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293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1:36
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液力增压容器的壳体包括容器体、上下端盖,容器体腔内设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上端通过上固定座与上端盖连接,下端通过下固定座与下端盖连接,上端盖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该冷却介质出口通过通道与热交换管连通,下端盖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该冷却介质进口通过通道与热交换管连通,上固定座设有供天然气通过的通气孔,一液位传感器设于通气孔中且延伸进容器体腔内,下固定座设有供液压油通过的通油孔。它通过在液力增压容器腔内设置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通过热交换管在液力增压容器腔内直接对气体和液压油进行冷却降温,加快气体压缩热的冷却速度,提高压缩天然气和液压油的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压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
技术介绍
天然气压缩是一个放热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气体温度升高,而且压缩比越大温升越高。这个温升不但会对一些密封件的寿命造成影响,同时会降低进气量而使排气量减少。目前,天然气加气站的天然气压缩装置的总压缩比高达8以上,气体升温高,为使气体升高的温度能够下降,一般情况下,天然气加气子站的压缩系统多采用分级压缩,每一级压缩后都必须对气体进行冷却,将压缩气体的温度降到40~45℃,再进入下一级压缩。而现有的天然气压缩装置通常是采用外冷式冷却方式,即在每级压缩缸的容器外设置环绕圆周的水套,用水套中经过的循环水带走气体压缩产生的热量,其冷却过程是气体压缩产生的热量经由压缩缸壁传导给外面水套内的循环水中,由循环水带走气体的热量。但是,气体压缩产生的热量高,缸内的气体依靠与缸壁接触的表面传导热,再由缸壁与外水套进行热交换传导,这种外部间接传导降温,使气体内部聚集的高热降温缓慢,导致依靠水套方式的散热速度跟不上气体压缩产生高热的速度,水套的降温效果仍不理想。为了抑制快速上升的温度,还需在输气管路上配置大功率的风冷机来实施风冷,从而导致整个压缩机的机械效率不高,电能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它通过在液力增压容器腔内设置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通过热交换管在液力增压容器腔内直接对气体和液压油进行冷却降温,加快气体压缩热的冷却速度,提高压缩天然气和液压油的降温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包括液力增压容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器体、上端盖、下端盖,上端盖、下端盖分别固定连接在容器体的上、下端,所述容器体腔内设置有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上端通过上固定座与上端盖连接,热交换管下端通过下固定座与下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该冷却介质出口通过上端盖和上固定座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连通,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该冷却介质进口通过下端盖和下固定座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连通,所述上固定座设有供天然气通过的通气孔,该通气孔贯穿上端盖,一液位传感器设于通气孔中且延伸进容器体腔内,所述下固定座设有供液压油通过的通油孔,该通油孔贯穿下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上端盖设有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上固定座上端设有中心孔柱和环绕中心孔柱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热交换管上端连通,上固定座的中心孔柱穿过上端盖设有的中心孔形成固定连接,使环形凹槽与环形凹槽共同构成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所述下端盖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下端盖设有的冷却介质进口连通,下固定座下端设有中心孔柱和环绕中心孔柱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热交换管下端连通,下固定座的中心孔柱穿过下端盖设有的中心孔形成固定连接,使环形凹槽与环形凹槽共同构成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所述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采用若干直管并列分布方式设置在容器体腔内,各热交换管之间留有为天然气和液压油让位的空间间隙,各热交换管的上端连通上固定座的环形凹槽,各热交换管的下端连通下固定座的环形凹槽。所述热交换管的中段设有至少一个多孔支撑板,所述多孔支撑板上的一部分孔为支撑孔,若干热交换管分别穿过这些支撑孔形成定位,另一部分孔为天然气和液压油通过的过孔。所述所述多孔支撑板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多根支撑立杆,通过这些支撑立杆把多孔支撑板支撑定位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所述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采用螺旋盘管,螺旋盘管的上端连通上固定座的环形凹槽,螺旋盘管的下端连通下固定座的环形凹槽。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子式液位开关,包括支撑杆、浮子杆、触发杆、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安装在一上连接座上端,所述上连接座下端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延伸到容器体腔内,浮子杆铰接在支撑杆,浮子杆上连接一触发杆延伸出连接座与触发器对应,该浮子式液位开关通过上连接座安装在上端盖,上连接座设有天然气管路接口。所述下端盖安装下连接座,下连接座设有液压油管路接口。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与容器体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构成一体。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与容器体通过焊接固定构成一体。采用上述方案,在容器体腔内设置有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使进入液力增压容器腔内的天然气和液压油能够直接充分与热交换管接触,将压缩比高达8以上的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给热交换管,由热交换管内的循环冷却介质快速带走,这种结构能够让聚集在气体和液压油内部高热快速冷却,极大地提高了降温效率。液力增压容器的壳体包括容器体上端盖、下端盖,上端盖、下端盖分别固定连接在容器体的上、下端,容器体腔内设置的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上端通过上固定座与上端盖连接,热交换管下端通过下固定座与下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该冷却介质出口通过上端盖和上固定座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连通,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该冷却介质进口通过下端盖和下固定座之间设置通道与热交换管连通。这样能够实现热交换管安装在液力增压容器的腔内,并有利于维修、更换热交换管。在上固定座设有供天然气通过的通气孔,该通气孔贯穿上端盖,一液位传感器设于通气孔中且延伸进容器体腔内,所述下固定座设有供液压油通过的通油孔,该通油孔贯穿下端盖。由此使压缩天然气能够从上固定座设有的供天然气通过的通气孔进出,液压油能够从下固定座设有的供液压油通过的通油孔进出,对天然气施压或卸荷。而液位传感器能够采集进入容器体腔内的液压油的最高限位信息,为控制液压油的加载和卸载提供控制信号。本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使用在天然气加气子站的天然气压缩系统,能加快液力增压容器内压缩气的散热降温速度,极大提高交换效率,可节省天然气压缩系统需多处设置水冷和风冷装置的经费,减小企业的设备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力增压容器的一种实施例;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的实施例,包括液力增压容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器体101、上端盖102、下端盖105,上端盖102、下端盖105分别固定连接在容器体101的上、下端,所述容器体101腔内设置有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3c。所述上端盖102、下端盖105与容器体101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构成一体,并通过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使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容器内形成密闭空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使上端盖102、下端盖105能够拆开,有利于对容器腔内安装的热交换管3c进行维修更换。或者,所述上端盖102、下端盖105与容器体101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构成一体。所述热交换管3c上端通过上固定座103与上端盖102连接,热交换管3c下端通过下固定座106与下端盖105连接,所述上端盖102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1022,该冷却介质出口1022通过上端盖102和上固定座103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3c连通。所述下端盖10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包括液力增压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容器体(101)、上端盖(102)、下端盖(105),上端盖(102)、下端盖(105)分别固定连接在容器体(101)的上、下端,所述容器体(101)腔内设置有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3c),所述热交换管(3c)上端通过上固定座(103)与上端盖连接,热交换管(3c)下端通过下固定座(106)与下端盖(105)连接,所述上端盖(102)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1022),该冷却介质出口(1022)通过上端盖(102)和上固定座(103)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3c)连通,所述下端盖(105)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1052),该冷却介质进口(1052)通过下端盖(105)和下固定座(106)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3c)连通,所述上固定座(103)设有供天然气通过的通气孔,该通气孔贯穿上端盖(102),一液位传感器设于通气孔中且延伸进容器体(101)腔内,所述下固定座(106)设有供液压油通过的通油孔,该通油孔贯穿下端盖(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包括液力增压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容器体(101)、上端盖(102)、下端盖(105),上端盖(102)、下端盖(105)分别固定连接在容器体(101)的上、下端,所述容器体(101)腔内设置有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3c),所述热交换管(3c)上端通过上固定座(103)与上端盖连接,热交换管(3c)下端通过下固定座(106)与下端盖(105)连接,所述上端盖(102)上设有冷却介质出口(1022),该冷却介质出口(1022)通过上端盖(102)和上固定座(103)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3c)连通,所述下端盖(105)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1052),该冷却介质进口(1052)通过下端盖(105)和下固定座(106)之间设置的通道与热交换管(3c)连通,所述上固定座(103)设有供天然气通过的通气孔,该通气孔贯穿上端盖(102),一液位传感器设于通气孔中且延伸进容器体(101)腔内,所述下固定座(106)设有供液压油通过的通油孔,该通油孔贯穿下端盖(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102)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凹槽(1021),该环形凹槽(1021)与上端盖(102)设有的冷却介质出口(1022)连通,上固定座(103)上端设有中心孔柱和环绕中心孔柱的环形凹槽(1031),该环形凹槽(1031)与热交换管(3c)上端连通,上固定座(103)的中心孔柱穿过上端盖(102)设有的中心孔形成固定连接,使环形凹槽(1031)与环形凹槽(1021)共同构成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所述下端盖(105)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1051),该环形凹槽(1051)与下端盖(1052)设有的冷却介质进口(1052)连通,下固定座(106)下端设有中心孔柱和环绕中心孔柱的环形凹槽(1061),该环形凹槽(1061)与热交换管(3c)下端连通,下固定座(106)的中心孔柱穿过下端盖(105)设有的中心孔形成固定连接,使环形凹槽(1061)与环形凹槽(1051)共同构成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却介质通过的热交换管(3c)采用若干直管并列分布方式设置在容器体(101)腔内,各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华谭世云秦大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