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206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偏置信号源通过铌酸锂调制器一与波分复用器连接;分组数据流通过铌酸锂调制器二与波分复用器连接,波分复用器与两耦合器相连,直通光从第二耦合器的端口输出。微环谐振腔一通过第三耦合器、第一耦合器与两直波导臂耦合,微环谐振腔一的光从第一耦合器的端口进入,另一端口输出。微环谐振腔二通过第四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与两直波导臂耦合,微环谐振腔二的光经过第二耦合器的端口进入,另一端口输出。两路:写入信号源、铌酸锂调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可变光衰减器依次连接;可变光衰减器与耦合器连接,光从耦合器的端口输出,微环谐振腔的光从耦合器的端口进入,另一端口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学系统体积庞大、稳定性差,不能适应现代光纤通信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全光网络,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致力于寻找一些体积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光学器件,而微环谐振腔集这些优点于一身,是其中广泛研究的光器件之一。目前为止,业内已经研制了多种以微环谐振腔为载体的光学器件,如全光开关、滤波器、光延时、波长转换、色散补偿、激光器等等。光在非线性微环谐振腔中传输具有双稳特性,即一种输入对应两种输出状态。利用这种特性,通过加入正反馈信号,能使输入数据从不同路径输出,即可以用来构造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这种分组交换开关能有效降低开关功率、体积小、切换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其采用环形谐振腔,使光信号在腔内环形并累积光学非线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关功率,可以高效且快速地分配由光纤传输系统提供的巨大的可用带宽。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包括偏置信号源(1-1)、分组数据流(2-1)、第一写入信号源(3-1)、第二写入信号源(4-1)、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波分复用器(1-3)、第一耦合器(1-4)、第二耦合器(1-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4-6)、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第一带通滤波器(3-4)、第二带通滤波器(4-4)、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第一微环谐振腔(5-1)、第二微环谐振腔(5-2)。偏置信号源(1-1)与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二端口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端口连接;分组数据流(2-1)与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的第二端口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二端口连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三端口与第一耦合器(1-4)的第一端口、第二耦合器(1-5)的第二端口都相连接,直通光从第二耦合器(1-5)的第四端口输出。第一微环谐振腔(5-1)通过第三耦合器(3-6)和第一耦合器(1-4)与两直波导臂耦合,第一微环谐振腔(5-1)中的光从第一耦合器(1-4)的第二端口进入,第四端口输出。第二微环谐振腔(5-2)通过第四耦合器(4-6)和第二耦合器(1-5)与两直波导臂耦合,第二微环谐振腔(5-2)中的光经过第二耦合器(1-5)的第一端口进入,第三端口输出。第一写入信号源(3-1)与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带通滤波器(3-4)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带通滤波器(3-4)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的第二端口与第三耦合器(3-6)的第四端口连接,光从第三耦合器(3-6)的第二端口输出,第一微环谐振腔(5-1)中的光从第三耦合器(3-6)的第三端口进入,第一端口输出。第二写入信号源(4-1)与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带通滤波器(4-4)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带通滤波器(4-4)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的第二端口与第四耦合器(4-6)的第三端口连接,光从第四耦合器(4-6)的第一端口输出,第二微环谐振腔(5-2)中的光从第四耦合器(4-6)的第四端口进入,第二端口输出。优选的,选择参数相同的四个耦合器,其透射系数均为t=0.6耦合系数x=0.8,传输损耗α=2×10-5μm-1,为了满足谐振腔的非线性要求,采用硅材料(非线性材料),谐振腔的半径为9.28μm,非线性折射率为n2=2.5×10-7μm2/W,线性折射率n0=2,输入光波长λ=1550nm,带通滤波器的频带宽度为0.3-nm,分组数据的周期为27-1的伪随机序列,此分组数据为传输速率为10Gb/s的不归零数据,其功率为1μW。偏置信号光功率为800mW,两个写入信号的脉冲宽度为100ps,能量为13fJ,重置信号的脉冲宽度为50ns,周期为1μs,为防止数据丢失,开关时间也设为50ns。本专利技术利用光在微环谐振腔中谐振具有双稳特性,通过加入正反馈信号,能使输入数据从不同路径输出,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分组交换;其次,采用环形谐振腔,使光信号在腔内环形并累积光学非线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关功率,可以高效且快速地分配由光纤传输系统提供的巨大的可用带宽。由偏置信号经过调制与分组数据流耦合进入微环谐振腔,当任意一路写入信号加上一个正反馈使得谐振腔处于高透射态时,数据输出的路由发生改变,当重置信号输入负反馈时,谐振腔重新回到了低透射态,数据又返回到原路由输出。本专利技术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为未来全光网络中光交换、光计算和光传输提供了基础条件,光开关是实现交换系统的核心器件,并是决定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全光高速通信网络和新一代光计算机中将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分组交换后信号的开关路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包括偏置信号源1-1、分组数据流2-1、第一写入信号源3-1、第二写入信号源4-1、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波分复用器1-3、第一耦合器1-4、第二耦合器1-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4-6、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第一带通滤波器3-4、第二带通滤波器4-4、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第一微环谐振腔5-1、第二微环谐振腔5-2。偏置信号源1-1与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一端口a1连接,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二端口a2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端口c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偏置信号源(1‑1)、分组数据流(2‑1)、第一写入信号源(3‑1)、第二写入信号源(4‑1)、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波分复用器(1‑3)、第一耦合器(1‑4)、第二耦合器(1‑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4‑6)、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第一带通滤波器(3‑4)、第二带通滤波器(4‑4)、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第一微环谐振腔(5‑1)、第二微环谐振腔(5‑2);偏置信号源(1‑1)与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二端口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端口连接;分组数据流(2‑1)与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的第二端口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二端口连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三端口与第一耦合器(1‑4)的第一端口、第二耦合器(1‑5)的第二端口都相连接,直通光从第二耦合器(1‑5)的第四端口输出;第一微环谐振腔(5‑1)通过第三耦合器(3‑6)和第一耦合器(1‑4)与两直波导臂耦合,第一微环谐振腔(5‑1)中的光从第一耦合器(1‑4)的第二端口进入,第四端口输出;第二微环谐振腔(5‑2)通过第四耦合器(4‑6)和第二耦合器(1‑5)与两直波导臂耦合,第二微环谐振腔(5‑2)中的光经过第二耦合器(1‑5)的第一端口进入,第三端口输出;第一写入信号源(3‑1)与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带通滤波器(3‑4)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带通滤波器(3‑4)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的第二端口与第三耦合器(3‑6)的第四端口连接,光从第三耦合器(3‑6)的第二端口输出,第一微环谐振腔(5‑1)中的光从第三耦合器(3‑6)的第三端口进入,第一端口输出;第二写入信号源(4‑1)与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带通滤波器(4‑4)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带通滤波器(4‑4)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的第二端口与第四耦合器(4‑6)的第三端口连接,光从第四耦合器(4‑6)的第一端口输出,第二微环谐振腔(5‑2)中的光从第四耦合器(4‑6)的第四端口进入,第二端口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全光分组交换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偏置信号源(1-1)、分组数
据流(2-1)、第一写入信号源(3-1)、第二写入信号源(4-1)、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
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波分复用
器(1-3)、第一耦合器(1-4)、第二耦合器(1-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4-6)、
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4-3)、第一带通滤波器(3-4)、第二带
通滤波器(4-4)、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第二可变光衰减器(4-5)、第一微环谐振腔(5-1)、
第二微环谐振腔(5-2);
偏置信号源(1-1)与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铌酸锂调制器(1-2)
的第二端口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一端口连接;分组数据流(2-1)与第二铌酸锂调制器
(2-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铌酸锂调制器(2-2)的第二端口与波分复用器(1-3)的第
二端口连接,波分复用器(1-3)的第三端口与第一耦合器(1-4)的第一端口、第二耦合器
(1-5)的第二端口都相连接,直通光从第二耦合器(1-5)的第四端口输出;第一微环谐振
腔(5-1)通过第三耦合器(3-6)和第一耦合器(1-4)与两直波导臂耦合,第一微环谐振
腔(5-1)中的光从第一耦合器(1-4)的第二端口进入,第四端口输出;第二微环谐振腔(5-2)
通过第四耦合器(4-6)和第二耦合器(1-5)与两直波导臂耦合,第二微环谐振腔(5-2)
中的光经过第二耦合器(1-5)的第一端口进入,第三端口输出;
第一写入信号源(3-1)与第三铌酸锂调制器(3-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三铌酸锂调制
器(3-2)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3-3)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
(3-3)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带通滤波器(3-4)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带通滤波器(3-4)的
第二端口与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可变光衰减器(3-5)的第二端
口与第三耦合器(3-6)的第四端口连接,光从第三耦合器(3-6)的第二端口输出,第一微
环谐振腔(5-1)中的光从第三耦合器(3-6)的第三端口进入,第一端口输出;
第二写入信号源(4-1)与第四铌酸锂调制器(4-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四铌酸锂调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齐良宋俊峰陈心李舒琴唐向宏胡淼魏一振周雪芳卢旸杨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