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0966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方式中,汇流条组件具有:汇流条,其与定子电连接;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汇流条。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包围定子的后侧的端部的筒状的主体部。主体部具有:大径部,定子的一部分位于大径部的径向内侧;小径部,其位于大径部的后侧,且与大径部相比外径小;以及主体锥形部,其将大径部与小径部连接,且主体锥形部的外径从前侧朝向后侧变小。罩具有包围主体部的后侧的端部的罩筒状部。罩筒状部具有外径从前侧朝向后侧变小的罩锥形部。罩锥形部与主体锥形部在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包括设置有汇流条的筒状的保持架的马达(例如,日本专利第5386958号公报)。在上述那样的马达中,定子的一部分插入到保持架的内侧。在使这样的马达小型化的情况下,考虑如下方法:减小保持架中的定子没有插入的部分的径向尺寸,使保持架成台阶形状。然而,存在如下情况:因减小径向尺寸,而使保持架的厚度变薄,保持架的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在抑制汇流条保持架的强度下降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包括转子、定子、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机壳、汇流条组件以及罩。转子具有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包围转子,并使转子绕中心轴线旋转。第一轴承配置在定子的一个方向的第一侧,并支承轴。第二轴承配置在定子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支承轴。机壳为筒状,并保持定子和第一轴承。汇流条组件保持第二轴承。汇流条组件以其第一侧的端部位于机壳的内侧的状态固定于定子或机壳。罩固定于机壳,并覆盖汇流条组件的第二侧的至少一部分。汇流条组件具有:汇流条,其与定子电连接;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汇流条。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包围定子的第二侧的端部的筒状的主体部。主体部具有大径部、小径部以及主体锥形部。定子的一部分位于大径部的径向内侧。小径部位于大径部的第二侧,且与大径部相比外径小。主体锥形部将大径部与小径部连接,且主体锥形部的外径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变小。罩具有包围主体部的第二侧的端部的罩筒状部。罩筒状部具有外径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变小的罩锥形部。罩锥形部与主体锥形部在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主体部具有与定子在一个方向上相向的相向面。相向面位于比罩筒状部的第一侧的端部靠第二侧的位置。相向面位于比主体锥形部的第二侧的端部靠第一侧的位置。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从主体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器部。汇流条具有汇流条外部连接端子,汇流条外部连接端子设置于连接器部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汇流条外部连接端子位于比机壳靠第二侧的位置。罩筒状部具有罩嵌合部,罩嵌合部连接于罩锥形部的第二侧并在内侧嵌合小径部。小径部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罩嵌合部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在径向上罩锥形部与主体锥形部之间设置有空隙。在罩与汇流条保持架之间设置有O形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在抑制汇流条保持架的强度下降的同时,能够小型化。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组件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并且,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在以下附图中,存在使各结构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马达、部件等的结构不同的情况。在附图中,作为适当的三维正交坐标系而示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为与图1所示的汇流条组件6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为与汇流条组件6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Z侧、第二侧)称为“后侧”,将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Z侧、第一侧)称为“前侧”。另外,所谓后侧以及前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轴向(θZ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在轴向上延伸除了指严格地在轴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在相对于轴向不足45度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在径向上延伸除了指严格地在径向上、即在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在相对于径向不足45度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马达10的局部的剖视图,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示出汇流条组件60的平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0为无刷马达。如图1所示,马达10包括:机壳21;罩22;具有轴31的转子30;定子40;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具有电路板71的控制装置70;汇流条组件60;前侧O形圈81;后侧O形圈82;以及油封80。转子30、定子40、第一轴承51以及油封80被容纳在机壳21内。机壳21朝向后侧(+Z侧)开口。在机壳21的开口部插入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Z侧)的端部。汇流条组件60保持第二轴承52。轴31的轴向(Z轴方向)的两侧被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支承。罩22覆盖汇流条组件60的后侧(+Z侧)的至少一部分。罩22固定于机壳21。控制装置70配置在第二轴承52与罩22之间。前侧O形圈81设置于汇流条组件60与机壳21之间。后侧O形圈82设置于汇流条组件60与罩22之间。以下,对各零件进行详细地说明。[机壳]机壳21为筒状的部件。机壳21保持定子40和第一轴承51。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21呈两端开口的多级圆筒状。优选机壳21的材料为金属。机壳21具有前侧凸缘部23、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前侧凸缘部23、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沿轴向(Z轴方向)从后侧(+Z侧)向前侧(-Z侧)按照这个顺序配置。即,在机壳主体21中,前侧凸缘部23配置在最后侧,油封保持部21d配置在最前侧。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为彼此同心的圆筒状。这些部件的直径按照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油封保持部21d的顺序变小。前侧凸缘部23从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的后侧(+Z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扩展。汇流条组件插入部21a从中心轴线J的径向外侧包围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Z侧)的端部。即,汇流条组件60的前侧的端部配置在机壳21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包括:转子,其具有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其包围所述转子,并使所述转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第一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所述一个方向的第一侧,并支承所述轴;第二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支承所述轴;筒状的机壳,其保持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轴承;汇流条组件,其保持所述第二轴承,且以其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机壳的内侧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定子或所述机壳;以及罩,其固定于所述机壳,并覆盖所述汇流条组件的所述第二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汇流条组件具有:汇流条,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包围所述定子的所述第二侧的端部的筒状的主体部,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大径部,所述定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大径部径向内侧;小径部,其位于所述大径部的所述第二侧,且与所述大径部相比外径小;以及主体锥形部,其将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连接,且所述主体锥形部的外径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变小,所述罩具有包围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的端部的罩筒状部,所述罩筒状部具有外径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变小的罩锥形部,所述罩锥形部与所述主体锥形部在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28 JP 2014-2420151.一种马达,包括:
转子,其具有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
定子,其包围所述转子,并使所述转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第一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所述一个方向的第一侧,并支承所述轴;
第二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支承所述轴;
筒状的机壳,其保持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轴承;
汇流条组件,其保持所述第二轴承,且以其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机壳的内
侧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定子或所述机壳;以及
罩,其固定于所述机壳,并覆盖所述汇流条组件的所述第二侧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汇流条组件具有:
汇流条,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
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汇流条,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包围所述定子的所述第二侧的端部的筒状的主体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
大径部,所述定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大径部径向内侧;
小径部,其位于所述大径部的所述第二侧,且与所述大径部相比外径小;以及
主体锥形部,其将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连接,且所述主体锥形部的外径从所
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变小,
所述罩具有包围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的端部的罩筒状部,
所述罩筒状部具有外径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