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行进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55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行进玩具,该手动行进玩具通过利用对玩具主体附加的部分的运动使玩具主体自身的运动发生变化而进行更有趣的某运动。手动行进玩具(10)包括:玩具主体(20);至少一个车轮(30),其比玩具主体的底面(20A)向下方突出而与行进面(1)接触,以车轴(30A)为中心旋转;摆动部(40),其以支承在玩具主体的行进方向(D1)的后端侧位置的摆动纵轴(53A)为中心向方向(A1、B1)摆动,对玩具主体赋予外力,使玩具主体向与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A2、B2)运动;以及旋转-摆动转换机构(50),其用于将车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摆动部的摆动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手推离具有车轮的玩具使其行进的手动行进玩具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种具有盘簧式的动力源的行进玩具(专利文献1)。该玩具在模仿金鱼等成形的主体外壳上安装前轮和后轮,在主体外壳的后端具有以摆动自由的方式支承的尾鳍。在盘绕的发条成为驱动力而使车轮旋转行进时,利用偏心旋转板的往复动力使尾鳍摆动。在玩具行进时,除了尾鳍摆动之外,还使舌头自口伸缩,使两个侧鳍摆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376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玩具中,尾鳍和侧鳍相对于主体外壳摆动,但除了模仿金鱼的主体外壳自身前进行进之外,在运动上并没有变化。若是例如鱼的形状的主体外壳,则在仅是尾鳍摆动的情况下,并不能更真实地体现鱼游泳的形态。本专利技术的几个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对玩具主体附加的部分的运动使玩具主体自身的运动发生变化而进行更有趣的某运动的手动行进玩具。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行进玩具,其中,该手动行进玩具包括:玩具主体;至少一个车轮,其比所述玩具主体的底面向下方突出而与行进面接触,以车轴为中心旋转;摆动部,其以支承在所述玩具主体的行进方向的后端侧位置的摆动纵轴为中心摆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摆动纵轴;以及旋转-摆动转换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摆动部的摆动运动。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所述车轮重于所述摆动部,在俯视时处于所述摆动部向至少一个方向摆动最大程度的位置时所述摆动部的重心的位置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接地面中的、位于与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的外边缘之间的宽度的范围之外。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从所述摆动部的重心到所述摆动纵轴的距离短于从将所述摆动部的全长二等分的位置到所述摆动纵轴的距离。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在俯视时,在与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配置所述至少一个车轮和所述旋转-摆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所述至少一个车轮包含分开地支承在所述车轴上的两个车轮,在所述两个车轮之间配置所述旋转-摆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接地面的与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的中心部分比两端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轮包含基材和覆盖所述基材而形成接地面的包覆材,对于与同一个行进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所述包覆材的摩擦力大于所述基材的摩擦力。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为这样的手动行进玩具,即,包括:玩具主体;至少一个车轮,其比所述玩具主体的底面向下方突出而与行进面接触,以车轴为中心旋转;摆动部,其以支承在所述玩具主体的行进方向的后端侧位置的摆动纵轴为中心,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摆动纵轴;旋转-摆动转换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摆动部的摆动运动;以及两个防侧倾构件,其在俯视时位于与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比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位于两端的最端面靠两外侧的位置,而且比所述玩具主体的底面向下方突出,且不到达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接地面的高度。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所述玩具主体具有防前倾构件,该防前倾构件在俯视时位于所述行进方向上比所述至少一个车轮靠前侧的位置,而且比所述底面向下方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设为,所述玩具主体具有防后倾构件,该防后倾构件在俯视时位于所述行进方向上比所述至少一个车轮靠后侧的位置,而且比所述底面向下方突出。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进行更有趣的某运动的手动行进玩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模仿鱼的形状的手动行进玩具的仰视图。图2是手动行进玩具的俯视图。图3是从行进方向的后方观察手动行进玩具而得到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车轮、旋转-摆动转换机构、摆动驱动部以及摆动部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车轮、旋转-摆动转换机构、摆动驱动部以及摆动部的俯视图。图6的(A)是摆动驱动部和摆动部的主视图,图6的(B)是摆动驱动部和摆动部的俯视图,图6的(C)是示意地表示最大摆动角θ、偏心凸轮的偏心量δ1以及摆动纵轴和轴部的中心间距离δ2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的(A)、图7的(B)是表示旋转-摆动转换机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图8是表示车轮的接地面的变形例的图。图9的(A)是示意地表示具有3个车轮的手动行进玩具的俯视图,图9的(B)是表示3个车轮的接地面的主视图。图10是采用复合材料的车轮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将摆动部的摆动纵轴设定在自车轮宽度的中心偏移了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图12是表示将摆动部的摆动纵轴设定在车轮宽度的范围之外的位置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不是不当地限定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都是必需的。图1是模仿鱼的形状的手动行进玩具10的仰视图,图2是手动行进玩具10的俯视图,图3是从行进方向D1的后方观察手动行进玩具10而得到的后视图。在图1~图3中,手动行进玩具10包括:玩具主体20,其具有例如鱼的头部、躯干部、背鳍以及侧鳍等的形态;车轮30,其比玩具主体20的底面20A向下方突出而与行进面1接触;以及摆动部40,其支承在玩具主体20的行进方向D1的后端侧位置,具有例如尾鳍的形态。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手动行进玩具10,在图1和图2中,通过用手推离手动行进玩具10,车轮30旋转,手动行进玩具10朝向行进方向D1行进。随着车轮30的旋转,使摆动部40向箭头A1方向和B1方向往复摆动运动。本实施方式的手动行进玩具10利用摆动部40的往复摆动运动使摆动部40对玩具主体20赋予外力(即,通过摆动部40往复摆动运动,对玩具主体20施力),随着摆动部40的摆动,使行进的玩具主体20向箭头A2方向和B2方向往复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往复倾斜运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轮30旋转,利用旋转-摆动转换机构50使摆动部向A1方向和B1方向往复摆动运动时,摆动部40对玩具主体20向摆动部40摆动的方向赋予外力(即,摆动部40对玩具主体20向摆动部40摆动的方向施力),使行进过程中的玩具主体20向与行进方向D1交叉的A2方向和B2方向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倾斜)。由此,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对玩具主体20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行进玩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行进玩具,其特征在于,该手动行进玩具包括:玩具主体;至少一个车轮,其比所述玩具主体的底面向下方突出而与行进面接触,以车轴为中心旋转;摆动部,其以支承在所述玩具主体的行进方向的后端侧位置的摆动纵轴为中心,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摆动纵轴;以及旋转-摆动转换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摆动部的摆动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31 JP 2015-0746651.一种手动行进玩具,其特征在于,
该手动行进玩具包括:
玩具主体;
至少一个车轮,其比所述玩具主体的底面向下方突出而与行进面接触,
以车轴为中心旋转;
摆动部,其以支承在所述玩具主体的行进方向的后端侧位置的摆动纵轴
为中心,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摆动纵轴;以及
旋转-摆动转换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
述摆动部的摆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行进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重于所述摆动部,
在俯视时处于所述摆动部向至少一个方向摆动最大程度的位置时所述
摆动部的重心的位置设在所述至少一个车轮的接地面中的、位于与所述行进
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的外边缘之间的宽度的范围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行进玩具,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摆动部的重心到所述摆动纵轴的距离短于从将所述摆动部的全
长二等分的位置到所述摆动纵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行进玩具,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在与所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配置所述至少一个车轮
和所述旋转-摆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行进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车轮包含分开地支承在与所述车轴同一个轴上的两个车
轮,
在所述两个车轮之间配置所述旋转-摆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松和之今村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