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碳十重芳烃原料制备石油萘的方法,属于石油萘的制备技术领域。其是先将低萘含量的碳十重芳烃原料与第一精馏塔的塔顶轻馏份馏出物换热后引入到精馏塔中精馏,塔顶轻馏份经换热及冷凝后,冷凝液进入塔顶回流罐,塔顶馏出物为第一溶剂由管道引出,第一精馏塔的第一侧线管道引出为均四甲苯富集液,在分去轻馏份馏出物和均四甲苯富集液后,将塔底重馏份馏出物引入第二精馏塔中继续精馏,第二精馏塔塔顶馏出物为第二溶剂由管道引出,在第二精馏塔中分去轻、重馏份馏出物后经第二精馏塔的第二侧线管道引出萘富集液,萘富集液经结晶装置冷却结晶后用离心分离装置将结晶母液分离,得到成品石油萘。工艺步骤少,操作简便;成本低;不存在损及环境的三废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萘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由碳十重芳烃原料制 备石油萘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萘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对于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萘(Naphthalene)分子式d。Hs,分子量128,是具有两个相邻芳香环 的最简单的一种稠环芳香族化合物。卡顿(Carden)在1820年最先发现它 存在于煤焦油馏份中。萘的结构式通常被写成1、 4、 5、 8位置称为ct位,2、 3、 6、 7位置称为e位。 萘在常温下是固体,容易升华成无色片状物或单斜晶体。粗萘由于含有杂质, 有刺鼻气味,高纯无硫萘有温和芳香气味。萘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黑烟生成。萘的 主要物化性能如下沸点218'C;熔点80.29'C;闪点(闭口)78.89X:;微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萘存在于高温煤焦油馏份、重整后的石油馏份和某些天然芳香油中。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萘的唯一来源仍是煤在高温炼焦过程中得到的煤焦油,六十年代初期美国开发出由石油原料中制备工业萘。目前我国工业萘的来源 主要是炼焦的副产物一煤焦油,与萘有关的质量标准全部是焦油萘质量标 准,至今没有石油萘的质量标准。焦油萘的生产方法有两种A)结晶压榨法,而结晶压搾法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前者的工艺过程是 结晶、离心分离和压榨;后者是将脱酚后的萘油直接进入密闭的钢制卧式圆桶结晶机,内设螺旋搅拌器。外壁用水喷淋冷却使萘结晶。结晶料经离心分离后送入压榨机压榨成萘饼,为使油份和萘易于分离,压榨在50 55'C下进行。全套压榨设备 由搅拌器、压萘机、液压泵、蓄压器和操纵盘等组成。此工艺所需设备笨重 且维修率高,尤其是萘精制率仅为83 93%。联邦德国Ko卯er公司和Gelsenkirchener公司的连续结晶压榨法制萘 工艺为萘油在冷却辊上冷却结晶再被切片后通过斜道进入料斗。然后进入 连续螺旋式压搾机进行压榨,结晶点78-C的产品在压搾机前端喷嘴喷出。压 榨排出的残油分成两部分。压搾前端的残油含硫、茚的量较高,而萘含量低, 因此被排出系统。压榨中段的残油进入蒸馏塔,切去洗油馏份后与压榨后段 含萘高的萘油混合返回原料中,这样萘的精制率仅为80%。B)蒸馏法,该法是鉴于结晶压榨法工艺设备复杂,萘精制率低而于20 世纪70年代后推出的,此法处理萘油生产含萘量>95%的工业萘。根据产能 的大小可用间歇式或连续式蒸馏。国内外较多地采用双炉双塔法。上述方法由于使用的原料为煤焦油,鉴于煤焦油的成份相当复杂且需要 高温处理而导致萘杂质较多、色泽发黄,因此还需要硫酸洗涤或加氢精制加 以提纯,不仅环境污染严重、工艺流程长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用该 方法制备的石油萘无需进行进一步精制,不仅工艺简单,而且不损及环境, 同时能体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产品色泽好、纯度高、无异常气味且能达到工 业萘质量标准。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由碳十重芳烃原料制备石油萘的方 法,其是先将低萘含量的碳十重芳烃原料在由管路引入到第一精馏塔之前与 第一精馏塔的塔顶轻馏份馏出物换热后从第一精馏塔的进料口引入到精馏 塔中精馏,控制第一精馏塔的塔顶温度、塔顶压力、回流比和塔底加热温度, 塔顶轻馏份经换热及冷凝后,冷凝液进入塔顶回流罐,塔顶馏出物为第一溶 剂由管道引出,第一精馏塔的第一侧线管道引出为均四甲苯富集液,在分轻馏份馏出物和均四甲苯富集液后,将塔底重馏份馏出物引入第二精馏塔中 继续精馏,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塔顶温度、塔顶压力、回流比和塔底加热温度, 第二精馏塔塔顶馏出物为第二溶剂由管道引出,在第二精馏塔中分去轻、重 馏份馏出物后经第二精馏塔的第二侧线管道引出萘富集液,萘富集液经结晶 装置冷却结晶后用离心分离装置将结晶母液分离,得到成品石油萘。一种,其是先将高萘含量的碳十重 芳烃原料由精馏塔的进料口引入到精馏塔中精馏,并控制塔顶温度、塔顶压 力、回流比和塔底加热温度,在分去轻、重馏份的馏出物后得到液萘,再将 液萘从精馏塔的侧线管路引入到液萘储罐,或直接送入结片机结片,得到成 品石油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低萘含量是指萘的含量为3—7%,所 述的碳十重芳烃原料与塔顶轻馏份馏出物换热后的温度为50 70°C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第一精馏塔的塔顶温度 为将温度控制为110 130 'C,所述的控制第一精馏塔的塔顶压力是将塔顶 绝压控制为15 20KPa,所述的控制第一精馏塔的回流比是将回流比控制在 1 : 6 1 : 12,所述的控制第一精馏塔的塔底加热温度为控制塔底加热器的 加热介质导热油的温度在270 295°C。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1000#溶剂,而 所述的第二溶剂为1500#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塔顶温度 是将温度控制为120 130 'C,所述的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塔顶压力是将塔顶 绝压控制为10 15KPa,所述的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回流比是将回流比控制在i: 6 1 : 12C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萘富集液的温度为130 140'C、萘 含量为50—65%。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晶装置为冷却结晶釜, 冷却介质为18 25'C的循环水,循环冷却时间为6 10h,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为过滤式离心机,离心机的转速为1300 1500r/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高萘含量是指萘的含量 为25 35%。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精馏塔塔顶温度是将 塔顶温度控制为110 120 'C,所述的控制塔顶压力是将塔顶绝压控制为 10 15KPa,所述的控制回流比为控制回流比在1 : 6 1 : 12,所述的控制精 馏塔的塔底加热温度为控制塔底加热器的加热介质导热油的温度在270 295 。C。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工艺步骤少,操作简便;由于利用了通常被用作燃料 的碳十重芳烃,因此不仅原料来源容易且属于碳十重芳烃的综合利用,因此 成本低;制备过程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且无需进行提纯,因此不存在损及环境 的三废因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l一4所用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8所用的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见附图1,将购自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 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含萘量为3%的碳十重芳烃原料,在常温下由管路1引经 直径为1. 6m、塔高为35m、塔板数为138块的第一精馏塔2的第一塔顶换热 器3与出自于第一精馏塔2塔顶的并且进入到第一塔顶换热器3中的轻馏份 馏出物换热,经换热即吸热后温度在68'C的碳十重芳烃原料从第一精馏塔2 的塔体中下部进料口引入第一精馏塔2中精馏。精馏条件控制为:第一塔塔 顶温度为130 °C、塔顶绝压为19KPa,第一精馏塔塔顶轻馏份馏出物经换热 冷却后,冷凝液进入第一精馏塔2的第一塔顶回流罐4中,未冷凝部分进入第 一精馏塔2的第一塔顶冷凝器5经进一步冷凝后的液体进入第一精馏塔2的第一塔顶回流罐4中,控制回流比为1 : 7。经第一管道6引出8(TC的第一 溶剂即为1000#溶剂,第一精馏塔2的第一侧线管道7引出均四甲苯富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碳十重芳烃原料制备石油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先将低萘含量的碳十重芳烃原料在由管路引入到第一精馏塔之前与第一精馏塔的塔顶轻馏份馏出物换热后从第一精馏塔的进料口引入到精馏塔中精馏,控制第一精馏塔的塔顶温度、塔顶压力、回流比和塔底加热温度,塔顶轻馏份经换热及冷凝后,冷凝液进入塔顶回流罐,塔顶馏出物为第一溶剂由管道引出,第一精馏塔的第一侧线管道引出为均四甲苯富集液,在分去轻馏份馏出物和均四甲苯富集液后,将塔底重馏份馏出物引入第二精馏塔中继续精馏,控制第二精馏塔的塔顶温度、塔顶压力、回流比和塔底加热温度,第二精馏塔塔顶馏出物为第二溶剂由管道引出,在第二精馏塔中分去轻、重馏份馏出物后经第二精馏塔的第二侧线管道引出萘富集液,萘富集液经结晶装置冷却结晶后用离心分离装置将结晶母液分离,得到成品石油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仁球,苏惠忠,陈绮峰,李凤娟,刘忠云,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联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