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096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发电厂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使其可生化性提高,调配后的渗滤液经带两级生物脱氮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去除大部分污染物后,得到超滤清液,然后超滤清液经膜深度处理系统纳滤或反渗透后得到清液和浓缩液,清液达标排放;浓缩液依次输送至混凝池、沉淀池分别进行混凝沉淀得到污泥和清液;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外运,清液进行高氧化处理后回流至生化系统,从而实现零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了浓缩液回灌造成的渗滤液可生化性差及盐分积累的问题,连续稳定、达标运行,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难以进行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垃圾渗滤液,其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2、垃圾自身含有的水;3、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的水;其中填埋场内的降水为主要部分。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浓度极高,若未经处理排放,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有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土地处理等,国内生活垃圾渗滤液普遍采取的是膜生物反应器(MBR)与膜深度处理相结合技术,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基本满足国家标准排放要求。采用此技术,在渗滤液出水达标排放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膜滤浓缩液,浓缩液具有可生化性差、浓度高、含盐量高等特点,给后续处理造成较大困难。目前,浓缩液处理采用较多的回灌至垃圾填埋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灌到填埋场的难降解有机物积累的量越来越多,导致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渗滤液的TDS含量会越来越高,它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影响生化效果,导致膜结垢严重,影响膜通量、降低膜的使用寿命、出水水质超标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达标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了浓缩液回灌造成的渗滤液可生化性差及盐分积累的问题,连续稳定、达标运行,运行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在均衡池中加入发电厂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使得均衡池内的渗滤液的COD为14000~16000mg/L、BOD5/COD≥0.33;b、生化系统脱氮:均衡池内的渗滤液通过管道依次输送至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进行两级生物脱氮;c、超滤:将经过生物脱氮的渗滤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超滤池进行超滤,得到超滤清液和超滤污泥,超滤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中;d、膜深度处理:超滤清液经管道流入膜深度处理系统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清液和浓缩液,纳滤清液达标排放;纳滤清液不达标则进行反渗透直至达标排放;e、混凝沉淀:浓缩液经管道流入混凝池中,在搅拌下投加絮凝剂使其进行反应形成悬浊液,然后悬浊液进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分离,得到污泥和清液,污泥抽往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f、高氧化处理:将e步骤得到的清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臭氧池中,臭氧输入臭氧池中曝气,使清液中难降解的有机大分子氧化为有机小分子,提高其可生化性,处理后的清液返回生化系统进行生物降解。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使得填埋场渗滤液的难降解有机物和TDS的含量有效降低,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使其适于后续的生化处理,降低对膜通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两级生物脱氮与超滤相结合,超滤膜代替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对污泥有很好的截留作用,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可以使生化系统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MLSS≥15g/L),使得污泥负荷低,因而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工艺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生化系统的盐分进行处理:1.纳滤膜对一价盐基本没有截留能力,可以直接随出水排除;2.高价盐通过对浓缩液进行混凝沉淀产生的污泥带走一部分;3.超滤污泥对高价盐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通过对大量剩余污泥进行脱水稳定化处置,带走大部分的盐分。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发电厂新鲜渗滤液与填埋场渗滤液的调配比例为1:3~5。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生化系统中所采用的曝气方式为射流曝气;生化系统中采用射流曝气方式,既提高溶氧率,又使得污泥保持均匀的悬浮状态,并与渗滤液充分接触混合,大大提高了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优选地,渗滤液经过一级硝化后部分回流至一级反硝化池,回流比为9~10: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超滤污泥的回流比为6~7:1。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所投加的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或两者的混合。优选地,所述无机絮凝剂是聚合氯化铝或浓度为30%~37%的FeCl3溶液;所述有机絮凝剂是浓度为0.05%~0.1%的PAM溶液。优选地,所述无机絮凝剂的投加量为无机絮凝剂:浓缩液=1:50~150;所述有机絮凝剂的投加量为PAM溶液:浓缩液=1:1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e中絮凝剂与浓缩液的反应时间为5~1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f中臭氧池中的臭氧浓度为30-40mg/L,臭氧的停留时间为15~25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通过发电厂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使其提高可生化性,适于后续的生化处理,降低对膜通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膜生物反应器与膜深度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做到出水达标排放;通过增加浓缩液处理工艺,无需采用回灌垃圾填埋场等方式处理,使浓缩液得到有效处理,且不会对整个处理系统带来盐分累积、难降解有机物累积等问题,解决了浓缩液后续处理问题,使整个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能够连续稳定、达标运行,而且运行成本低。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流程图,该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在均衡池中加入发电厂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使得均衡池内的渗滤液的COD为14000~16000mg/L、BOD5/COD≥0.33;b、生化系统脱氮:均衡池内的渗滤液通过管道依次输送至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进行两级生物脱氮;c、超滤:将经过生物脱氮的渗滤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超滤池进行超滤,得到超滤清液和超滤污泥,超滤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中;d、膜深度处理:超滤清液经管道流入膜深度处理系统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清液和浓缩液,纳滤清液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在均衡池中加入发电厂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使得均衡池内的渗滤液的COD为14000~16000mg/L、BOD5/COD≥0.33;b、生化系统脱氮:均衡池内的渗滤液通过管道依次输送至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进行两级生物脱氮;c、超滤:将经过生物脱氮的渗滤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超滤池进行超滤,得到超滤清液和超滤污泥,超滤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生化系统中,另一部分抽往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d、膜深度处理:超滤清液经管道流入膜深度处理系统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清液和浓缩液,纳滤清液达标排放;纳滤清液不达标则进行反渗透直至达标排放;e、混凝沉淀:浓缩液经管道流入混凝池中,在搅拌下投加絮凝剂使其进行反应形成悬浊液,然后悬浊液进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分离,得到污泥和清液,污泥抽往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f、高氧化处理:将e步骤得到的清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臭氧池中,臭氧输入臭氧池中曝气,使清液中难降解的有机大分子氧化为有机小分子,提高其可生化性,处理后的清液返回生化系统进行生物降解。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在均衡池中加入发电厂新鲜渗滤液和填埋场渗滤液
进行水质调配,使得均衡池内的渗滤液的COD为14000~16000mg/L、
BOD5/COD≥0.33;
b、生化系统脱氮:均衡池内的渗滤液通过管道依次输送至一级
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进行两级生物脱
氮;
c、超滤:将经过生物脱氮的渗滤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超滤池进行
超滤,得到超滤清液和超滤污泥,超滤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生化系统中,
另一部分抽往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
d、膜深度处理:超滤清液经管道流入膜深度处理系统进行纳滤
处理,得到纳滤清液和浓缩液,纳滤清液达标排放;纳滤清液不达标
则进行反渗透直至达标排放;
e、混凝沉淀:浓缩液经管道流入混凝池中,在搅拌下投加絮凝
剂使其进行反应形成悬浊液,然后悬浊液进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分离,
得到污泥和清液,污泥抽往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
f、高氧化处理:将e步骤得到的清液通过管道输送至臭氧池中,
臭氧输入臭氧池中曝气,使清液中难降解的有机大分子氧化为有机小
分子,提高其可生化性,处理后的清液返回生化系统进行生物降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发电厂新鲜渗滤液与填埋场渗滤液的调配比例为1: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辉江卫东姜甦朱子超李春阳王冠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海宜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