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876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9: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本体表面的突起结构导致本体不能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的技术问题。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带动结构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表面配合,且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同时,功能组件设置在带动结构上。所以,带动结构在通孔中移动时,就带动了功能组件,进而改变功能组件与第一本体第一面的相对位置。所以,无论功能组件是否在第一面形成突起结构,当电子设备需要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时,通过带动结构带动功能组件,进而改变功能组件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功能组件与第一面的相对位置不影响电子设备贴合屏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轻薄化和便携化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现在电子设备的机身或本体的厚度相比较从前,小了很多。然而,在电子设备本体变薄的同时,设备一些装置或者固件,由于特殊的硬件结构,导致这些装置或者固件的厚度大于本体的厚度。例如摄像头,尤其是高像素摄像头,设置在超薄电子设备上时,摄像头的厚度大于本体厚度。为了固定摄像头,目前是将摄像头的高于本体的部分,固定在本体表面,如图1所示。然而,这使得本体上存在高出表面的突起结构,导致本体不能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上。平面例如放置面,或者另一个本体的表面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本体表面的突起结构导致本体不能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带动结构,所述带动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带动结构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置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所述带动结构在所述通孔中移动时,带动所述功能组件,进而改变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一面的相对位置。可选的,当没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时,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面的初始相对位置为所述功能组件的第一参考面与所述第一面的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参考面与所述第一面平行;在所述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所述带动结构带动所述功能组件,进而改变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一面的所述相对位置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参考面共面;当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参考面共面时,所述功能组件的第二参考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参考面与所述第一参考面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可选的,所述带动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带动单元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通孔配合,以使所述带动结构不能从所述通孔中脱落。可选的,所述带动结构还包括: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连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通孔连接;当没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压缩状态产生指向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弹力,以维持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初始相对位置;当改变所述相对位置的外力撤销后,所述弹力使带动结构移动回初始位置,以恢复所述初始相对位置。可选的,所述带动结构还包括:第一磁性结构,设置在所述限位结构上;第二磁性结构,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和所述第二磁性结构的极性相同;当没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时,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和所述第二磁性结构间产生的维持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初始相对位置的力;当改变所述相对位置的外力撤销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和所述第二磁性结构间产生的力使带动结构移动回初始位置,以恢复所述初始相对位置。可选的,所述功能组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本体;轴,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轴能够旋转;当所述第二本体旋转至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贴合时,所述带动结构带动所述功能组件,以使所述第一参考面与所述第一面共面。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旋转至夹角值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带动单元带动所述功能组件,以使所述第一参考面与所述第一面共面。可选的,所述功能组件具体为图像采集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带动结构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表面配合,且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同时,功能组件设置在带动结构上。所以,带动结构在通孔中移动时,就带动了功能组件,进而改变功能组件与第一本体第一面的相对位置。所以,无论功能组件是否在第一面形成突起结构,当电子设备需要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时,通过带动结构带动功能组件,进而改变功能组件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功能组件与第一面的相对位置不影响电子设备贴合屏幕。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初始相对位置和第一参考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参考面和相对位置改变后的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结构和第二磁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面与第三面贴合时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面与第四面贴合时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本体表面的突起结构导致本体不能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带动结构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表面配合,且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同时,功能组件设置在带动结构上。所以,带动结构在通孔中移动时,就带动了功能组件,进而改变功能组件与第一本体第一面的相对位置。所以,无论功能组件是否在第一面形成突起结构,当电子设备需要完全贴合在某一平面时,通过带动结构带动功能组件,进而改变功能组件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功能组件与第一面的相对位置不影响电子设备贴合屏幕。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2-图9b,包括:第一本体1,带动结构2和功能组件3。具体来讲,第一本体1至少包括两个面,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且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相对。第一本体1的厚度小于功能组件3的厚度,例如第一本体1的厚度为1.3cm,功能组件3的厚度1.7cm。为了在第一本体中容置带动结构2和功能组件3,第一本体1开设有通孔。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内表面与带动结构2的外表面配合,以使带动结构2能够设置在通孔中,并且在通孔中移动。举例来说,假设带动结构2近似于长方体,则通孔的形状为矩形,且矩形的长和款略大于长方体的长和宽。或者例如带动结构2为圆柱体,则通孔需要开设为圆形,并且圆形的内径应该略大于圆柱体的外径。当然,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本申请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所说的略大于表示通孔的内径大于带动结构2的外径,以保证带动结构2能够在通孔中移动;同时,通孔的内径并不会明显大于带动结构的2的外径,例如大于1cm,1.5cm等,以保证在用户观察时能够感觉到通孔与带动结构2是紧密接触的。功能组件3设置在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带动结构,所述带动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带动结构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置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所述带动结构在所述通孔中移动时,带动所述功能组件,进而改变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一面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通孔;带动结构,所述带动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带动结构能在所述通孔中移动;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置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所述带动结构在所述通孔中移动时,带动所述功能组件,进而改变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一面的相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时,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面的初始相对位置为所述功能组件的第一参考面与所述第一面的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参考面与所述第一面平行;在所述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所述带动结构带动所述功能组件,进而改变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第一面的所述相对位置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参考面共面;当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参考面共面时,所述功能组件的第二参考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参考面与所述第一参考面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带动单元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通孔配合,以使所述带动结构不能从所述通孔中脱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结构还包括: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连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通孔连接;当没有外力施加在所述带动结构上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压缩状态产生指向所述第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荣刘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