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绣线和立体浮花。所述的绣线具有芯纱结构以及由复合纤维纱线构成的包层,芯纱结构由复丝纱线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复合纤维纱线为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立体浮花在设计打版工艺后,用上述绣线通过生产刺绣工艺加工制成,生产刺绣工艺具体包括:根据花型选择相应的绣花材料,在绣花材料的两面均匀地先涂浆料再铺在机台上,然后自动激光切割,并在切割后的材料上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绣线刺上预设的图案,刺绣完成后取下绣好花型的半成品,最后经后处理得立体浮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绣线具有较好强度、耐腐蚀性,同时可抑菌,配合特定绣花材料及激光切割加工制成的立体浮花图案变换灵活、图形清晰、立体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绣线和立体浮花,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自己动手装点美丽的家庭,刺绣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之一,如今它又以新的面貌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现代的气息,用刺绣作品装饰家庭美丽而典雅。传统的刺绣底布采用的面料为:布和丝绸类材料,这类材料存在用途单一,做出的绣品只能作为收藏品、礼品,防腐蚀、防水性、防潮性、防霉性、防蛀性等差。而刺绣工艺品是用针将丝线、纱线或其他纤维在织物、无纺布及其它可加工的材料上穿刺成色彩丰富的精制图案,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刺绣工艺品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可应用在服装、床上用品、台布等生活用品上,或作为艺术装饰挂于公共场所、舞台或家里的卧室和客厅中。刺绣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刺绣是一个很繁琐、很复杂的过程,要想绣制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绣品更加难上加难,现有的绣品都是二维的,即使通过改变视角效果,使得绣品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但是,但传统的刺绣工艺品一般是用单层的布料作为基底在上面进行刺绣的,得到的工艺品只能是一个二维的平面样式,比较单调,不能使绣品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效果,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要求。在布匹上绣上色彩缤纷的立体图案是我国的传统手工工艺,但是,手工制作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绣花工艺经广大技术人员的研究开发,逐步从手工绣花向机械化、电脑化绣花发展,其中一种绣花工艺是这样的:在基布上叠加色布,经人工或机器绣出花朵等图案,然后剪去多余的色布,这样基布上就构成了美丽的彩色绣花图案,在本工艺中,多余的色布的剪切,可以是人工剪切,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剪切工序也开始被电脑激光剪切工序所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强度、耐腐蚀性,同时可抑菌的绣线,以及一种用绣线加工而成的图案变换灵活、图形清晰、立体感强的立体浮花。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一种绣线,所述的绣线具有芯纱结构以及由复合纤维纱线构成的包层,所述芯纱结构由复丝纱线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所述的复合纤维纱线为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普通芯部纱线的生产由于采用旋转或合股所以成本尤其高,一般的纯短纤维纱线不适合用作缝纫线或刺绣线。本专利技术的绣线具有芯纱结构,而由复合纤维纱线构成的该芯纱的包层应该相对于芯部材料特别紧密地固定。且本专利技术选用不同纤维的混纺纱作包层,发挥各纤维之间的优势。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优异,可显著提高混合纱的抗压性、抗撕裂性同时改善单一碳纤维韧性较差等,且碳纤维质轻。而苎麻纤维具有如下特性:一、抗菌抑菌功能,同样数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毛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而苎麻制品上的细菌在24小时后被杀死75%左右。这是因为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微量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起到抑制效果,具有天然抑菌、防螨、防臭功能。经试验证明,经50次反复洗涤后,其灭菌效果仍达98%以上,可有效遏止纺织品的细菌、螨虫二次污染问题。二、除臭吸附功能,苎麻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经过日晒后,可以将吸附的有害物质挥发掉,使得其吸附功能自动再生。三、吸湿透气功能,苎麻纤维有“天然纤维之王”的美誉,其独有的活性空腔导汗纤维结构可以使吸入的汗液渗透到空腔内并快速导出,让它具备了优越的透气性和传热性,吸水多而散湿快,有着让人非常惊喜的凉爽感,四、防霉耐磨功能,苎麻纤维十分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加上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飞行降落伞、保险绳、家纺等领域,具有超强的防霉耐磨功能,很好地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将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合而成的混纺纱作绣线的包层,融合了三者的优势,纱线手感滑爽,既有碳纤维的强度和质轻的优势,减轻重量,提高绣线的抗撕裂性、韧性,又有苎麻纤维抗菌抑菌、吸湿快干、可生物降解等方面的环保性与功能性,使最后绣线具有较好的性能,尤其是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进一步优选,所述芯纱结构与包层(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占绣线的60-85%和15-40%。进一步优选,所述复合纤维纱线中的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占包层的5-10%、5-10%与80-90%。进一步优选,所述芯部的复丝纱线是复丝扁平纱线、复丝变形纱线、或者复丝喷气卷曲变形纱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浮花,所述的立体浮花在设计打版工艺后,用上述绣线通过生产刺绣工艺加工制成,所述的生产刺绣工艺具体包括:根据花型选择相应的绣花材料,先在绣花材料的两面均匀地上浆再铺在机台上,然后自动激光切割,并在切割后的材料上用上述绣线刺上预设的图案,刺绣完成后取下绣好花型的半成品,最后经后处理得立体浮花。所述的设计打版工艺具体包括:版带先设定激光位置,再合成刺绣花图案及位置,接着把设计好的版带通过激光机专用的软带设定激光和刺绣的先后次序,然后进入生产刺绣工艺。作为优选,所述的绣花材料包括硬质基底和/或软质基底,绣线穿过软质基底和/或硬质基底形成预设的刺绣图案。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绣花材料为硬质基底和软质基底时,软质基底设置在所述硬质基底的表面,绣线穿过软质基底和硬质基底形成预设的刺绣图案。再进一步优选,所述硬质基底的材质为金属、塑料、木材、竹制、合成材料中的一种;所述软质基底包括泡棉、海绵、纸、纱布、棉花或绣线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当对绣花材料进行自动激光切割时,激光切割功率为2000-2800W,切割速度为0.8-1.2m/min。作为优选,当激光切割轨迹达到拐角处时,切割头停留0.2-0.4s,激光切割功率为800-1500W,切割速度为0.2-0.6m/min。作为优选,当激光切割轨迹离开拐角时,切割头停留0.2-0.4s,激光切割功率为2000-2800W,切割速度为0.8-1.2m/min。再进一步优选,切割结束时利用喷嘴喷射辅助气体对切口进行冷却,喷嘴喷射辅助气体的流速为30-50cm3/min。更进一步优选,所述辅助气体为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在激光切割前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绣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绣线具有芯纱结构以及由复合纤维纱线构成的包层,所述芯纱结构由复丝纱线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所述的复合纤维纱线为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绣线具有芯纱结构以及由复合纤维
纱线构成的包层,所述芯纱结构由复丝纱线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所述的
复合纤维纱线为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结构与包层(按
质量百分比计)分别占绣线的60-85%和1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纱线中的
碳纤维、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占包层的5-10%、5-10%
与8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的复丝纱线是
复丝扁平纱线、复丝变形纱线、或者复丝喷气卷曲变形纱线。
5.一种立体浮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浮花在设计打版工艺后,
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绣线通过生产刺绣工艺加工而成,所述的生产
刺绣工艺具体包括:根据花型选择相应的绣花材料,在绣花材料的两面均
匀地先涂浆料再铺在机台上,然后自动激光切割,并在切割后的材料上用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绣线刺上预设的图案,刺绣完成后取下绣好花型
的半成品,最后经后处理得立体浮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光耀,刘启华,平俊伟,崔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萌恒抽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