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属于隧道钢材便捷运输技术领域。该拖车包括运载台、行走机构、转向装置、拖尾、限位装置和防滑板;运载台底部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两套移动滚轮组;每套移动滚轮组包括一个车轴和安装于车轴两端的移动滚轮;转向装置与行走机构相连;运载台的车头端设有拖尾;限位装置有两套,与运载台上表面垂直相连,分别设于运载台上表面的车头端、车尾端;限位装置还通过斜支撑杆与运载台上表面固定相连;运载台上还设有防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就地取材制作,且安全性高,方向可调,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钢材便捷运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
技术介绍
传统隧道施工,隧道钢材运输采用转载机或自卸汽车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装载机铲斗把用钢绞线捆绑好隧道钢材进行起吊,再进行水平运输到隧道开挖工作面,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是采用自卸汽车运输,隧道洞内路面宽度有限,自卸汽车不方便掉头,并且装卸钢材需要大量人工。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隧道钢材便捷运输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灵活的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包括运载台、行走机构、转向装置、拖尾、限位装置和防滑板;运载台底部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两套移动滚轮组,前移动滚轮组和后移动滚轮组;每套移动滚轮组包括一个车轴和安装于车轴两端的移动滚轮;转向装置与行走机构相连,用于控制移动滚轮的方向;运载台的车头端设有拖尾,用于与任何带有牵引力的汽车相连;限位装置有两套,与运载台上表面垂直相连,分别设于运载台上表面的车头端、车尾端;限位装置还通过斜支撑杆与运载台上表面固定相连;运载台上还设有防滑板,用于运输中隧道钢材的防滑。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斜支撑杆与限位装置的夹角为30-6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限位装置与运载台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斜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装置、运载台通过焊接固定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防滑板采用螺纹钢焊接而成。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斜支撑杆为螺纹钢。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槽钢和两根垂直于槽钢设置的角钢制成;两根角钢分别焊接于槽钢上表面的两端;槽钢的底面通过两根工字钢与运载台焊接固定;斜支撑杆与角钢的中部焊接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角钢用工字钢或槽钢代替,以提高其刚性。进一步,优选的是运载台为由工字钢焊接的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转动装置没有特殊要求,为现有技术,比如说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1510735965.X的转向装置,但不限于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一是就地取材,本技术主要结构利用钢筋加工场的原材料就可以制作,制作成本低,且可根据隧道洞内的大小及时制作;二是安全性高,与传统采用转载机运输方式比较,运输的钢材在固定的装置里,安全性得以保证;三是方向可调(灵活),隧道洞内路面宽度有限,自卸汽车在洞内不易调头,所述新型具方向可调(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的侧视图;其中,1、拖尾;2、限位装置;3、斜支撑杆;4、转向装置;5、运载台;6、防滑板;7、移动滚轮;8、行走机构;9、车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产品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包括运载台5、行走机构8、转向装置4、拖尾1、限位装置2和防滑板6;运载台5底部连接有行走机构8;行走机构8包括两套移动滚轮组,前移动滚轮组和后移动滚轮组;每套移动滚轮组包括一个车轴9和安装于车轴9两端的移动滚轮7;两套移动滚轮组分别设于运载台5底部的前方和后方;前方和后方均按照常规的行车方向计,即形成简易拖车的前轮、后轮;转向装置4与行走机构8相连,用于控制移动滚轮7的方向;运载台5的车头端设有拖尾1;限位装置2有两套,与运载台5上表面垂直相连,分别设于运载台5上表面的车头端、车尾端;限位装置2还通过斜支撑杆3与运载台5上表面固定相连;运载台5上还设有防滑板6。运载台5优选为钢筋焊接的框架结构,沿行驶方向,中部焊接多根螺纹钢,形成防滑板。限位装置2优选为钢筋焊接的框架结构,只要能起到限位作用即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斜支撑杆3与限位装置2的夹角为30-60°。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限位装置2与运载台5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斜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装置2、运载台5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优选的一个实施例,防滑板6采用螺纹钢焊接而成,防滑板6有两块,对称布设在运载台5上。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斜支撑杆3为螺纹钢。优选的一个实施例,限位装置2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槽钢和两根垂直于槽钢设置的角钢制成;两根角钢分别焊接于槽钢上表面的两端;槽钢的底面通过两根工字钢与运载台5焊接固定;斜支撑杆3的一端与角钢的中部焊接相连,另一端与运载台5相连。其中,角钢可以用工字钢或槽钢替代,用工字钢或槽钢替代后具有更好的刚性强度。优选的一个实施例,运载台5为由工字钢焊接的框架结构。拖尾1可以与任何带有牵引力的汽车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限位装置2可以对运输的钢材进行限位、固定,保证运输安全;限位装置2通过斜支撑杆3与运载台5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起到共同受力作用,并且增大运输车的载重量;所述转动装置4起到调整方向的作用;所述防滑板6增大摩擦力,与限位装置2一起作用,保证运输稳定性;所述行走机构8承受全车质量并缓和、吸收由于路面不平所产生的冲击和振动,提高移动滚轮7与地面的附着性能。本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安全性高、方向可调(灵活)的特点,为保证隧道安全施工及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台(5)、行走机构(8)、转向装置(4)、拖尾(1)、限位装置(2)和防滑板(6);运载台(5)底部连接有行走机构(8);行走机构(8)包括两套移动滚轮组,前移动滚轮组和后移动滚轮组;每套移动滚轮组包括一个车轴(9)和安装于车轴(9)两端的移动滚轮(7);转向装置(4)与行走机构(8)相连,用于控制移动滚轮(7)的方向;运载台(5)的车头端设有拖尾(1);限位装置(2)有两套,与运载台(5)上表面垂直相连,分别设于运载台(5)上表面的车头端、车尾端;限位装置(2)还通过斜支撑杆(3)与运载台(5)上表面固定相连;运载台(5)上还设有防滑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台(5)、行走机构(8)、转向装置(4)、拖尾(1)、限位装置(2)和防滑板(6);运载台(5)底部连接有行走机构(8);行走机构(8)包括两套移动滚轮组,前移动滚轮组和后移动滚轮组;每套移动滚轮组包括一个车轴(9)和安装于车轴(9)两端的移动滚轮(7);转向装置(4)与行走机构(8)相连,用于控制移动滚轮(7)的方向;运载台(5)的车头端设有拖尾(1);限位装置(2)有两套,与运载台(5)上表面垂直相连,分别设于运载台(5)上表面的车头端、车尾端;限位装置(2)还通过斜支撑杆(3)与运载台(5)上表面固定相连;运载台(5)上还设有防滑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支撑杆(3)与限位装置(2)的夹角为3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钢材运输的简易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2)与运载台(5)上表面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茂,刘罡,彭念,杨亚刚,刘健,罗代明,张玉昌,杨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