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038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制冷机,用于生成冷量和热量;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的方式快速输运制冷机生成冷量至井下工作面;井下换热器,用于将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中的冷量传输给井下工作面的空气;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的方式快速输送制冷机生成的热量至地面;井上热换器,用于将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的中的热量传输给地面的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制冷机产生的冷量以热管形式远距离输运至工作面实现矿井深部作业点热害控制的同时,把制冷机热端的热量以热管形式远距离输运至地面送至种植暖棚实现增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地热治理与能源综合利用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井下矿山开采是特殊的作业环境,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岩体的温度越来越高,职工受到的热害越严重。不仅对职工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为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实现舒适、安全的高效开采,温度适宜的良好工作环境是必须的。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井下作业场所的环境降温。热量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在自然界遵循守恒定律,井下作业面降温实际上是热量的转移过程。通过对作业点供应冷量使其降温,冷量制造就产生相等的热量需要排除,相当于热量从作业面被排除释放。这部分热量经过富集后温度大约在40~80℃,可以传输至地面进行合理利用,本专利技术将热空气导入种植暖棚以提高暖棚内温度,利于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及方法,利用制冷机产生的冷量以热管形式远距离输运至工作面实现矿井深部作业点热害控制的同时,把制冷机热端的热量以热管形式远距离输运至地面送至种植暖棚实现增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包括:制冷机,用于生成冷量和热量,其中,所述制冷机的冷端生成冷量,所述制冷机的热端生成热量;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输运方式快速输运所述制冷机生成的冷量至井下工作面;井下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冷量传输给所述井下工作面的空气,实现所述井下工作面高温空气热量与换热片内冷介质冷量的交换;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输运方式快速输运所述制冷机生成的热量至地面;井上热换器,用于将所述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热量传输给所述地面的空气,实现所述地面低温空气冷量与换热片内热介质热量的交换。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矿井地热控制与余热利用的种植暖棚增温装置,还包括空气管道和风机;所述空气管道,用于输送交换后的热空气;所述风机,用于为交换后的热空气提供动力,交换后的热空气在所述风机带动下通过所述空气管道输送至种植暖棚。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制冷机安置在井下的主运输中段的宽敞空间,靠近主竖井码头门;所述制冷机的热端温度与所述制冷机所在的位置环境温度的差高于所述制冷机的冷端温度与所述制冷机所在的位置环境温度的差。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安置于井下巷道中,连接所述制冷机的冷端和所述井下换热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井下换热器采用风冷片热换方式,并且安置在井下工作面。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安置于竖井中,连接所述制冷机的热端和所述井上热换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井上热换器采用风冷片换热方式,并且安置在地面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方法,采用上述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对种植暖棚进行增温,其中包括,通过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将制冷机产生的冷量远距离无损输运至井下工作面,并利用所述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冷量通过井下换热器对所述井下工作面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实现矿井深部作业点热害控制;同时,通过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将制冷机产生的热量远距离无损输运至地面,并利用所述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热量通过井上换热器对地面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形成热空气;通过空气管道并在风机的作用下将所述热空气输送到种植暖棚中,使种植暖棚的温度升高。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及方法,把安置于井下巷道内制冷机所产生的冷量以热管形式远距离无损输运至井下工作面,通过与环境空气的冷热交换,对空气降温,实现矿井深部作业点热害控制;同时把安置于井下巷道内制冷机热端的热量以热管形式远距离无损输运至地面,通过与环境空气的冷热交换,对空气增温,并把热空气利用风机送至种植暖棚,对暖棚实现增温,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井下换热器;2、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3、制冷机;4、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5、井上换热器;6、空气管道;7、风机;8、种植暖棚;9、井下;10、井下工作面;11、地面。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的结构,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包括:井下换热器1、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2、制冷机3、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4、井上换热器5、空气管道6、风机7、种植暖棚8。具体地,制冷机3用于生成冷量和热量,其中,制冷机3的冷端生成冷量,制冷机3的热端生产热量;制冷机3产生的冷量,通过连接制冷机的冷端和井下换热器1的长距离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2输运至井下工作面10;制冷机3由于生产冷量而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制冷机3的热端和井上换热器5的长距离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4输运至地面11。制冷机3安置在井下9的主运输中段的宽敞空间,靠近主竖井码头门。制冷机3作为电气设备,消耗一定的电能。制冷机3的热端温度与该位置环境温度的差远远高于制冷机3的冷端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制冷机3的热端温度与制冷机3所在的位置环境温度的差高压制冷机3的冷端温度与制冷机3所在的位置环境温度的差),也就是说,制冷机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包括:制冷机,用于生成冷量和热量,其中,所述制冷机的冷端生成冷量,所述制冷机的热端生成热量;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输运方式快速输运所述制冷机生成的冷量至井下工作面;井下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冷量传输给所述井下工作面的空气,实现所述井下工作面高温空气热量与换热片内冷介质冷量的交换;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输运方式快速输运所述制冷机生成的热量至地面;井上热换器,用于将所述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热量传输给所述地面的空气,实现所述地面低温空气冷量与换热片内热介质热量的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包括:
制冷机,用于生成冷量和热量,其中,所述制冷机的冷端生成冷量,所
述制冷机的热端生成热量;
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输运方式快速输运所述制冷机生成的
冷量至井下工作面;
井下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冷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冷量传输给所述井
下工作面的空气,实现所述井下工作面高温空气热量与换热片内冷介质冷量
的交换;
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用于以无损输运方式快速输运所述制冷机生成的
热量至地面;
井上热换器,用于将所述热量长距离输运热管输运的热量传输给所述地
面的空气,实现所述地面低温空气冷量与换热片内热介质热量的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
还包括空气管道和风机;
所述空气管道,用于输送交换后的热空气;
所述风机,用于为交换后的热空气提供动力,交换后的热空气在所述风
机带动下通过所述空气管道输送至种植暖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置,
其中,
所述制冷机安置在井下的主运输中段的宽敞空间,靠近主竖井码头门;
所述制冷机的热端温度与所述制冷机所在的位置环境温度的差高于所述
制冷机的冷端温度与所述制冷机所在的位置环境温度的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地热控制与利用余热增温种植暖棚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育刘召胜王鹏柳静献常德强毛宁孙熙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