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6928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使待测工件来回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计算机对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待测工件的位置;利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处理图像得到待测工件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大小;计算机根据所述的转角信号和图像可分析处理得到待测工件的长度和孔间距;利用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激光传感器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得到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激光点信号,得到待测工件的厚度、平面度、台阶高度和孔深度,提高铰链杆件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铰链杆件是现代建筑的重要五件构件,由于主要采用冲压生产工艺,而且是工艺性较差的不锈钢材料,因此其加工精度较低,装配成总成后往往出现质量分散的问题。在目前传统的铰链生产流程中,对铰链杆件采用首检和抽检制度。依靠人工通过量规、塞尺、卡尺等工具进行检测。该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检测精度差,效率低,不能及时发现和改进冲压等工艺质量问题,导致产品不良品率较高,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加工过程检测成为制约产能和质量的瓶颈。铰链产品型号多达1000多种,按照传统的自动检测装夹方式,需要数量巨大的夹具。检测的零件长度从100mm~1000mm,采用机器视觉的相机分辨率显然无法满足检测精度要求。综上所述,传统的铰链杆件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低、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实现铰链主要零件的快速精密检测,保证零件的制造精度,为产品质量保障奠定基础。因此,设备综合应用了伺服控制、机器视觉、激光检测、信息处理等技术,以适应各种规格零件的检测。本申请中的铰链杆件可以是门窗铰链杆件,等等。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滚珠丝杆带动待测工件来回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其中,所述转角信号包括伺服电机所转圈数和当前角度;所述计算机对所述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利用设于第一位移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摄像头的焦距;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信号和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长度和孔间距;利用设于第三电动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所述激光传感器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厚度、平面度、台阶高度和孔深度。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系统,包括:运动控制模块,用于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滚珠丝杆带动待测工件来回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其中,所述转角信号包括伺服电机所转圈数和当前角度;第一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所述计算机对所述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利用设于第一位移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摄像头的焦距;第二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第三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信号和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长度和孔间距;激光采集模块,用于利用设于第三电动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所述激光传感器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第四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厚度、平面度、台阶高度和孔深度。上述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应用伺服控制、机器视觉、激光检测技术、信息处理等技术,采用丝杆、滑台、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卡保证精确移动,用工业相机采集图片,用激光传感器采集高度信息,对铰链杆件的孔尺寸、孔的位置、杆件平面度、厚度等参数进行精密检验,有效地提高了铰链杆件检测的精度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铰链杆件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铰链杆件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第一摄像头;12-第二摄像头;21-第一光源;22-第二光源;31-第一位移机构;32-第二位移机构;33-第三位移机构;41-第一电动滑台;42-第二电动滑台;43-第三电动滑台;5-激光传感器;6-伺服送料平台;7-待测工件;8-直线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滚珠丝杆带动待测工件(7)来回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其中,所述转角信号包括伺服电机所转圈数和当前角度;步骤S102:所述计算机对所述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7)的位置;步骤S103:利用设于第一位移机构(31)处的第一摄像头(11)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41)处的第二摄像头(12)摄取待测工件(7)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31)用于调节第一摄像头(11)的焦距;步骤S104: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7)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步骤S105: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信号和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7)的长度和孔间距;步骤S106:利用设于第三电动滑台(43)处的激光传感器(5)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7)表面,所述激光传感器(5)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5)的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步骤S107: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7)的厚度、平面度、台阶高度和孔深度。上述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应用机器视觉、激光检测技术、伺服控制、信息处理等技术,采用丝杆、滑台、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卡保证精确移动,采用工业相机采集图片,用激光传感器采集高度信息,对铰链杆件的孔尺寸、孔的位置、杆件平面度、厚度等参数进行精密检验,有效地提高了铰链杆件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在所述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把待测工件(7)放置到伺服送料平台(6),靠定位边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滚珠丝杆带动待测工件来回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其中,所述转角信号包括伺服电机所转圈数和当前角度;所述计算机对所述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利用设于第一位移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摄像头的焦距;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信号和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长度和孔间距;利用设于第三电动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所述激光传感器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厚度、平面度、台阶高度和孔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滚珠丝杆带动待测工件来回
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其中,所述转角信号包括伺服电机所转圈数和
当前角度;
所述计算机对所述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
利用设于第一位移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
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摄像头的焦距;
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信号和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
的长度和孔间距;
利用设于第三电动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所述激光传感器
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
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
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厚度、平面度、台阶
高度和孔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运动控制卡控
制伺服电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把待测工件放置到伺服送料平台,靠定位边定位;
设置计算机中待测工件的基本参数;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包括待测工件上孔的数量和台
阶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设于第一位移
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
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计算机控制伺服送料平台带动待测工件沿着直线导轨移动至
摄像头正下方区域;
通过手动调节第一位移机构的垂直位置调节第一摄像头的垂直位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
位移机构的垂直位置调节第二摄像头的垂直位置,通过计算机控制第一电动滑台移动,第二
摄像头随着第一电动滑台垂直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设于第三电动

\t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激光传感器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
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的步骤
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计算机控制伺服送料平台带动待测工件沿着直线导轨移动至
激光传感器正下方区域;
通过手动调节第三位移机构调节第二电动滑台的垂直位置,计算机控制第二电动滑台和
第三电动滑台的移动,激光传感器随着第二电动滑台和第三电动滑台的垂直上下、水平前后
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测工件的台阶移
动到激光传感器正下方区域时,计算机控制第二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带动第三电动滑台
和激光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棠吴黎明陈永彬陈大川许小东江锦东谭四喜陈建强梁启刚廖慧琪黄天生吴佳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