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1046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设置网络请求的动态缓存池及其默认缓存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通过网络请求获取的资源信息缓存过多时系统的使用效率低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用户操作的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作为客户端的智能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方法、交互次数越来越多。对于影视类APP,比如爱奇艺视频,每一个分类目录下都有成千上万个电影的资源信息,这些资源信息包括图片资源(比如电影海报)、协议数据(比如电影的简洁)等。嵌入式平台下无法将这些资源信息全部下载并缓存。现有技术主要缓存图片资源,而不缓存协议数据。在获取不到资源信息时,用户不能向前或向后滚动页面。若用户频繁触发网络请求,系统缓存的资源信息过多时,则系统的使用效率以及响应速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通过网络请求获取的资源信息缓存过多时系统的使用效率低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网络请求的动态缓存池及其默认缓存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网络请求的动态缓存池及其默认缓存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网络请求设置专门的动态缓存池及其常规存储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则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从而解决了在通过网络请求获取的资源信息缓存过多时系统的使用效率低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用户操作的响应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缓存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缓存的方法中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缓存装置的组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网络请求设置专门的动态缓存池及其常规存储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则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从而解决了在通过网络请求获取的资源信息缓存过多时系统的使用效率低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用户操作的响应速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缓存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的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机、计算机以及学习机等。参阅图1,所述数据缓存的方法包括:在步骤S101中,设置网络请求的动态缓存池及其默认缓存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针对网络请求设置了专门动态缓存池,并配置所述动态缓存池的默认缓存容量。在这里,所述动态缓存池用于缓存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数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影视资源信息、主题包资源信息、书籍资源信息等。所述默认缓存容量为开发者预先设置的所述动态缓存池的缓存容量,在系统的内存空间和硬盘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大存储容量。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包括内存缓存池、硬盘缓存池,相应的,所述默认缓存容量包括内存缓存池默认容量和硬盘缓存池默认容量。其中,所述内存缓存池为系统中的内存空间,包括第一内存缓存池和第二内存缓存池;所述硬盘缓存池为系统中的硬盘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存缓存池用于缓存用户界面Activity之间切换时所需的交互信息。由于在Android系统中,用户界面Activity与Activity之间进行切换时需要携带很多的跳转信息,然而Activity的Intent传值的大小是固定的,且需要跨进程进行多次拷贝完成传递,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内存消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内存缓存池,用于临时缓存Activity与Activity之间的交互信息,能够减少跨进程的传递,并在Activity取出所述交互信息之后立即收回所述第一内存缓存池,以重复使用,有效地减少了系统的内存消耗。所述第二内存缓存池用于缓存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协议数据的解析结果。所述硬盘缓存池用于缓存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协议数据以及网络请求的触发时间信息、有效时长信息。在这里,通过所述第二内存缓存池缓存当前起的预设历史时间段内所下载的协议数据的解析结果(即对象),使得用户在快速翻滚刷新的过程,页面能够及时更新。而通过硬盘缓存池缓存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协议数据(即文本信息)以及网络请求的触发时间信息、有效时长信息等,使得智能设备在关机后再次启动时,依然不丢失在所述硬盘缓存池中缓存的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协议数据,使得用户还可以在页面上查看到相应已下载的数据;并且在开机时,还能够根据所述网络请求的触发时间及有效时长信息判断对应的协议数据是否有效,无效则进行删除。其中,所述有效时长信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在步骤S102中,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在这里,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包括内存的最佳缓存容量和硬盘的最佳缓存容量,其中,所述内存的最佳缓存容量决定了所述内存缓存池在当前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实际可用的内存空间,所述硬盘的最佳缓存容量决定了所述硬盘缓存池在当前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实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方法包括:设置网络请求的动态缓存池及其默认缓存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缓存结构;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方法包括:
设置网络请求的动态缓存池及其默认缓存容量,所述动态缓存池具有多层
缓存结构;
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
当所述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
中每一层缓存池的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缓存池包
括内存缓存池、硬盘缓存池;所述默认缓存容量包括内存缓存池默认容量和硬
盘缓存池默认容量;
其中,所述内存缓存池为系统中的内存空间,包括第一内存缓存池和第二
内存缓存池;所述硬盘缓存池为系统中的硬盘空间;
所述第一内存缓存池用于缓存用户界面Activity之间切换时所需的交互
信息;
所述第二内存缓存池用于缓存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协议数据的解析结
果;
所述硬盘缓存池用于缓存通过网络请求所下载的协议数据以及网络请求的
触发时间信息、有效时长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缓存容量
包括内存的最佳缓存容量和硬盘的最佳缓存容量;
所述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获取所述动态缓存池的最佳缓存容量包括:
获取系统中的剩余可用内存空间以及第一预设比例,计算所述剩余可用内
存空间和第一预设比例的乘积,得到内存的最佳缓存容量;
获取系统中的剩余可用硬盘空间以及第二预设比例,计算所述剩余可用硬
盘空间和第二预设比例的乘积,得到硬盘的最佳缓存容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最佳缓

\t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
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包括:
当所述内存的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内存缓存池默认容量时,删除所述第
一内存缓存池中的交互信息,和/或
删除所述第二内存缓存池中的协议数据的解析结果,以缩减所述内存缓存
池的存储容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最佳缓
存容量小于所述默认缓存容量时,分别调整所述动态缓存池中每一层缓存池的
缓存容量,以优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包括:
当所述硬盘的最佳缓存容量小于所述硬盘缓存池默认容量时,删除所述硬
盘缓存池中的协议数据、网络请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智宝
申请(专利权)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