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670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轧辊,包括一组盘状结构的A辊、B辊和C辊,所述的B辊设置在C辊的肩轴上与C辊同轴安装,所述的B辊与所述的C辊组合后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型腔,所述的A辊设置在C辊的肩轴外侧且通过螺栓与C辊同轴相连,相应位置的B辊和A辊之间也通过螺栓相连,使得在对分体轧辊加工时,A辊、B辊和C辊形成一个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轧辊。
技术介绍
在轧辊的设计过程中,有些焊管对表面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但在轧制过程中由于线速差造成的粘料划伤现象始终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把轧辊做成分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A辊和C辊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同时C辊的内孔有键槽和带有动力的轴通过键联接同时转动,相当于一个整体辊,B辊是通过内孔和C辊两侧的肩轴相互配合,在带钢的带动下被动旋转,也就解决了B辊边部与C辊型腔内和带钢的接触点由于线速度不同而导致的粘料现象。但由于管径还有尺寸公差的要求,所以对于B辊和C辊的相对位置还要组成一个精准的圆孔型,所以要求在加工时必须整体数控车削,保证使用时的精度,但由于B辊是被动的,在车削时会和A、C辊产生相对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轧辊的整体加工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轧辊,包括一组同轴安装的A辊、B辊和C辊,所述的B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C辊的轴肩上,两个所述的B辊与所述的C辊组合后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工作面,所述的A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设置在C辊的轴肩外侧且通过螺栓与C辊相连,相应位置的B辊和A辊之间也通过螺栓相连,使得在对分体轧辊加工时,A辊、B辊和C辊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的B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三个螺孔,每个螺孔与螺栓配合将A辊和B辊连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的C辊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孔,在所述的内孔上设有键槽,所述的键槽和带有动力的轴通过键联接,进而带动整个分体轧辊加工装置同时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C辊为一个短轴结构,在短轴结构的中心设有一个内孔,在短轴结构外侧面的中间位于设有一个与工件配合的圆弧内凹形凸起;沿短轴结构的轴线方向,在短轴结构两端设有用于与A辊相连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的B辊为一个盘状结构,在盘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孔;其内表面设有一个内陷的凹槽,且与凹槽相邻的环形面为圆弧结构;且沿盘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在盘状结构的径向面上设有用于与A辊相连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的A辊为一个盘状结构,在盘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孔,沿盘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在盘状结构径向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B辊、C辊相连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的A辊、B辊、C辊的内孔半径相等。利用所述的分体轧辊加工装置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艺,如下:步骤1.加工制造轧辊,具体如下:1-1根据A辊B辊和C辊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进行粗加工,车削轧辊的内孔、外圆及端面,使之接近于成品的尺寸,为半精加工做准备;1-2继续加工外径尺寸,与成品尺寸相比留量1.2-1.5mm;加工内孔,与成品尺寸相比留量0.3-0.4mm;加工厚度尺寸,与成品尺寸相比留量0.4-0.5mm,并且参照图纸标注在相应的尺寸加工螺孔;1-3热处理,通过淬火及回火,使轧辊的基体硬度达到设定值,满足轧辊的使用条件;1-4用平面磨床将A辊、B辊和C辊的厚度留量磨削至图纸尺寸;1-5加工A辊、B辊和C辊的内孔,将内孔留量0.3-0.4mm加工至图纸尺寸;1-6将加工完的A辊、B辊和C辊三辊用螺栓紧固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再统一精加工半圆形型腔,能保证整个半圆形型腔的精确度;1-7加工完型腔之后保持螺栓不动,将整体的轧辊内孔进行线切割,加工出键槽;步骤2轧辊轧制带钢的过程,具体如下:将加工好的整体轧辊A辊与B辊连接处的螺栓拆掉,B辊就变成了可以自由转动的轧辊,上、下安装两组A辊、B辊和C辊,两组A辊、B辊和C辊形成一个圆形型腔,使带钢进入到圆形型腔里,A辊和C辊通过键槽里的键和轴同步转动,提供在该道次轧辊内带钢前进的动力,B辊则随着带钢被动旋转。这种加工方式既保证了焊管的尺寸精度,又减少了因速差不同而导致的粘料划伤现象,提高了焊管的表面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A辊的非工作面加工多个螺孔,通过螺栓将A和B辊连成一个整体,方便车削加工,等加工完成后,把非工作面处螺栓拆掉,B辊和其他两辊又变成可相对滑动的状态,这种结构既能解决粘料划伤的问题,又能保证轧辊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a)、图2(b)为A辊的结构图;图3(a)、图3(b)为B辊的结构图;图4(a)、图4(b)为C辊的结构图;图中;1-1A辊的内孔;1-2A辊的螺栓孔;2-1B辊的内孔;2-2B辊的螺栓孔;3-1C辊的内孔;3-2C辊的螺栓孔;3-3C辊的轴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的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分体轧辊组,且两个分体轧辊组之间形成一个圆柱形空腔,每个分体轧辊组包括一组同轴安装的A辊、B辊和C辊,所述的B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C辊的轴肩3-3上,两个所述的B辊与所述的C辊组合后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工作面,所述的A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设置在C辊的轴肩外侧且通过螺栓与C辊相连,相应位置的B辊和A辊之间也通过螺栓相连,使得在对分体轧辊加工时,A辊、B辊和C辊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的B辊的非工作面上设有三个螺孔,每个螺孔与螺栓配合将A辊和B辊连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的C辊的内孔上设有键槽,所述的键槽和带有动力的轴通过键联接同时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B辊在带钢的带动下被动旋转。其中,如图4(a)、图4(b)所示,所述的C辊为一个短轴结构,在短轴结构的中心设有一个内孔(如图所示的C辊的内孔3-1),在短轴结构外侧面的中间位于设有一个与工件配合的圆弧内凹形凸起;沿短轴结构的轴线方向,在短轴结构两端设有用于与A辊相连的螺纹孔(如图所示的A辊与C辊连接的螺栓孔3-2)。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孔上设有键槽,所述的键槽和带有动力的轴通过键联接同时转动。进一步的,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的B辊为一个盘状结构,在盘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孔(如图所示的B辊的内孔2-1);其内表面设有一个内陷的凹槽,且与凹槽相邻的环形面为圆弧结构;且沿盘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在盘状结构的径向面上设有用于与A辊相连的螺纹孔(如图所示的A辊与B辊连接的螺栓孔2-2)。进一步的,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的A辊为一个盘状结构,在盘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孔(如图所示的A辊的内孔1-1),沿盘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在盘状结构径向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B辊、C辊相连的螺纹孔(如图所示的A辊与C辊连接的螺栓孔和A辊与B辊连接的螺栓孔1-2)。进一步的,所述的A辊、B辊、C辊的内孔半径相等。具体的,A辊和C辊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同时A辊和C辊的内孔有键槽和带有动力的轴通过键联接同时转动,相当于一个整体辊,B辊是通过内孔和C辊两侧的肩轴相互配合,在带钢的带动下被动旋转,也就解决了B辊边部与C辊型腔内和带钢的接触点由于线速度不同而导致的粘料现象。但由于管径还有尺寸公差的要求,所以对于B辊和C辊的相对位置还要组成一个精准的圆孔型,所以要求在加工时必须整体数控车削,保证使用时的精度,但由于B辊是被动的,在车削时会和A、C辊产生相对滑动。本技术在B辊的M处加工有螺孔,通过螺栓将A辊和B辊连成一个整体,方便车削加工,等加工完成后,把非工作面处螺栓拆掉,B辊和其他两辊又变成可相对滑动的状态,这种结构既能解决粘料划伤的问题,又能保证轧辊的加工精度。利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同轴安装的A辊、B辊和C辊,所述的B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C辊的轴肩上,两个所述的B辊与所述的C辊组合后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工作面,所述的A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设置在C辊的轴肩外侧且通过螺栓与C辊相连,相应位置的B辊和A辊之间也通过螺栓相连,使得在对分体轧辊加工时,A辊、B辊和C辊形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同轴安装的A辊、B辊和C辊,所述的B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对称的设置在C辊的轴肩上,两个所述的B辊与所述的C辊组合后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工作面,所述的A辊包括两个,其相对于C辊中心线设置在C辊的轴肩外侧且通过螺栓与C辊相连,相应位置的B辊和A辊之间也通过螺栓相连,使得在对分体轧辊加工时,A辊、B辊和C辊形成一个整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三个螺孔,每个螺孔与螺栓配合将A辊和B辊连成一个整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辊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孔,在所述的内孔上设有键槽,所述的键槽和带有动力的轴通过键联接,进而带动整个分体轧辊加工装置同时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轧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民轧辊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