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溃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和包括其的车钩缓冲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5572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溃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和包括其的车钩缓冲系统,属于冲击能量吸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溃装置包括变形管、加压部件、安装座,并且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的车钩侧端部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具有外螺纹的止挡环、用于阻止所述加压部件和变形管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的防转机构。其中,安装座的车体侧端部设置有相对内螺纹孔内凸的凸出部,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设置有外凸部,变形管的外凸部被轴向地限定在止挡环和安装座的凸出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击能量吸收
,涉及轨道车辆的车钩缓冲系统,尤其涉及车钩缓冲系统中的压溃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之间通常通过车钩(Coupler)连接,并对应车钩设置相应的车钩缓冲系统;其中,车钩缓冲系统中通常设置有用于吸收非正常冲击产生的大于预定能量的能吸收装置(或能量消耗装置),即压溃装置。压溃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变形管(也称为“压溃管”)在传递过来的冲击能量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吸收能量,其能有效地保证轨道车辆在非正常冲击工况下的安全性、并使轨道车辆的车体免受损坏.因此,压溃装置是诸如轨道车辆中必然安装使用的部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80015069.4、名称为“用于多节车辆的能量消耗装置”的专利中,揭示了一种压溃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到车辆的车体上的第一支撑部件(2)、变形管(5)、用于传递冲击能量的接合元件(4)、以及用于向变形管(5)加压的第二支撑部件(3)和引导部件(6)。在受到非正常冲击时,第二支撑部件(3)和引导部件(6)在变形管(5)内向车体侧移动,从而使变形管(5)部分膨胀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能量来保证车体免受损坏。因此,在压溃装置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用来吸收能量的变形管(5)不向车体侧移动(即使在较大能量的非正常冲击条件下),从而必须将变形管(5)牢靠地紧固在第一支撑部件(2)上。参见该专利的图2a和图2b,变形管(5)与第一支撑部件(2)的固定连接是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件(8)实现的,从而将变形管(5)与第一支撑部件(2)一起相对车体固定。由于压溃装置承受的外部冲击较大,必须采用如图2a所示的环形布置的众多螺栓连接件(8),并且,由于每个螺栓连接件(8)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因此,以上现有技术示例的压溃装置必然具有以下缺点:第一,螺栓连接件(8)的强度要求高,螺栓连接件(8)对应的在第一支撑部件(2)和变形管(5)的内螺纹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从而容易导致成本提升;第二,螺栓连接件(8)众多,结构复杂;第三.在组装过程中,第一支撑部件(2)和变形管(5)之间的内螺纹孔必须一一准确对齐,众多螺栓连接件(8)的逐个安装紧固,组装工艺复杂。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压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压溃装置进行改进以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工艺简单的压溃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压溃装置,包括变形管、用于将外部冲击力传递至所述变形管的加压部件、用于将所述压溃装置固定在车辆的车体上的安装座,所述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加压部件的车体侧端部置于所述变形管内;其中,所述压溃装置还包括:具有外螺纹的止挡环,其与所述安装座的车钩侧端部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及防转机构,其用于阻止所述加压部件和变形管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其中,所述安装座的车体侧端部设置有相对所述内螺纹孔内凸的凸出部,所述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设置有外凸部,所述变形管的外凸部被轴向地限定在所述止挡环和所述安装座的凸出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其中,所述变形管的外凸部的两侧分别被所述止挡环和所述安装座的凸出部直接或间接抵挡从而使所述变形管相对所述安装座在其轴向被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其中,所述止挡环还用于止挡所述加压部件向车钩侧移动,所述止挡环的车体侧端部与所述加压部件相抵。具体地,所述加压部件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止挡环与所述环形凸台的车钩侧的端面相抵挡。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其中,所述防转机构相对所述安装座(120)被径向地设置。具体地,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防转插销;在所述安装座上径向地设置的插销孔;所述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设置的第一防转动特征;以及所述加压部件上设置的第二防转动特征;其中,所述防转插销同时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插销孔、第一防转动特征和第二防转动特征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防转动特征为U形孔或腰形孔,其中该U形孔相向于车钩侧开口;所述第二防转动特征为相向于车钩侧开口的U型槽。可选地,所述防转插销为螺钉,所述插销孔对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钉对应设置有垫片。可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凸出部为环形凸台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其中,所述压溃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其贴靠所述变形管的变径段的内表面而设置,并且用于引导所述加压部件在外部冲击力作用下基本沿所述变形管的轴向朝车体侧移动。可选地,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的车体侧端部过盈配合连接。可选地,所述止挡环至少通过止挡所述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再抵挡变形管内壁,使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变形管的外凸部的车钩侧一面间接抵挡,并且,所述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与所述止挡环之间在轴向上具有间隙。在之前任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中,所述加压部件的车钩侧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车钩缓冲器枢转连接的枢销。在之前任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中,所述加压部件的置于所述变形管中的车体侧端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止挡环的内径。在之前任一实施例的压溃装置中,所述压溃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固定后将所述止挡环锁定以防止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的锁定部件。所述止挡环的相向车钩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锁定部件的第一端被限位在相邻所述凸起部之间,所述锁定部件的第二端被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压溃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部步骤:(a)将所述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b)至少将所述加压部件的车体侧端部安装于所述变形管内;以及(c)将所述止挡环旋紧安装至所述安装座的车钩侧端部,从而使至少所述变形管的外凸部的两侧分别被所述止挡环和所述安装座的凸出部直接或间接抵挡。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步骤(a)与步骤(b)之间还包括步骤:(a1)安装防转机构。优选地,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防转插销;在所述安装座上径向地设置的插销孔;所述变形管的车钩侧端部设置的第一防转动特征;以及所述加压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防转动特征;其中,所述防转插销同时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插销孔、第一防转动特征和第二防转动特征中;所述防转插销为螺钉,所述插销孔对应设置有内螺纹;其中,所述安装防转机构步骤包括:调节所述变形管的位置,使所述变形管的第一防转动特征与所述安装座的插销孔对齐,拧入所述螺钉但不拧紧。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组装方法中,所述压溃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其用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溃装置(10),包括变形管(160)、用于将外部冲击力传递至所述变形管(160)的加压部件(110)、用于将所述压溃装置(10)固定在车辆的车体上的安装座(120),所述变形管(160)的车钩侧端部(160a)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20)内,所述加压部件(110)的车体侧端部(110b)置于所述变形管(16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溃装置(10)还包括:具有外螺纹的止挡环(130),其与所述安装座(120)的车钩侧端部(120a)的内螺纹孔(124)螺纹连接;以及防转机构,其用于阻止所述加压部件(110)和变形管(160)相对所述安装座(120)转动;其中,所述安装座(120)的车体侧端部(120b)设置有相对所述内螺纹孔(124)内凸的凸出部(123),所述变形管(160)的车钩侧端部(160a)设置有外凸部(161),所述变形管(160)的外凸部(161)被轴向地限定在所述止挡环(130)和所述安装座(120)的凸出部(12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溃装置(10),包括变形管(160)、用于将外部冲击力传递至所述变形管(160)
的加压部件(110)、用于将所述压溃装置(10)固定在车辆的车体上的安装座(120),所述变
形管(160)的车钩侧端部(160a)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20)内,所述加压部件(110)的车体侧
端部(110b)置于所述变形管(16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溃装置(10)还包括:
具有外螺纹的止挡环(130),其与所述安装座(120)的车钩侧端部(120a)的内螺纹孔
(124)螺纹连接;以及
防转机构,其用于阻止所述加压部件(110)和变形管(160)相对所述安装座(120)转动;
其中,所述安装座(120)的车体侧端部(120b)设置有相对所述内螺纹孔(124)内凸的凸
出部(123),所述变形管(160)的车钩侧端部(160a)设置有外凸部(161),所述变形管(160)
的外凸部(161)被轴向地限定在所述止挡环(130)和所述安装座(120)的凸出部(12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管(160)的外凸部(161)的
两侧分别被所述止挡环(130)和所述安装座(120)的凸出部(123)直接或间接抵挡,从而使
所述变形管(160)相对于所述安装座(120)在其轴向被限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环(130)还用于止挡所述
加压部件(110)向车钩侧移动,所述止挡环(130)的车体侧端部与所述加压部件(110)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110)上设置有环形
凸台(113),所述止挡环(130)与所述环形凸台的车钩侧的端面相抵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机构相对所述安装座
(120)被径向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机构包括:
防转插销(140);
在所述安装座(120)上径向地设置的插销孔(122);
所述变形管(160)的车钩侧端部(160a)设置的第一防转动特征(163);以及
所述加压部件(110)上设置的第二防转动特征(112);
其中,所述防转插销(140)同时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插销孔(122)、第一防转动特征
(163)和第二防转动特征(112)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转动特征(163)为U形孔
或腰形孔,其中该U形孔相向于车钩侧开口;所述第二防转动特征(112)为相向于车钩侧开
口的U型槽。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插销(140)为螺钉,所
述插销孔(122)对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钉对应设置有垫片(14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0)的凸出部(123)为
环形凸台结构。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溃装置(10)还包括引导
部件(150),其贴靠所述变形管(160)的变径段(162)的内表面而设置,并且用于引导所述加
压部件(110)在外部冲击力作用下基本沿所述变形管(160)的轴向朝车体侧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150)与所述加压
部件(110)的车体侧端部(110b)过盈配合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压溃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环(130)至少通过
止挡所述加压部件(110)、所述加压部件(110)再抵挡变形管内壁,使所述止挡环(130)与所
述变形管(160)的外凸部(161)的车钩侧一面间接抵挡,并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桃张晋伟吴刚繆晓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