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装置,其包括机身(1)以及倾斜设置在机身(1)的外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机身(1)的边缘部位的导航天线(2),该导航天线(2)靠近机身(1)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导航天线(2)远离机身(1)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此时,因为机身(1)呈现容性引向作用,导航天线2的方向图会向靠近机身1的中心部的方向偏移,而导航天线(2)的倾斜方向为远离机身(2)的中心部的方向,使导航天线(2)倾斜的角度与天线方向图偏移角度相反,因此可以弥补不规则的机身(1)对导航天线(2)的引向作用,实现保证天线效率的同时改善方向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导航天线是可移动装置的重要组件,一般会水平安装在可移动装置几何中心的顶部,用于接收卫星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并由接收机对无线电信号进行转换。一般来说,由于工业设计的要求,由可移动装置的金属外形充当导航天线的反射面。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移动装置的外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导航天线与可移动装置共形,以避免对可移动装置的飞行产生额外的气动阻力。此时,无法保证导航天线被安装在可移动装置的几何中心顶部,而非规则形状的可移动装置的金属外形对导航天线的方向图起到引向作用,从而使得导航天线的方向图发生改变。为避免导航天线的方向图发生改变,传统方法通过更改导航天线的形状,并重新评估导航天线的各类参数,从而减少方向图的改变。上述阻止方向图改变的过程中,是通过更改导航天线的形状实现的。然而,对导航天线的形状进行更改,势必会导致导航天线的天线效率发生变化,无法达到保证天线效率的同时,改善方向图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装置,通过将导航天线倾斜设置在可移动装置的边缘部位,实现保证天线效率的同时改善方向图的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装置,包括机身;以及导航天线,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外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机身边缘部位;其中,所述导航天线相较于所述机身的地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导航天线靠近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导航天线远离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装置,其包括机身以及倾斜设置在机身的边缘部位的导航天线,该导航天线靠近机身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导航天线远离机身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此时,因为机身呈现容性引向作用,导航天线的方向图会向靠近机身的中心部的方向偏移,而导航天线的倾斜方向为远离机身的中心部的方向,使导航天线倾斜的角度与天线方向图偏移角度相反,因此可以弥补不规则的机身对导航天线的引向作用,实现保证天线效率的同时改善方向图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技术可移动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分解图;图2A为外形规则的可移动装置的导航天线水平设置时导航天线的方向图的示意图;图2B为非规则外形的可移动装置的导航天线水平设置时导航天线的方向图的示意图;图2C为非规则外形的可移动装置的导航天线倾斜设置时导航天线的方向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可移动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可移动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可移动装置所适用的三维坐标图;图6A为本技术可移动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分解图;图7A为导航天线未倾斜设置时波瓣增益仿真图;图7B为导航天线倾斜设置时波瓣增益仿真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内容为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通常情况下,因无人飞行器的工业设计需要,在满足无人飞行器的美观要求下,导航天线一般作为内置天线,设置在可移动装置壳体内部的中部位置,最好是水平面的中心位置。例如,可移动装置的壳体呈规则的长方体,导航天线水平安装在可移动装置几何中心的顶部,平行于俯仰轴和横滚轴形成的平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移动装置的外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此时,受到可移动装置形状的影响,无法保证导航天线被安装在可移动装置的几何中心顶部。由于非规则形状的可移动装置的金属外形的反射面作用削弱,而对导航天线的方向图起到引向作用增强,从而使得导航天线的方向图发生偏移。为避免导航天线的方向图发生偏移,传统方法通过更改导航天线的形状,并重新评估导航天线的各类参数,从而减少方向图的改变。由于导航天线的天线效率与导航天线的投影面积相关,投影面积越大,天线效率越高。若对导航天线的形状进行更改,则导致导航天线的投影面积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导航天线的天线效率发生变化,无法达到保证天线效率的同时,改善方向图的目的。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装置,通过将导航天线倾斜设置在可移动装置的边缘部位,实现保证天线效率的同时改善方向图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装置具体可以为无人飞行器、无人车、无人船等。本实施例以可移动装置为无人飞行器为例,特别是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详细说明。图1A为本技术可移动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装置包括:机身1、以及导航天线2。导航天线2安装于所述机身1的边缘部位;其中,所述导航天线2相较于所述机身1倾斜设置,使所述导航天线2靠近所述机身1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导航天线2远离所述机身1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导航天线2与机身1共形设置,该导航天线2安装在机身1内部的边缘部位,且相较于机身1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与导航天线2的方向图的偏移角度相反,具体实现时可以使导航天线2靠近机身1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导航天线2远离机身1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此时,因为机身1呈现容性引向作用,导航天线2的方向图会向靠近机身1的中心部的方向偏移,而导航天线2的倾斜方向为远离机身2的中心部的方向,使导航天线2倾斜的角度与天线方向图偏移角度相反,以弥补机身1的引向效果。具体的,可参见图2A、图2B与图2C,图2A为外形规则的可移动装置的导航天线水平设置时导航天线的方向图的示意图,图2B为非规则外形的可移动装置的导航天线水平设置时导航天线的方向图的示意图,图2C为非规则外形的可移动装置的导航天线倾斜设置时导航天线的方向示意图。请参照图2A,当可移动装置为外形规则的可移动装置时,导航天线设置在可移动装置几何中心的顶部,平行于俯仰轴和横滚轴形成的平面,即图中所示的机身平面。此时,方向图未发生偏移。请参照图2B,当可移动装置为外形不规则的可移动装置时,导航天线设置在可移动装置的端部,例如,头部和/或尾部。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导航天线,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外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机身的边缘部位;其中,所述导航天线相较于所述机身的地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导航天线靠近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导航天线远离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导航天线,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外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机身的边缘部位;其中,所述导航天线相较于所述机身的地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导航天线靠近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导航天线远离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另外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天线设置在所述机身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包括所述可移动装置的头部和/或尾部;相应的,所述导航天线包括第一导航天线和/或第二导航天线,所述第一导航天线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装置的头部,所述第二导航天线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装置的尾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装置前进飞行时,所述第一导航天线工作;所述可移动装置后退飞行时,所述第二导航天线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天线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侧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天线相对于所述机身倾斜的预设角度,随所述导航天线距离所述机身的中心部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天线相较于所述可移动装置的横滚轴与俯仰轴形成的平面倾斜预设角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介于1度~60度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孟,熊荣明,陈日松,熊贤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