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稳压滤波电路、与稳压滤波电路通过第六单向二极管、第五单向二极管串联电路后相连接的充电电池,还设有与充电电池相连接的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和过充保护电路,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双色指示灯、第十电阻、第四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七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四电阻相配合以实现对充电电池的状态进行指示,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电池充电状态无法指示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充电电路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
技术介绍
便携照明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一般已内置可充电电池,这类设备多属于低端产品,充电方式一般为阻容降压充电。此类设备大多数充电指示灯只是让用户知道充电电路在工作,但电池是否处于正常充电状态一般难以得知;如何通过一颗双色指示灯反映电池处于何种状态,这就对设计提出一个重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的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电池充电状态无法指示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与所述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相连接的稳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滤波电路通过第六单向二极管、第五单向二极管串联电路后相连接的充电电池,且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稳压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单向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充电电池相连接,还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接的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和过充保护电路,所述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双色指示灯、第十电阻、第四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线,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双色指示灯的绿灯正极上,所述双色指示灯的负极通过第十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串联且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在双色指示灯的红灯正极上。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第八电阻、稳压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在第七电阻与第四电阻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七电阻与第四电阻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八电阻与稳压二极管串联且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且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路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四电阻相配合以实现对充电电池的状态进行指示,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电池充电状态无法指示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见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1、与所述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1相连接的稳压滤波电路2、与所述稳压滤波电路2通过第六单向二极管D6、第五单向二极管D5串联电路后相连接的充电电池BT,且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D6的正极与稳压滤波电路2相连接,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五单向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单向二极管D5的负极与充电电池BT相连接,还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BT相连接的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3和过充保护电路4,所述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3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四三极管Q4、第五电阻R5、双色指示灯LED、第十电阻R10、第四电阻R4、第九电阻R9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线,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六单向二极管D4的负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在双色指示灯LED的绿灯正极上,所述双色指示灯LED的负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七电阻R7串联且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D6的正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在双色指示灯LED的红灯正极上。所述过充保护电路4包括第八电阻R8、稳压二极管Z1、第二电阻R2、第二三极管Q2、第六电阻R6、第三三极管Q3、第十三电阻R1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在第七电阻R7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七电阻R7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所述第八电阻R8与稳压二极管Z1串联且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D6的正极且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与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充电方式为阻容降压充电,AC市电经C1,R1后通过D1,D2,D3,D4,和C2整流滤波后对电池BT进行充电;当电池处于正常充电状态时,电流经D6,D5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Q4由于发射极与基极压降差等于D6两端压降,此时D6处于导通状态,压降差大于或等于0.6V,Q4处于导通状态,电压通过R5使双色的绿灯部分点亮,同时电源通过R7,R4,使双色灯红灯部分也点亮,所以此时双色指示灯的状态为黄色,指示电池正处于正常充电状态;正常充电时,由于Q4导通,电压电流经R3到Q1基极,Q3基极为低电平,Q3也导通;当电池电压升高到设定值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稳压管Z1导通,使Q2导通,致使R4高电位处被Q2和Q3拉为低电平,双色灯红灯部分没有足够的电压维持导通而熄灭;此时双色指示灯的状态为绿色,指示电池已充满;由于Q2,Q3都处于导通状态,电源被R7吸收大部分的充电电流,达到过充保护的效果;当电池处于损坏或者开路状态,此时只有极少或者没有充电电流,没有足够的电流流经R11,D6不能导通,Q4截止,致使Q1,Q3都处于截止状态;电源迅速升高,Z1导通,通过R7,R6,Q2,到达过充保护效果,双色灯绿灯部分熄灭,红灯部分通过R7,R4,处于点亮状态,此时双色指示灯的状态为红色,指示电池处于异常状态(损坏或者开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四电阻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与所述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相连接的稳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滤波电路通过第六单向二极管、第五单向二极管串联电路后相连接的充电电池,且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稳压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单向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充电电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接的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和过充保护电路,所述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双色指示灯、第十电阻、第四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线,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双色指示灯的绿灯正极上,所述双色指示灯的负极通过第十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串联且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在双色指示灯的红灯正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与所述AC市电电源插接端子相连接的稳压滤波电路、与所述稳压滤波电路通过第六单向二极管、第五单向二极管串联电路后相连接的充电电池,且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稳压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单向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充电电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接的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和过充保护电路,所述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双色指示灯、第十电阻、第四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线,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六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双色指示灯的绿灯正极上,所述双色指示灯的负极通过第十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串联且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单向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沃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