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甲酰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602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由酰基氟和苯胺衍生物在作为酸受体的烷基吡啶衍生物的存在下制备相应的已知的具有杀菌活性的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酰胺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曱酰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由酰基氟和苯胺衍生物在作为酸受体的烷基吡啶衍生物的存在下制备相应的已知的具有杀菌活性的1, 3-二曱基-5-氟 -4-甲酰胺的方法。已知1, 3-二曱基-5-氟-lH-吡唑-4-曱酰胺可通过将相应的酰基氟 与所需的苯胺衍生物反应获得(参见EP-A Q 776 889)。根据该说明书, 优选使用双环叔胺,例如二氮杂双环辛烷(DABC0) 、二氮杂双环壬烯(DBN) 或二氮杂双环十一碳烯(DBU)作为酸受体。使用DABC0的反应所得产率仅 为80%。此外,DABCO不适用于工业规模的反应,因为该试剂非常昂贵且 不能循环使用。现已发现式(I )曱酰胺可由简单的方法获得,即在一种式(IV)的酸 受体的存在下,将式(II) 5-氟-l, 3-二曱基-1H-吡唑-4-羰基氟与式(IE) 的苯胺衍生物反应获得,<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 其中,R 为C广Cu环烷基、C3-Cu环烯基、C6-Cu双环烷基、C广d2氧杂环烷基、C4-d2氧杂环烯基、C广d2硫杂环烷基、C广d2硫杂环烯基、 C广d2氮杂环烷基,其中每个基团可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d-Cs烷基、C「Cs烷氧基、卣素和/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者为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单取代至五取代的苯基,所 述的取代基各自选自所列w1,或者为未取代的C广C2。烷基,或者为由相同或不同的卤素、d-C6烷硫基、C广C6烷基亚磺酰基、C广C6烷基磺酰基、C广C6烷氧基、C!-C6烷基氨基、二(d-C6烷基)氨基、C广C6卣代烷硫基、d-C6卣代烷基亚磺酰基、C广C6卣代烷 基磺酰基、d-C6卣代烷氧基、d-C6囟代烷基氨基、面代-二 (d-C6烷基)氨基、-Sil^Rf和/或C3-C6环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d-C2。烷基,其中所述环烷基部分可再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卣素、Ci-C4烷基和/或d-C4囟代烷基单取代至四取代,W1为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羟基、C广Cs烷基、d-Cs烷氧基、 C广G烷硫基、C广Cs烷基亚磺酰基、d-Cs烷基磺酰基、C广C6烯基、 C广C6烯氧基;各自含有1至13个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的d-C6 卤代烷基、C广C6卣代烷氧基、C!-C6卣代烷硫基、d-C6囟代烷基 亚磺酰基或d-C6卣代烷基磺酰基;各自含有1至11个相同或不 同卣素原子的C2-C6卣代烯基或C2-C6囟代烯氧基;C3-C6环烷基 或C广C6环烷氧基;W和W各自独立地为氢、C!-Cs烷基、C广Cs烷氧基、d-C4烷氧基-d-C4 烷基、C「C4烷硫基-d-C4烷基或C「C6面代烷基,R3为氢、d-G烷基、C广Cs烷氧基、d-C4烷氧基-C广C4烷基、d-C4 烷硫基-d-C4烷基、C2-Cs烯基、C广C8炔基、d-C6卤代烷基、C2-C6 卤代烯基、C2-Cs卤代炔基、C「C6环烷基、或者各自任选取代的 苯基或苯基烷基,其中R"和RS各自独立地是氬或d-C3烷基。令人惊奇的是,通过对式(IV)的酸受体的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条件下 可产率良好地且高纯度和高选择性地制备式(I )的甲酰胺。本专利技术方法 的另 一优点是所使用的式(IV)的酸受体可完全回收。例如,当使用5-氟-l, 3-二曱基-lH-吡唑-4-羰基氟与2-(1, 3-二曱 基丁基)苯胺作为起始原料,且使用2,6-二曱基吡咬作为酸受体时,本 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由以下路线图说明其中R如上定义,<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时用作起始原料的式(n)5-氟-l, 3-二曱基-lH-吡唑-4-羰基氟是已知的(参见EP-A 0 776 889)。同样用作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起始原料的苯胺衍生物由式(in)进行通用的定义。R 优选为C3-Cs环烷基、C3-Cs环烯基、C6-d。双环烷基、C广C7氧杂 环烷基、C广C7氧杂环烯基、C广C7硫杂环烷基、C广C7硫杂环烯基、C广C7氮杂环烷基,其中每个基团可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d-C4烷基、d-Q烷氧基、氟、氯、溴和/或氰基单取代至四取代, 或者为由相同或不同基团单取代至三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取 代基选自所列W1,或者为未取代的C广d2烷基(例如乙基和直链或具有支链的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 和十二烷基)或者为由相同或不同的下述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d-C12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直链或具有支链的丙基、丁基、戊基、己 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所述取代基为氟,氯,溴,碘,C广C6烷疏基,C广C4烷基亚磺酰基,d-C4烷基磺酰基,C广G烷氧基,C广C4烷基氨基,二(d-C4烷基)氨基, 各自具有1-9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d-"卣代烷硫基、C广"卣代烷基亚磺酰基、C厂C4卣代烷基磺酰基、d-"卣代烷氧基、d-C4囟代烷基氨基和卣代-二(C「C4烷基)氨基,-SiRVR3,环丙 基,二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R 更优选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双环庚基,或者在 4位单取代的苯基、在3,4位、2, 3位、2,4位或3, 5位上相同 或不同地二取代的苯基、或在2,4,6位相同或不同地三取代的 苯基,其中各取代基选自所列W1,或者为未取代的C广d。烷基(例如丙基、l-甲基乙基、丁基、l-曱基丙基、2-曱基丙基、1,1-二曱基乙基、正戊基、l-甲 基丁基、2-曱基丁基、3-曱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l,l-二曱基丙基、2,2-二曱基丙基、l-乙基丙基、正己基、l-曱 基戊基、2-曱基戊基、3-曱基戊基、4-曱基戊基、1,2-二曱 基丁基、1,3-二曱基丁基、2,3-二曱基丁基、l,l-二曱基丁 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曱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 1,2,2-三曱基丙基、l-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乙基-3-甲基丙基、正庚基、1-曱基己基、l-乙基戊基、2-乙基戊基、1- 丙基丁基、辛基、l-甲基庚基、2-曱基庚基、l-乙基己基、2- 乙基己基、1-丙基戊基、2-丙基戊基、壬基、l-曱基辛基、 2-甲基辛基、1-乙基庚基、2-乙基庚基、l-丙基己基、2-丙 基己基、癸基、1-曱基壬基、2-曱基壬基、l-乙基辛基、2-乙基辛基、l-丙基庚基和2-丙基庚基)或者为被相同或不同的氟、氯、曱石危基、乙石危基、正丙硫基 或异丙硫基、正丁硫基、异丁硫基、仲丁硫基或叔丁硫基、 戊硫基、己硫基、曱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正丙基磺酰基 或异丙基磺酰基、正丁基磺酰基、异丁基磺酰基、仲丁基磺 酰基、叔丁基磺酰基、曱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 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曱基氨基、 乙基氨基、正丙基氨基或异丙基氨基、正丁基氨基、异丁基 氨基、仲丁基氨基、叔丁基氨基、二曱基氨基、二异丙基氨 基、三氟曱硫基、三氟曱氧基、-SiRVR3、环丙基、二氯环 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d-Q。烷 基(例如曱基、乙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式(Ⅰ)的甲酰胺的方法:    ***  (Ⅰ)    其中    R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烯基、C↓[6]-C↓[12]双环烷基、C↓[2]-C↓[12]氧杂环烷基、C↓[4]-C↓[12]氧杂环烯基、C↓[3]-C↓[12]硫杂环烷基、C↓[4]-C↓[12]硫杂环烯基、C↓[2]-C↓[12]氮杂环烷基,其中每个基团可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C↓[1]-C↓[8]烷基、C↓[1]-C↓[8]烷氧基、卤素和/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或者为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单取代至五取代的苯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选自所列W↑[1],    或者为未取代的C↓[2]-C↓[20]烷基,    或者为由相同或不同的卤素、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SiR↑[1]R↑[2]R↑[3]和/或C↓[3]-C↓[6]环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C↓[1]-C↓[20]烷基,其中所述环烷基部分可再任选由相同或不同的卤素、C↓[1]-C↓[4]烷基和/或C↓[1]-C↓[4]卤代烷基单取代至四取代,    W↑[1]为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羟基、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硫基、C↓[1]-C↓[8]烷基亚磺酰基、C↓[1]-C↓[8]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C↓[2]-C↓[6]烯氧基;各自含有1至13个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的C↓[1]-C↓[6]卤代烷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卤代烷硫基、C↓[1]-C↓[6]卤代烷基亚磺酰基或C↓[1]-C↓[6]卤代烷基磺酰基;各自含有1至11个相同或不同卤素原子的C↓[2]-C↓[6]卤代烯基或C↓[2]-C↓[6]卤代烯氧基;C↓[3]-C↓[6]环烷基或C↓[3]-C↓[6]环烷氧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C↓[1]-C↓[8]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尼夫S帕泽诺克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