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5-硝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3144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硝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苯环上带有取代基的β-硝基苯乙烯、呋喃环上带有取代基的β-硝基呋喃乙烯、噻吩环上带有取代基的β-硝基噻吩乙烯、吡咯环上带有取代基的β-硝基吡咯乙烯、吡啶环上带有取代基的β-硝基吡啶乙烯的一种与乙酰丙酮锰(Ⅲ)为反应物,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于30-70℃反应,制备5-硝基-4,5-二氢呋喃的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原料价廉易得,种类众多,合成的产物可以作为潜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和重要的关键中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乙醇为反应介质,减少了污染,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反应操作和后处理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性好,产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5-二氢呋喃衍生物 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有机化学中二氢呋喃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它可以通过 氧化合成呋喃衍生物,还可以通过还原得到四氢呋喃衍生物,进一步用于药物 和重要天然产物的合成中。现有技术中,5-硝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制备仅有1篇相关报道 (l)E. V. Trukhin报道了通过乙酰丙酮与P,p-二硝基苯乙烯在甲醇钠的存 在下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反应先在—3 一5'C下进行1小时,然后升温到 18 20'C下反应2小时,得到中间产物,产率为70%;然后用三乙胺作为催化剂,无水甲醇为溶剂,催化中间产物生成5-硝基-4, 5-二氢呋喃衍生物,反应温度控制在18 20r,反应时间为2天,该步骤产 率为80%;总产率约为56%。反应过程如下<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可见,该反应对底物要求特殊(P,P-二硝基苯乙烯),反应需要两步才能 完成,反应中生成的副产物亚硝酸对环境有害(及"sw'flw J0"r"fl/ 0/ Ofgfl"/c C7i謹考,層《化""-"25)。上述方法中,反应比较复杂,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产率较低;反应物结构 特殊,类型偏少,合成的产物种类不多,由于现有技术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开 发绿色髙效的合成方法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方法,以提髙 产率,优化制备工艺,简化反应过程和操作,缩短反应时间,并且能适用于较 宽的反应底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方法,以<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和乙酰丙酮锰(III)为反应物,以乙醇为 溶剂,于30 70c下反应1 4小时,制备5-硝基-4,5-二氢呋哺衍生物;, 所述<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中的R选自芳香性的带有取代基的五元环或六元环,<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选自/ -硝基苯乙烯或其衍生物<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硝基吡啶乙烯或其衍生物<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r/ -硝基呋喃乙烯或其衍生物<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硝基噻吩乙烯或其衍生物<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 -硝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或/ -硝基-N-甲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 CH3 中的一种;所述/ -硝基苯乙烯或其衍生物,/ -硝基吡啶乙烯或其衍生物,/ -硝基呋喃乙烯或其衍生物,/ -硝基噻吩乙烯或其衍生物,/ -硝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 或/ -硝基-N-甲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均为缺电子化合物;上述技术方案中,R1, R2, RJ的选择采用下列方案之一(1) 当R1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 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 氟、氯、溴、碘、硝基或苯基中的一种时,R2 = R3=H;(2) 当1^2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氟、氯、溴、碘;硝基、苯基、羧基或苯甲酰基中的一种时,R^R^H;(3) 当RJ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氟、 氯、溴、碘、硝基或苯基中的一种时,R^R^H;(4) 当R、甲基时,W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中的一种;(5) 当R、甲基时,R1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溴或 碘中的一种;R3=H;(6) 当R^硝基,R、H时,W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 溴或碘中的一种;(7) 当R、硝基,R^H时,W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 溴或碘中的一种;(8) 当1^=硝基,R、H时,W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 溴或碘中的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当反应物RZ H 选自/ -硝基苯乙烯或其衍生物时,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所述P-硝基苯乙烯或其衍生物选自P-硝基苯乙烯,4-甲基-JJ-硝基苯乙 烯,4-甲氧基-p-硝基苯乙烯,4-氯-p-硝基苯乙烯,4-硝基-p-硝基苯乙烯,4-氟 -卩-硝基苯乙烯4-溴-p-硝基苯乙烯,2-氟-p-硝基苯乙烯或3-硝基-p-硝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所述p-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与乙酰丙酮锰(m)的摩尔比大于 1:3,优选的技术方案,p-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与乙酰丙酮锰(m)的摩尔比等于1 : 3。当反应物为P-硝基呋喃乙烯或其衍生物、P-硝基噻吩乙烯或其衍生物、卩-硝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时,反应过程表示为上述技术方案中,P-硝基呋喃乙烯或其衍生物(X = O)选自P-硝基呋 喃乙烯,3-甲基-p-硝基呋喃乙烯,3-氟-P-硝基呋喃乙烯,3-硝基-P-硝基呋喃 乙烯,4-甲氧基-P-硝基呋喃乙烯,4-氯-P-硝基呋喃乙烯,4-硝基-P-硝基呋喃乙 烯,5-氟-P-硝基呋喃乙烯或5-溴-P-硝基呋喃乙烯中的一种;P-硝基噻吩乙烯或其衍生物(X = S)选自P-硝基噻吩乙烯,3-甲基-卩-硝基噻吩乙烯,3-氟-P-硝基噻吩乙烯,3-硝基-P-硝基噻吩乙烯,4-甲氧基-卩-硝基噻吩乙烯,4-氯-P-硝基噻吩乙烯,4-硝基-P-硝基噻吩乙烯,5-氟-卩-硝基噻 吩乙烯或5-溴-p-硝基噻吩乙烯中的一种;P-硝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X = NH)选自P-硝基吡咯乙烯,3-甲基-卩-硝基吡咯乙烯,3-氟-p-硝基吡咯乙烯,3-硝基-P-硝基吡咯乙烯,4-甲氧基-卩-硝基吡咯乙烯,4-氯-P-硝基吡咯乙烯,4-硝基-P-硝基吡咯乙烯,5-氟-P-硝基吡 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5-硝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和乙酰丙酮锰(Ⅲ)为反应物,以乙醇为溶剂,于30~70℃下反应,制备5-硝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 其中***选自: β-硝基苯乙烯或其衍生物***, β-硝基吡啶乙烯或其衍生物*** β-硝基呋喃乙烯或其衍生物***, β-硝基噻吩乙烯或其衍生物***, β-硝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 或β-硝基-N-甲基吡咯乙烯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 其中,R↑[1],R↑[2],R↑[3]的选择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1)当R↑[1]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氟、氯、溴、碘、硝基或苯基中的一种时,R↑[2]=R↑[3]=H; (2)当R↑[2]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氟、氯、溴、碘;硝基、苯基、羧基或苯甲酰基中的一种时,R↑[1]=R↑[3]=H; (3)当R↑[3]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氟、氯、溴、碘、硝基或苯基中的一种时,R↑[1]=R↑[2]=H; (4)当R↑[2]=甲基时,R↑[1]=H,R↑[3]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中的一种; (5)当R↑[2]=甲基时,R↑[1]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R↑[3]=H; (6)当R↑[1]=硝基,R↑[2]=H时,R↑[3]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 (7)当R↑[2]=硝基,R↑[1]=H时,R↑[3]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 (8)当R↑[3]=硝基,R↑[1]=H时,R↑[2]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平王磊潘向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