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纱布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纱布的纺纱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布由羊绒、合成纤维和EKS纤维组成,经过人工拌合、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完成纺纱,具体纺纱步骤如下:原材料的选择;梳理;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所述粗纱步骤中还需加入粉末抗静电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成纱中羊绒的不均匀性;减少了羊绒纤维的损伤和落绒,并解决羊绒容易缠绕锡林、道夫的现象;且能够保持人体温暖干爽,且具有消臭除味,调节PH值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布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纱布的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给针织服装领域提供更多更舒适的纺织材料,并降低生产成本,近几年来,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毛棉(或粘)纱线,常见的有45/55、30/70和20/80等规格的混纺纱线。由于混纺纱线中的羊毛组分不耐强碱和棉用酶制剂,所以不能采用棉常用的煮练和漂白工艺,从而不能有效地去除棉蜡、油脂、果胶和天然色素等杂质,影响了手感风格,以及毛效和漂染工艺的稳定性。羊绒纤维是动物纤维中珍贵的一种纺织用纤维,其细度、柔软性好,手感滑糯,素有“毛中之王”美称但羊绒纺纱由于细度、柔软等特性,一般都在特定的毛纺厂进行,要在棉纺设备上加工羊绒,尤其与化纤进行混纺存在羊绒在纱线中不均匀、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抱合力差,以至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等缺陷。EKS纤维是日本东洋纺开发的一种丙烯酸酯类纤维,具有自行发热功能,EKS纤维的吸湿性能远远超过其他服用纤维,含水率达到27%,在吸收人体散发出的水分过程中能够产生热量,保持人体温暖干爽,同时EKS纤维易与酸碱类有机物结合,因此也具有消臭除味,调节PH值的功能。该纤维含水率高,纤维强力低,纺纱易损伤。本专利技术根据生产实际,市场需求,以超细纤维混纺羊绒工艺,添加EKS纤维,创造出一种新型面料织物,改善了织物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新型面料织物,改善了织物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布由羊绒、合成纤维和EKS纤维组成,经过人工拌合、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完成纺纱,具体纺纱步骤如下:原材料的选择:所述羊绒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5~12%,所述合成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20~30%,所述EKS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58~70%;人工拌合:将羊绒和EKS纤维、EKS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用手进行拌合;梳理:在梳理工序中,将梳棉机中的锡林的速度设置在250~35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750~85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70~110mm/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5~30r/min,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0.25mm、0.23mm、0.2mm、0.2mm、0.23mm;制得羊绒和粘胶纤维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复合须条;并条:在并条工序中使用并条机,采用三道并条,并和条数8根,三道并条后区牵伸倍数为1.85/1.80/1.24,罗拉隔距前/中/后为10mm/8mm/20mm,车速220-240m/min;粗纱:将粗纱机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2,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2~1.48,主区牵伸倍数控制在7.0~9.0,总牵伸倍数为8~12,纺制捻度为75~90的粗纱。细纱:细纱机采用赛罗紧密纺细纱机,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罗拉中心距50×70mm,钳口隔距2.5mm,锭速13000-17000转/分;络筒:制得多功能混纺纱。优选的,所述粗纱步骤中还需加入粉末抗静电涂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纤维的混合采用人工拌和,解决了成纱中羊绒的不均匀性;(2)专利技术在清花、梳棉步骤中采用多梳少打的工艺,并加入了粉末抗静电涂料,减少了羊绒纤维的损伤和落绒,并解决羊绒容易缠绕锡林、道夫的现象;(3)本专利技术加入了EKS纤维,从而能够保持人体温暖干爽,且具有消臭除味,调节PH值的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布由羊绒、合成纤维和EKS纤维组成,经过人工拌合、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完成纺纱,具体纺纱步骤如下:原材料的选择:所述羊绒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10%,所述合成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30%,所述EKS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60%;人工拌合:将羊绒和EKS纤维、EKS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用手进行拌合;梳理:在梳理工序中,将梳棉机中的锡林的速度设置在250~35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750~85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70~110mm/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5~30r/min,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0.25mm、0.23mm、0.2mm、0.2mm、0.23mm;制得羊绒和粘胶纤维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复合须条;并条:在并条工序中使用并条机,采用三道并条,并和条数8根,三道并条后区牵伸倍数为1.85/1.80/1.24,罗拉隔距前/中/后为10mm/8mm/20mm,车速220-240m/min;粗纱:将粗纱机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2,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2~1.48,主区牵伸倍数控制在7.0~9.0,总牵伸倍数为8~12,纺制捻度为75~90的粗纱。细纱:细纱机采用赛罗紧密纺细纱机,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罗拉中心距50×70mm,钳口隔距2.5mm,锭速13000-17000转/分;络筒:制得多功能混纺纱。优选的,所述粗纱步骤中还需加入粉末抗静电涂料。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布由羊绒、合成纤维和EKS纤维组成,经过人工拌合、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完成纺纱,具体纺纱步骤如下:原材料的选择:所述羊绒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12%,所述合成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20%,所述EKS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68%;人工拌合:将羊绒和EKS纤维、EKS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用手进行拌合;梳理:在梳理工序中,将梳棉机中的锡林的速度设置在250~35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750~85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70~110mm/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5~30r/min,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0.25mm、0.23mm、0.2mm、0.2mm、0.23mm;制得羊绒和粘胶纤维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复合须条;并条:在并条工序中使用并条机,采用三道并条,并和条数8根,三道并条后区牵伸倍数为1.85/1.80/1.24,罗拉隔距前/中/后为10mm/8mm/20mm,车速220-240m/min;粗纱:将粗纱机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2,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2~1.48,主区牵伸倍数控制在7.0~9.0,总牵伸倍数为8~12,纺制捻度为75~90的粗纱。细纱:细纱机采用赛罗紧密纺细纱机,三罗拉长短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纺纱布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纺纱布由羊绒、合成纤维和EKS纤维组成,经过人工拌合、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完成纺纱,具体纺纱步骤如下:原材料的选择:所述羊绒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5~12%,所述合成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20~30%,所述EKS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58~70%;人工拌合:将羊绒和EKS纤维、EKS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用手进行拌合;梳理:在梳理工序中,将梳棉机中的锡林的速度设置在250~35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750~85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70~110mm/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5~30r/min,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0.25mm、0.23mm、0.2mm、0.2mm、0.23mm;制得羊绒和粘胶纤维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复合须条;并条:在并条工序中使用并条机,采用三道并条,并和条数8根,三道并条后区牵伸倍数为1.85/1.80/1.24,罗拉隔距前/中/后为10mm/8mm/20mm,车速220‑240m/min;粗纱:将粗纱机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05~1.2,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2~1.48,主区牵伸倍数控制在7.0~9.0,总牵伸倍数为8~12,纺制捻度为75~90的粗纱。细纱:细纱机采用赛罗紧密纺细纱机,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罗拉中心距50×70mm,钳口隔距2.5mm,锭速13000‑17000转/分;络筒:制得多功能混纺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布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纺纱布由羊绒、合成纤维和EKS纤维组
成,经过人工拌合、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完成纺纱,具体纺纱步骤
如下:
原材料的选择:所述羊绒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5~12%,所述合成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
比为20~30%,所述EKS纤维占混纺纱的质量比为58~70%;
人工拌合:将羊绒和EKS纤维、EKS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用手进行拌合;
梳理:在梳理工序中,将梳棉机中的锡林的速度设置在250~350r/min,刺辊的速度
设置在750~85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70~110mm/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5~30r/min,
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0.25mm、0.23mm、0.2mm、0.2mm、0.23mm;
制得羊绒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安庆市天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