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结构板由一基板、若干支撑体和一连接层构成,基板是一平板,支撑体为四周封闭的围体,支撑体的下端连接基板,连接层位于支撑体的上端并连通相邻支撑体的边界;在结构板内,位于连接层和基板之间且位于支撑体的边界之外的空间形成连通空间;连通空间和支撑体形成广域吸音场。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板的连接层上位于相邻支撑体边界之间的范围内开设贯通连接层的音障孔,使声波上的小波在音障孔处发生衍射,声波能该广域音场中平行传播,通过衍射形成复杂的干涉叠加,声场能量因干涉分配成高能区和低能区,封闭形状的支撑体切断高能区的声场,声波被大量消耗,实现快速吸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用板材,适用于室内建筑的装修空间,尤其适用于会议室或洽谈室的结构用且具有吸音效果的壁板,本技术尤其涉及适用于前述场景的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
技术介绍
人们常常希望在会议室或洽谈室内的谈话声音能够尽可能地不被外界听闻,吸音板能够帮助这方面的需求,可是,现有的吸音板多是利用反射递减削弱原理,通过开口由大变小的吸音孔,强迫声波在吸音孔内多次反射而达到吸音之目的。这些类型的吸音板可见诸于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CN101194077A(名称:吸声板)、CN1445751A(名称:吸音板)、CN2445021Y(名称:消除音波的面板)、CN2499461Y(名称:装潢用的改良吸音板材)等文献之中。这些文献无不例外地利用了反射递减削弱原理,让声波进入具有一定坡口的空洞中,借由多次反射实现声能的削弱。为了获得更好的吸音效果,最简单的做法是提高反射的次数,这就要求用于反射递减的吸音孔的夹角尽可能小,也必然对吸音孔的长度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导致此类吸音板只有在厚度足够的情况下才具有比较理想的吸音效果。对于音乐厅、剧场、体育馆等空间较富余的场景能够满足此类吸音板的厚度要求,能获得比较好的吸音效果,但是,在本技术所专注的会议室或洽谈室之类的小空间内,很难为了满足吸音需求而将宝贵的空间腾出给吸音板。而折中的办法往往因吸音板的厚度不够,而没能获得期望的吸音效果。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用木料、矿棉、布料等材质做的壁用结构板来满足一定的吸音需求,这是由于这些材质内部具有一定的孔隙,能起到一定的吸音作用。但是他们也随之带来了其他不受欢迎的影响,比如,木材由于气温、湿度的变化有可能发生形变或者开裂;矿棉材质不能直接裸露于人体可接触的空间,细小的矿棉纤维会扎入人体皮肤,影响健康;布料易吸水,在防潮的季节特别容易滋生霉菌。另外,矿棉、布料等材质的结构强度不够理想,若用金属补强又带来过重或不易安装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人经过长期努力,研制出一种轻薄且刚性好的适于会议室或洽谈室的具有吸音功能的壁用结构板,本案因此而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具有轻薄且刚性好的特点。为了达成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由一基板、若干支撑体和一连接层构成,所述基板是一平板,所述支撑体为四周封闭的围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并连通相邻支撑体的边界;在所述结构板内,位于所述连接层和所述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体的边界之外的空间形成连通空间;所述连通空间和所述支撑体形成所述广域吸音场。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体排列在基板上形成阵列关系的位置上。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体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和所述连接层由热压工艺一体成型。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体通过热压或环氧树脂胶粘剂或聚氨酯胶黏剂与基板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体、连接层是PP或PVC或ABS塑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连接层上位于相邻支撑体边界之间的范围内具有贯通所述连接层的音障孔。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连接层上还装饰层可附着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上对应开设连通所述连接层音障孔的开孔。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开孔所环绕的表面积占所述装饰层表面积的10%~40%。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体的横截面由连接层向基板逐渐减小。本技术通过若干支撑体和基板的组合连接构成瓦楞式结构,垂直于基板或连接层方向的力通过支撑体的围壁相互传递,将本来分散在基板或连接层上的应力集中到支撑体的围壁中,变化对基板或连接层的剪切应力为对支撑体围壁的压缩应力,由此,本技术达成了刚性好的目的。在本技术的结构板的连接层上位于相邻支撑体边界之间的范围内开设贯通连接层的音障孔,使声波上的小波在音障孔处发生衍射,声波由音障孔处沿着原传播方向继续向前并呈球面扩散到连通空间内。连通空间和由四周封闭围体组成的支撑体构成了本技术所述的广域吸音场。声波能在该广域音场中平行传播,通过衍射形成复杂的干涉叠加,声场能量因干涉分配成高能区和低能区,当重新分配出的声波高能区与支撑体相交时,封闭形状的支撑体利于切断高能区,在这个过程中声波被大量消耗,实现快速吸音的效果。本技术的广域吸音场有别于现有技术中单纯的反射式吸音孔结构,本技术的吸音过程发生于小波在结构板内的传播过程中,只要本技术的结构板的幅面够大,形成的广域吸音场就足够让小波在其中消耗完为止,所以本技术对吸音板的厚度尺寸的要求远低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轻薄的目的。前面总地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特征和优点;然而,在本文中给出的另外的特征、优点和实施方案,或者查看了这本文的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另外的特征、优点和实施方案。因此,应该理解,本技术的范围应当不受此
技术实现思路
章节中所公开为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板立体角度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板剥去连接层的立体角度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板开设音障孔示意图;图4是音障孔的衍射效果示意图;图5是连通空和支撑组成的广域吸音场间示意图;图6是声波在广域吸音场内的传播示意图。图7是装设装饰层示意图。10基板20支撑体21围壁30连接层31音障孔40连通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能够以不同于以下描述的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以下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由一基板10、若干大小和形状都相同且在排列在基板的阵列位置上的支撑体20以及以连接层30构成,基本10是一平板,支撑体20为由围壁21组成的四周封闭的围体,连接层30位于支撑体20的上端并连通相邻支撑体20的边界;此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层30与支撑体20的连接不受支撑体20的边界限制。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结构板内,连接层30和基板10之间且位于支撑体20的边界之外(围壁21的边界之外)的空间形成连通空间40;连通空间40和支撑体20的围壁21所围绕的空间形成广域吸音场。本实施例支撑体20和连接层30以及基板10均采用PVC材质,支撑体20的横截面由连接层30向基板10逐渐减小,支撑体20和连接层30由热压工艺一体成型,并通过热压工艺和基板10复合。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连接层30的上位于相邻支撑体20边界之间的范围内开设贯通所述连接层30的音障孔31,本实施例的音障孔31在产品安装前已经由生产工艺事先预设,在其他实施例中音障孔31可以在施工现场开设。声波进入音障孔31时,依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我们很容易理解声波锋面将以子波的形式在音障孔31处重新激励,音障孔31成了次生声源,所激励的声波由音障孔31开始向结构板内扩散。如图6所示,声波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7/5/28/153315576.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由一基板、若干支撑体和一连接层构成,所述基板是一平板,所述支撑体为四周封闭的围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并连通相邻支撑体的边界;在所述结构板内,位于所述连接层和所述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体的边界之外的空间形成连通空间;所述连通空间和所述支撑体形成所述广域吸音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由一基板、若干支撑体和一连接层构成,所述基板是一平板,所述支撑体为四周封闭的围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并连通相邻支撑体的边界;在所述结构板内,位于所述连接层和所述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体的边界之外的空间形成连通空间;所述连通空间和所述支撑体形成所述广域吸音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排列在基板上形成阵列关系的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广域吸音场的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和所述连接层由热压工艺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广域吸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诺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