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874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包括顶套体和顶头体,顶套体的前端具有轴向内凹的连接孔、后端用于连接车床尾座,顶头体的前端为夹持零件的装夹部、后端为匹配顶套体前端连接孔的轴颈部,顶头体的轴颈部轴向延伸进顶套体的连接孔内,轴颈部与连接孔之间通过轴承组合装配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头体能够根据作业要求在顶套体内产生周向旋转,且二者的组合和拆卸操作方便,进而对长轴类零件在无需加工装夹中心孔的前提下,能够将其在车床上实现可靠装夹,装夹操作方便,对长轴类零件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实用性强;它特别适宜对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要求的长轴类零件在车床上进行装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的装夹工具,具体是一种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
技术介绍
长轴类零件在车床上进行加工时,其装夹通常是由车床上所连接的装夹顶针实现的,这就需要对所要装夹的长轴类零件的端部加工出装夹用的中心孔。然而,有些长轴类零件因为自身结构的因素(例如自身毛坯长度小等)或使用性能的要求(例如不能留中心孔或为返修零件等),而不宜在其端部加工出装夹用的中心孔,这就会导致此类长轴类零件在车床加工时的装夹难度增大、甚至无法用车床对其进行加工(只能转换其它加工方式,包括接刀等),进而影响了对长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可靠性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长轴类零件的特殊性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宜对长轴类零件在车床上进行装夹、装夹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的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所述顶套结构包括顶套体和顶头体,所述顶套体的前端具有轴向内凹的连接孔、后端用于连接车床尾座,所述顶头体的前端为夹持零件的装夹部、后端为匹配顶套体前端连接孔的轴颈部,所述顶头体的轴颈部轴向延伸进顶套体的连接孔内,轴颈部与连接孔之间通过轴承组合装配在一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套体前端的连接孔为台阶孔,主要由内部的小孔段和外部的大孔段构成;所述顶头体的轴颈部主要由顶端的小径轴和小径轴底部的大径轴构成,轴颈部的小径轴匹配于连接孔的小孔段,轴颈部的大径轴匹配于连接孔的大孔段。进一步的,所述顶套体还具有匹配连接孔前端的端盖,所述端盖装配在连接孔内轴承的外侧。再进一步的,所述端盖的外周具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前端具有匹配端盖外周的连接螺纹,所述端盖通过连接螺纹装配在连接孔内。所述顶套体的后端为锥体结构的连接锥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头体为装夹部差异化的多个、形成装夹系列。进一步的,所述顶头体的装夹部为内凹的型腔结构,所述型腔的具体结构为圆尖型、圆锥型、曲面型、六边型、四边型或三边型。所述零件为长轴类零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顶套结构的顶头体能够根据作业要求在顶套体内产生周向旋转,且二者(即顶头体和顶套体)的组合和拆卸操作方便,进而对长轴类零件在无需加工装夹中心孔的前提下,能够将其在车床上实现可靠装夹,装夹操作方便,对长轴类零件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实用性强;本技术特别适宜对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要求高的长轴类零件在车床上进行装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顶头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述顶头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述顶头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述顶头体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述顶头体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述顶头体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顶套体;11—连接锥部;12—连接孔;13—端盖;2—顶头体;21—轴颈部;22—装夹部;3—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为车床尾座装夹用的顶套结构,其包括顶套体1、顶头体2和轴承3。其中,顶套体1的后端为锥体结构的连接锥部11,其匹配于车床的尾座,用于连接车床的尾座。顶套体1的前端端面上具有轴向内凹的连接孔12,该连接孔12为台阶孔,主要由内部的小孔段和外部的大孔段构成,小孔段和大孔段同轴布置成型;大孔段的外端处具有连接螺纹。前述顶套体1的连接孔12上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环形端盖13,该端盖13的外周具有连接螺纹,端盖13外周的连接螺纹与连接孔12前端的连接螺纹相匹配,端盖13通过连接螺纹装配在连接孔12内;端盖13的内径略大于下述顶头体2的轴颈部21外径。顶头体2的后端为匹配顶套体1前端连接孔12的轴颈部21,该轴颈部21主要由顶端的小径轴和小径轴底部的大径轴构成,小径轴和大径轴同轴布置,轴颈部21的小径轴匹配于连接孔12的小孔段,轴颈部21的大径轴匹配于连接孔12的大孔段。前述顶头体2的轴颈部21轴向延伸进顶套体1的连接孔12内,即轴颈部21的小径轴延伸进连接孔12的小孔段内、轴颈部21的大径轴处在连接孔12的大孔段内。轴承3处在顶套体1的连接孔12的大孔段内,从而,轴颈部21的大径轴与连接孔12的大孔段之间通过轴承3组合装配在一起,顶套体1的连接孔12内所装配的端盖13处在轴承3的外侧,对轴承3防护、限位。前述顶头体2的前端为夹持零件的装夹部22,该装夹部22以内凹的型腔结构成型与顶头体2的前端端面上,具体的,装夹部22内凹型腔呈圆尖型。上述零件为长轴类零件,特别是对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要求高的长轴类零件。实施例2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头体2前端装夹部22的内凹型腔呈圆锥型。实施例3参见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头体2前端装夹部22的内凹型腔呈曲面型(拱形的曲面状或球面状)。实施例4参见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头体2前端装夹部22的内凹型腔呈六边型。实施例5参见图1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头体2前端装夹部22的内凹型腔呈四边型。实施例6参见图1和图7所示,本技术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头体2前端装夹部22的内凹型腔呈三边型。通过上述各实施例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的顶头体2可以为多个,这些顶头体2的差异之处在于其前端的装夹部22的具体结构形态,从而本技术的顶头体2为装夹部22差异化的多个,它们形成针对不同规格的长轴类零件进行装夹的系列,以此使这些顶头体2根据需要在顶套体1上进行更换,即顶套体与顶头体形成一对多的配合使用。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结构包括顶套体(1)和顶头体(2),所述顶套体(1)的前端具有轴向内凹的连接孔(12)、后端用于连接车床尾座,所述顶头体(2)的前端为夹持零件的装夹部(22)、后端为匹配顶套体(1)前端连接孔(12)的轴颈部(21),所述顶头体(2)的轴颈部(21)轴向延伸进顶套体(1)的连接孔(12)内,轴颈部(21)与连接孔(12)之间通过轴承(3)组合装配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结构包括顶套体(1)和顶头体(2),所述顶套体(1)的前端具有轴向内凹的连接孔(12)、后端用于连接车床尾座,所述顶头体(2)的前端为夹持零件的装夹部(22)、后端为匹配顶套体(1)前端连接孔(12)的轴颈部(21),所述顶头体(2)的轴颈部(21)轴向延伸进顶套体(1)的连接孔(12)内,轴颈部(21)与连接孔(12)之间通过轴承(3)组合装配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体(1)前端的连接孔(12)为台阶孔,主要由内部的小孔段和外部的大孔段构成;所述顶头体(2)的轴颈部(21)主要由顶端的小径轴和小径轴底部的大径轴构成,轴颈部(21)的小径轴匹配于连接孔(12)的小孔段,轴颈部(21)的大径轴匹配于连接孔(12)的大孔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车床尾座装夹用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圆陈小兰宋翔宇杨世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