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金华专利>正文

鱼线吊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991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鱼线吊坠,包括配重体和弹性元件,配重体设有通槽,弹性元件部分位于通槽内并与通槽过盈配合,弹性元件或弹性元件与配重体之间设有延伸到通槽内的夹持缝。由此,夹持缝可用于夹持渔线,弹性元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通过弹性元件与配重体通槽的过盈配合,可使夹持缝紧密地夹持住渔线,鱼线吊坠不易脱落,使用方便。另外,配重体可采用铜、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或合金材质,无须再使用铅,不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具
,特别涉及一种鱼线吊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鱼线吊坠通常采用铅制作,以铅制作成小铅球,在小铅球上开有贯穿小铅球的槽口。使用时将渔线放入到槽口内,按压槽口两侧的小铅球球体可使槽口夹紧渔线而将鱼线吊坠安装在渔线上。铅是重金属,会污染环境,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与人体接触,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使用时需要按压小铅球球体才能夹紧渔线,能否夹紧渔线跟按压的力度有关,经常会出现无法夹紧渔线或使用过程中小铅球脱落的情形,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脱落、使用方便的鱼线吊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鱼线吊坠,包括配重体和弹性元件,配重体设有通槽,弹性元件部分位于通槽内并与通槽过盈配合,弹性元件或弹性元件与配重体之间设有延伸到通槽内的夹持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夹持缝可用于夹持渔线,弹性元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通过弹性元件与配重体通槽的过盈配合,可使夹持缝紧密地夹持住渔线,鱼线吊坠不易脱落,使用方便。另外,配重体可采用铜、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或合金材质,无须再使用铅,不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连接处位于通槽内。由此,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连的一端相对紧贴形成夹持缝,可紧密牢固地夹压渔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未连接的一端位于配重体外。由此,可方便渔线卡入夹持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槽的底端设有扩大部。由此,扩大部可在通槽的底端形成更大的容置空间,使弹性元件卡入通槽后不易脱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与扩大部对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夹片设有第二凸出部,述第二凸出部与扩大部对应。由此,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均位于扩大部内,可完全占据扩大部内的空间并与扩大部形成过盈配合,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连的一端卡入通槽后可使配重体和弹性元件形成稳固的配合连接,同时又可稳固地夹持渔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远离与第二夹片连接的一端位于配重体外,第二夹片远离与第一夹片连接的一端位于配重体外。由此,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未相连的一端在配重体外形成开口,方便渔线的插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远离与第二夹片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扩大头。由此,第一扩大头与第一凸出部之间可形成凹部,可与通槽的边缘形成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夹片远离与第一夹片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扩大头。由此,第二扩大头与第二凸出部之间可形成凹部,可与通槽的边缘形成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鱼线吊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鱼线吊坠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鱼线吊坠的配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鱼线吊坠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鱼线吊坠。参照图1~图4,鱼线吊坠包括1和弹性元件2。配重体1设有通槽11,弹性元件2部分位于通槽11内并与通槽11过盈配合,弹性元件2或弹性元件2与配重体1之间设有延伸到通槽11内的夹持缝21。配重体1可以是圆柱体结构,通槽11轴向贯通圆柱体的两端。配重体1可以采用铜、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或合金材质,不宜采用铅等对人体健康不利且污染环境的材料。弹性元件2可采用橡胶或塑料等弹性材质。弹性元件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第一夹片22与第二夹片23的连接处位于通槽11内。第一夹片22与第二夹片23相对贴合形成夹持缝21。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优选为对称结构。通槽11的底端设有扩大部12。扩大部12可以是贯通配重体1轴心的圆柱形通孔。第一夹片22设有第一凸出部221,第一凸出部221与扩大部12对应。第二夹片23设有第二凸出部231,第二凸出部231与扩大部12对应。第一凸出部221和第二凸出部231均可设置成半圆形的柱体,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相对贴合时,第一凸出部221和第二凸出部231合并形成可与扩大部12形成过盈配合的圆柱体。第一夹片22远离与第二夹片23连接的一端位于配重体1外,第二夹片23远离与第一夹片22连接的一端位于配重体1外。第一夹片22远离与第二夹片23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扩大头222。第二夹片23远离与第一夹片2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扩大头232。第一夹片22的第一凸出部221与第一扩大头22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23,第二夹片23的第二凸出部231与第二扩大头23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33。通槽11的两侧与第一凹槽223和第二凹槽233对应并位于第一凹槽223和第二凹槽233,从而夹持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可使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更稳固地夹持渔线。使用时,将渔线从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之间的夹持缝21卡入到配重体1的扩大部12内,由于弹性元件2与配重体1是过盈配合,弹性元件2可紧密牢固地夹持渔线。当需要更换鱼线吊坠时,将渔线从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之间的夹持缝21拉出,即可取下鱼线吊坠。使用方便且不污染环境。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鱼线吊坠,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体(1)和弹性元件(2),所述配重体(1)设有通槽(11),所述弹性元件(2)部分位于通槽(11)内并与通槽(11)过盈配合,所述弹性元件(2)或弹性元件(2)与配重体(1)之间设有延伸到通槽(11)内的夹持缝(21)。

【技术特征摘要】
1.鱼线吊坠,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体(1)和弹性元件(2),所述
配重体(1)设有通槽(11),所述弹性元件(2)部分位于通槽(11)内并
与通槽(11)过盈配合,所述弹性元件(2)或弹性元件(2)与配重体(1)
之间设有延伸到通槽(11)内的夹持缝(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线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2)
包括相连的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所述第一夹片(22)与第二
夹片(23)的连接处位于通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线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1)的
底端设有扩大部(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线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22)
设有第一凸出部(221),所述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薛金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