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和弹性卡簧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导电件,所述绝缘壳体上、靠近所述导电件端部的位置形成接线开口,所述绝缘壳体内、处于所述导电件上方的位置形成弹簧座,所述弹性卡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内,并且所述弹性卡簧与所示导电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导线的插接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在接线过程中,只需直接将导线插入接线开口便可实现导线在接线端子内的固定连接,由于其采用弹性卡簧的双压线点进行双重压紧的技术手段,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了快速接线、自动锁紧、防震防松、并可垂直解锁的有益效果,极大的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连接器,其主要作用使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接线端子却由于其紧固方式为螺丝紧固,而使得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用螺丝刀拧紧或者松开才能实现导线的互连或者断开,实际使用中,这种结构的接线端子存在着以下缺陷:首先,由于安装时需要采用螺丝刀对螺丝进行旋入或者旋出,往往工作人员无法直观的判断导线是否被被拧紧至适合的力度和可靠的位置(因为力度过大容易导致导线变形断裂或者打滑,而力度太轻则容易导致导线与导电件的接触不可靠,同时,导线与螺丝在纵向方向上是否对准也直接影响导线的与导电件接触的不稳定性,因此,导线与螺丝拧紧的位置是否对中也至关重要);其次,用螺丝紧固导线的结构非常不适合工作环境比较震荡的场所,因螺丝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松掉,进而导致导线的脱落,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阻碍与安全隐患;最后,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需要工作人员采用螺丝刀拧紧或者松开,在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上,都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接线和卸线原理,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并能快速接线、自动锁紧、防震防松和快速解锁的接线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和弹性卡簧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导电件,所述绝缘壳体上、靠近所述导电件端部的位置形成接线开口,所述绝缘壳体内、处于所述导电件上方的位置形成弹簧座,所述弹性卡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内,并且所述弹性卡簧与所示导电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导线的插接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簧座内具有彼此大致呈平行状态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弹性卡簧具有彼此大致呈平行状态设置的第一横片和第二横片,并且所述第一横片和第二横片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所述第一横片的其中一侧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横片呈锐角形态延伸的第一触片,该第一触片的末端形成导线卡点,所述第一横片的另一侧端部通过弧形部与所述第二横片的其中一侧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横片的另一侧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横片呈锐角形态延伸的第二触片,所述第二触片的末端形成用于压紧导线的压紧凸起,所述接线开口的靠上方位置具有与所述第一触片抵接的反作用力档位。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相邻两个弹簧座之间设置有双隔离板,所述双隔离板的靠下方位置的两侧形成用于辅助工具解锁的凸位,所述绝缘壳体在所述双隔离板两侧形成纵向分布的解锁口。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所述解锁口内、与所述双隔离板对应的侧壁形成引导面,该引导面由上至下呈逐渐向双隔离板靠拢的斜面形式存在。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本技术的接线端子达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直接采用弹性卡簧将导线卡接在导电件上,工作人员只需将导线插入接线开口便可实现导线的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用螺丝刀旋进旋出的繁杂工序,达到了快速水平接线并自动锁紧的效果;2、由于本技术接线端子的绝缘壳体的双隔离板两侧开设有解锁口,当工作人员需要断开接线端子与导线的连接时,只需要将手中的螺丝刀等工具插入解锁口,使得螺丝刀在双隔离板的凸位处偏移,并进而使得螺丝刀推动弹性卡簧的偏移,在弹性卡簧偏移的过程中,第一触片受到反作用力档位的反作用力而向锐角方向实现小幅度偏转,进而导致第一触片末端的导线卡点偏离导线表面,然后抽出导线便可实现解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再拔出螺丝刀等工具便完成整个解锁过程,因此,本技术的接线端子不仅能实现快速的水平接线,并且可实现极为便捷的垂直反作用力解锁功能,尤其在解锁过程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螺丝刀解锁的接线端子而言,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特性;3、由于本技术的弹性簧片具有导线卡点和压紧凸起的双重压线结构,使得导线通过接线开口插入插接通道后,导线卡点实现了导线的紧固作用,而压紧凸起同时起到了防止导线变形(比如翘起等)的作用,在上述双重紧固作用下,使得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可靠稳定性大为提高,尤其是抗震放松方面,效果显而易见;4、由于解锁口内设置有向双隔离板靠拢的引导面,因此,更进一步保证了螺丝刀等工具插入解锁口时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1和弹性卡簧2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导电件3,所述绝缘壳体1上、靠近所述导电件3端部的位置形成接线开口10,所述绝缘壳体1内、处于所述导电件3上方的位置形成弹簧座11,所述弹性卡簧2设置在所述弹簧座11内,并且所述弹性卡簧2与所示导电件3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导线4的插接通道110。图1显示的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图1所示可知,所述弹簧座11内具有彼此大致呈平行状态的第一定位块111和第二定位块112,所述弹性卡簧2具有彼此大致呈平行状态设置的第一横片21和第二横片22,并且所述第一横片21和第二横片22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111和第二定位块112上,所述第一横片21的其中一侧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横片21呈锐角形态延伸的第一触片23,该第一触片23的末端形成导线卡点230,所述第一横片21的另一侧端部通过弧形部24与所述第二横片22的其中一侧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横片22的另一侧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横片22呈锐角形态延伸的第二触片25,所述第二触片25的末端形成用于压紧导线的压紧凸起250,所述接线开口10的靠上方位置具有与所述第一触片23抵接的反作用力档位100。再进一步通过图1显示可知,所述相邻两个弹簧座11之间设置有双隔离板12,所述双隔离板12的靠下方位置的两侧形成用于辅助工具解锁的凸位120,所述凸位120的凸出方向延伸至与所述弧形部24在纵向方向的投影上形成贴合或者至少部分重叠的位置,所述绝缘壳体1在所述双隔离板12两侧形成纵向分布的解锁口13,所述解锁口13内、与所述双隔离板12对应的侧壁形成引导面130,该引导面130由上至下呈逐渐向双隔离板12靠拢的斜面形式存在,显然,在本实施例中,解锁口13与接线开口10呈90°垂直分布,这种结构最便于工作人员接线与卸线的手动操作。图2显示的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通过将图2与图1进行对比可知,图2与图1在技术原理与技术方案上是一致的,即弹性卡簧2在绝缘壳体1内的结构布局一致,其主要区别在于:图2中接线端子被分为两部分,即第一接线端子部分a1和第二接线端子部分a2,因为第一接线端子部分a1和第二接线端子部分a2内分别只设置一个弹性卡簧2,前述的双隔离板12便设置在背向接线开口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和弹性卡簧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导电件,所述绝缘壳体上、靠近所述导电件端部的位置形成接线开口,所述绝缘壳体内、处于所述导电件上方的位置形成弹簧座,所述弹性卡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内,并且所述弹性卡簧与所述导电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导线的插接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和弹性卡簧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导电件,所述绝缘壳体上、靠近所述导电件端部的位置形成接线开口,所述绝缘壳体内、处于所述导电件上方的位置形成弹簧座,所述弹性卡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内,并且所述弹性卡簧与所述导电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导线的插接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内具有彼此大致呈平行状态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弹性卡簧具有彼此大致呈平行状态设置的第一横片和第二横片,并且所述第一横片和第二横片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所述第一横片的其中一侧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横片呈锐角形态延伸的第一触片,该第一触片的末端形成导线卡点,所述第一横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春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策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