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莆田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241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内磁转子、外磁转子、输出轴和离合推动装置;内磁转子动力连接于输出轴,外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外磁转子相对于内磁转子的端面设置有与内磁转子相适配的圆形内凹槽,内磁转子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高磁密度磁片,外磁转子的内凹槽的内圈上设置有第二高磁密度磁片;离合推动装置连接于内磁转子,离合推动装置驱动外磁转子沿输入轴轴向运动,使第一高磁密度磁片与第二高磁密度磁片相互接近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消除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物理摩擦,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离合器的分合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常用的部件,离合器可实现动力源与传动系统之间动力的结合或分离。目前,离合器的种类繁多,按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等几类。在已有技术中,摩擦式离合器一般依靠弹簧力使离合器主动盘和从动盘结合后传递动力,并通过分离机构使主动盘和从动盘分开来中断动力传递;电磁离合器原理相似,只是由电磁力提供分离力;对于磁粉离合器,其原理在于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不通电时磁粉处于松散状态,通电时磁粉结合,主动件与从动件同时转动,故其本质上也存在磁粉间摩擦现象。不难看出,以上几种离合器在工作时存在摩擦而导致相关零件(特别是主动盘和从动盘)出现磨损现象和温升现象,从而影响了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离合器其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分离或结合速度无法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用于消除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物理摩擦,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离合器的分合控制精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内磁转子、外磁转子、输出轴和离合推动装置;所述内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外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入轴,所述内磁转子与外磁转子依次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外磁转子相对于内磁转子的端面设置有与内磁转子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圆形内凹槽,内磁转子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高磁密度磁片,外磁转子的内凹槽的内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相对的第二高磁密度磁片;<br>所述离合推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所述离合推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压块和轴向推力轴承,所述压块设置于液压缸的推杆的末端,所述压块通过所述轴向推力轴承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离合推动装置驱动外磁转子沿输入轴轴向运动,使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与第二高磁密度磁片相互接近或分离。进一步的,所述外磁转子通过长花键可相对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内磁转子通过平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磁转子上第一高磁密度磁片的个数与外磁转子上第二高磁密度磁片的个数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离合推动装置还包括挡片和弹簧,所述挡片设置于输入轴的末端,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挡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高磁密度磁片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内磁转子和外磁转子之间并无接触,因此,不存在内磁转子和外磁转子传递动力处的磨损现象,从而消除了两者间的磨损;并且本技术外磁转子是可轴向滑动的设置于输入轴上,通过离合推动装置驱动外磁转子与外磁转子分离与结合,实现了离合器“分离”或“结合”速度的精确调节。本技术不仅结构原理简单、结合或分离调速精确简便、并具有无磨损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的结构剖面图。标号说明:1、输出轴;2、内磁转子;3、液压缸;4、压块;5、轴向推力轴承;6、外磁转子;7、弹簧;8、输入轴;9、壳体;10、推动装置;21、第一高磁密度磁片;61、第二高磁密度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该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包括:输入轴8(即动力输入轴)、内磁转子2、外磁转子6、输出轴1(即动力输出轴)、壳体9和离合推动装置10;所述内磁转子2、外磁转子6和离合推动装置10设置于壳体9内,内磁转子2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出轴1,其中,输出轴1连接于外部负载,外磁转子6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入轴8,外磁转子6在输入轴8上可相对于输入轴8轴向滑动。其中,所述外磁转子6通过长花键设置于所述输入轴8上,所述外磁转子6可沿输入轴8轴向滑动;所述内磁转子通过平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内磁转子2为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外磁转子6为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内磁转子2与外磁转子6一前一后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外磁转子6相对于内磁转子2的端面,设置有与内磁转子2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圆形内凹槽,在内磁转子2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高磁密度磁片21;在外磁转子6的内圈,即所述圆形容置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21相对的第二高磁密度磁片61。离合推动装置10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6,驱动外磁转子6沿输入轴8轴向运动,使外磁转子6与内磁转子2相对运动。当内磁转子2与外磁转子6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内磁转子2的第一高磁密度磁片21与外磁转子6的第二高磁密度磁片61相离,两者之间不存在磁力作用;当离合推动装置10使内磁转子2进入外磁转子6的圆形容置凹槽时,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21与第二高磁密度磁片61的距离越来越近,直至重叠(即图1所示的状态),在至过程内磁转子2与外磁转子6通过磁力结合,即通过磁力实现传动。本技术实施方式利用高磁磁片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内磁转子和外磁转子之间并无接触。因此,不存在内磁转子和外磁转子传递动力处的磨损现象,具备了无磨损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推动装置包括液压缸3、压块4、轴向推力轴承5和弹簧7;液压缸3通过高压油管连接于高压油泵,所述压块4设置于液压缸3的推杆的末端,所述压块4通过所述轴向推力轴承5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6,所述弹簧7套设于所述输入轴8上,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6,另一端连接于输入轴8末端的挡片。当高压油泵驱动液压缸的推杆伸缩时,带动内磁转子与外磁转子相对靠近与分离,从而实现结合与分离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液压缸为推动装置的驱动装置,因此通过控制液压缸推杆伸缩的速度,即可调整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的速度,并且液压缸相对于电机更高的机械稳定性,即在高压油泵不工作的情况下,液压缸的推杆的位置很难被外力改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分合速度可调的无磨损离合器不仅分合速度可调,和无磨损功能,且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离合器的控制精度。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即除此之外,其他都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推动装置10具体包括:电机、压块、轴向推力轴承和弹簧;所述电机的转子设置有螺纹,所述压块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压块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于电机的转子上,轴向推力轴承设置于压块与外磁转子之间,所述压块通过所述轴向推力轴承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另一端连接于输入轴末端的挡片。(1)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从“分离”到“结合”过程为:当电机顺时针转动且其转速为n时,利用螺纹机构导向作用可实现压块向右平移运动(设电机转子的顺时针转动对应压块向右运动),并且该平移运动的速度为电机的转速乘上螺纹的螺距。压块右移时,压块依次推动推力轴承和内磁转子向右运动,该过程中螺纹受压并使内磁转子和压块贴合运动。这样,内磁转子和外磁转子上的磁片的相对面积将不断增多,从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内磁转子、外磁转子、输出轴和离合推动装置;所述内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外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入轴,所述内磁转子与外磁转子依次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外磁转子相对于内磁转子的端面设置有与内磁转子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圆形内凹槽,内磁转子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高磁密度磁片,外磁转子的内凹槽的内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相对的第二高磁密度磁片;所述离合推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所述离合推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压块和轴向推力轴承,所述压块设置于液压缸的推杆的末端,所述压块通过所述轴向推力轴承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离合推动装置驱动外磁转子沿输入轴轴向运动,使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与第二高磁密度磁片相互接近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速度可调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内磁转子、外磁转子、输出轴和离合推动装置;
所述内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外磁转子动力连接于所述输入轴,所述内磁转子与外磁转子依次设置于同一轴线上,外磁转子相对于内磁转子的端面设置有与内磁转子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圆形内凹槽,内磁转子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高磁密度磁片,外磁转子的内凹槽的内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高磁密度磁片相对的第二高磁密度磁片;
所述离合推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所述离合推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压块和轴向推力轴承,所述压块设置于液压缸的推杆的末端,所述压块通过所述轴向推力轴承连接于所述外磁转子,离合推动装置驱动外磁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建陈晓伟林征丹周海洪雅芬林旺庆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