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4549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消息发送类、第一接口类、消息管理类、第二接口类和消息接收类;消息发送类生成消息,通过第一接口类发送至消息管理类;消息管理类根据消息的类型查找对应消息接收类,并将消息通过第二接口类发送至消息接收类;消息接收类对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类的内部高聚合,类和类之间低耦合依赖;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特别涉及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项目中要求模块化实现功能,统一接口实现通讯,多人并行开发,需要可扩展性的框架。同一个案件有同一套功能操作,不同的案件不能有交叉数据。模块化后,模块间的业务通讯量必定增加。模块的增加也必然导致管理的消耗。现有技术中类之间通讯都会设置固定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来完成特定消息的传递。当消息类型比较多的时候就会使类的方法膨胀。类之间互相引用导致需求变动时程序改动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及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模块间的业务通讯量必定增加,类的方法膨胀,类之间互相引用导致需求变动时程序改动复杂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包括消息发送类、第一接口类、消息管理类、第二接口类和消息接收类;消息发送类,用于生成消息,通过第一接口类发送至消息管理类;消息管理类,用于根据消息的类型查找对应消息接收类,并将消息通过第二接口类发送至消息接收类;消息接收类,用于对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消息发送类、消息管理类和消息接收类协调运作,类间的通讯采用了观察者模式进行,有效的解决了类之间消息的处理,观察者模式进行软件内部通讯,实现类的内部高聚合,类和类之间低耦合依赖,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当所述消息接收类查找到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将执行结果通过第二接口类传送至消息管理类;所述消息管理类通过第一接口类将执行结果传输至消息发送类;所述消息发送类对执行结果进行显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进一步,所述消息发送类内设置有条件设置单元,所述条件设置单元用于增加查找条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条件设置单元便于对消息发送类进行增加查询条件,可以节省对通讯部分的开发周期,提升效率。进一步,所述消息接收类内设置有处理方法添加单元,所述处理方法添加单元用于添加消息处理方法。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处理方法添加单元可以添加消息处理方法,可以节省开发周期,提升效率。进一步,还包括添加类,所述添加类用于添加接口类,将接口类与消息管理类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添加类可以实现添加新的接口类,便于对与新的消息发送类和消息接收类进行对接,可以节省开发周期,提升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生成消息,对消息进行类型鉴别,根据鉴别得到的对应类型对消息进行传输;步骤S2.对传输的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类间的通讯采用了观察者模式进行,有效的解决了类之间消息的处理,观察者模式进行软件内部通讯,实现类的内部高聚合,类和类之间低耦合依赖,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3.当查找到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时,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将执行结果进行回传;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显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进一步,步骤S1中还对生成消息进行条件限定,增加查找条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消息发送类进行增加查询条件,可以节省对通讯部分的开发周期,提升效率。进一步,步骤S2中还可以添加消息处理方法。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添加消息处理方法,可以节省开发周期,提升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的类框图;图2为消息发送类的模块框图;图3为消息接收类的模块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方法的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消息发送类,2、第一接口类,3、消息管理类,4、第二接口类,5、消息接收类,6、条件设置单元,7、处理方法添加单元,8、添加类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包括消息发送类1、第一接口类2、消息管理类3、第二接口类4和消息接收类5;消息发送类1,用于生成消息,通过第一接口类2发送至消息管理类3;消息管理类3,用于根据消息的类型查找对应消息接收类5,并将消息通过第二接口类4发送至消息接收类5;消息接收类5,用于对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消息发送类、消息管理类和消息接收类协调运作,类间的通讯采用了观察者模式进行,有效的解决了类之间消息的处理,观察者模式进行软件内部通讯,实现类的内部高聚合,类和类之间低耦合依赖,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接收类5查找到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将执行结果通过第二接口类4传送至消息管理类3;所述消息管理类3通过第一接口类2将执行结果传输至消息发送类1;所述消息发送类1对执行结果进行显示;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消息发送类1内设置有条件设置单元6,所述条件设置单元6用于增加查找条件;所述消息接收类5内设置有处理方法添加单元7,所述处理方法添加单元7用于添加消息处理方法;查询一个案件信息,先由消息发送类1向接口类发送消息,接口类直接将消息发送给消息管理类3,消息管理类3接收到消息分析后将消息下发到第二接口类4,第二接口类4得到服务器返回消息后,再返回给消息管理类3,最后由消息管理类3发送给消息发送类1。查询界面通过第一接口类2和消息发送类1收到该消息后查找具体实现方法完成案件信息的显示,整个通讯回路完成。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添加类单元8,所述添加类单元8用于添加接口类,将接口类与消息管理类3连接;如果增加新类来实现设备信息查找,那么只需要让设备信息类连接接口类,然后将接口类添加到消息管理类就可以实现设备信息类跟服务器的通讯。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生成消息,对消息进行类型鉴别,根据鉴别得到的对应类型对消息进行传输;步骤S2.对传输的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类间的通讯采用了观察者模式进行,有效的解决了类之间消息的处理,观察者模式进行软件内部通讯,实现类的内部高聚合,类和类之间低耦合依赖,实现了类的分离,业务层与数据层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类之间的数据通讯;方便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发送类(1)、第一接口类(2)、消息管理类(3)、第二接口类(4)和消息接收类(5);消息发送类(1),用于生成消息,通过第一接口类(2)发送至消息管理类(3);消息管理类(3),用于根据消息的类型查找对应消息接收类(5),并将消息通过第二接口类(4)发送至消息接收类(5);消息接收类(5),用于对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发送类(1)、第一接口类(2)、消息管理类(3)、第二接口类(4)和消息接收类(5);消息发送类(1),用于生成消息,通过第一接口类(2)发送至消息管理类(3);消息管理类(3),用于根据消息的类型查找对应消息接收类(5),并将消息通过第二接口类(4)发送至消息接收类(5);消息接收类(5),用于对消息进行信息处理,查找是否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如果有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如果没有则放弃该消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接收类(5)查找到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则按对应的消息处理方法执行,将执行结果通过第二接口类(4)传送至消息管理类(3);所述消息管理类(3)通过第一接口类(2)将执行结果传输至消息发送类(1);所述消息发送类(1)对执行结果进行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封装类之间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类(1)内设置有条件设置单元(6),所述条件设置单元(6)用于增加查找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远望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