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465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9:58
一种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放大器COP,参考电源VCC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器的驱动电路,属于光电子

技术介绍
现有激光器为了获得稳定的输出或者为了避免驱动电流或电压的突然变化对激光器件产生损伤,一般都会使用稳定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会采用反馈控制算法,其中反馈或者来自电流或者电压的直接反馈,或者使用光电二极管PD对激光器的输出光进行检测,然后PD将检测的光强值转换为电信号,再将该电信号反馈回控制电路或驱动电路,以此来实现输出功率的控制或者对激光器进行保护。但是这些方法要么存在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要么存在反馈可能不及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急需一种的新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可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同时对于器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功率输出稳定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到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到控制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正极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并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负极,放大器COP的输出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另外一端均连接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正极,第五电阻R5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负极,并且电容C1与第一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2与第二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3与电阻R1并联。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LD1与第二激光二极管LD2除了腔面镀膜不一样以外其余均相同,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均可以发射至少两个波段的激光束,其中LD2的镀膜仅能透射其中一个波段,LD1的镀膜则可以同时透射所有波段,并且LD1与LD2对齐设置,也即由LD2出射的激光束可入射到LD1的谐振腔内,并且在LD1的输出端设置有二向色镜,该二向色镜反射所述LD2出射的激光而透射其他波长的激光。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与第四电阻R4的阻值来调节促使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开启电压。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激光器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激光器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在结合附图的基础上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其中是以半导体激光器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本技术的驱动电路以及光路结构同样适用于气体和固体激光器,也即实施例中的半导体激光器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具体组成如下: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到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到控制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正极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并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负极,放大器COP的输出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另外一端均连接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正极,第五电阻R5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负极,并且电容C1与第一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2与第二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3与电阻R1并联。控制信号加在第一三极管T1的两端,LD1上有电流流过,第一电阻R1上产生压降,第三电容C3为滤波电容,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对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通过放大器COP和第三电阻R3施加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当电源VCC变大后或者第一三极管的T1的驱动信号变大后,流过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电流变大,第一电阻R1上的分压变大,当第二三极管T2基极上电压大于参考电源VCC1时,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的采样信号会通过放大器COP和第三电阻R3驱动第二三极管T2导通,从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发出激光。所以可以通过设置电阻R1,R2与R4的阻值以及参考电源VCC1的值来控制促使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开启电压。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LD1与第二激光二极管LD2除了腔面镀膜不一样以外其余均相同。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均可以发射至少两个波段的激光束,其中LD2的镀膜仅能透射其中一个波段,LD1的镀膜则可以同时透射所有波段。并且LD1与LD2对齐设置,也即由LD2出射的激光束可入射到LD1的谐振腔内,并且在LD1的输出端设置有二向色镜,该二向色镜反射所述LD2出射的激光而透射其他波长的激光。下面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电路上的上述设计,当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驱动电压忽然变大时,并且变大到超过某一值,LD2就会获得驱动电流,LD2只能发射出一个波段的激光,并且该波段的激光处于LD1的发射波长范围内,当该波段的激光入射到LD1的谐振腔内时,就会消耗LD1内的载流子,从而使得参与另外一个波段的激发光的载流子数目变少,从而导致另外一个波段的激光束能量变小,而由LD1输出的两个波段的混合光中由LD2所发射的波段被二向色镜反射到其他方向,从而使得所获得激光束能量不变或变小,从而能够获得稳定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到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到控制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正极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并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负极,放大器COP的输出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另外一端均连接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正极,第五电阻R5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负极,并且电容C1与第一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2与第二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3与电阻R1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到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到控制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正极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并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COP的负极,放大器COP的输出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另外一端均连接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到参考电源VCC1的正极,第五电阻R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涛葛坤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