涂而成。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为导电银胶。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绕第一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述第一设定点的外周;所述负极导电条绕第二设定点依次环绕排布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柱袁征刘顶张小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