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122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的装置,具体是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包括箱体内的反应区、曝气区、沉淀区和清水区,反应区的下部与曝气区的下部连通,曝气区的下部与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沉淀区通过连接有过滤器的U形导流管与清水区连接;清水区设置有出水口;反应区上部安装有通入废水的管道混合器,反应区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反应区内部设置有S形通道。曝气区的下部安装有通过鼓风机鼓风的曝气器;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与U形导流管连通的水槽,水槽下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沉淀区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可埋入地表下、不需人员管理、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的装置,具体为一种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
技术介绍
选矿是根据矿石中不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把矿石破碎磨细以后,采用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等,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并使各种共生(伴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相互分离,除去或降低有害杂质,以获得冶炼或其他工业所需原料的过程。选矿能够使矿物中的有用组分富集,降低冶炼或其它加工过程中燃料、运输的消耗,使低品位的矿石能得到经济利用。选矿是整个矿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矿企里的关键部门。选矿工艺排水一般是与尾矿浆一起输送到尾矿池,统称为尾矿水;因此选矿废水处理也称为尾矿水处理。选矿废水具有水量大,悬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质种类较多而浓度较低等特点。每吨矿石的选矿用水量为5~10吨。1973年中国选矿废水排放量达10亿立方米。选矿废水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重金属离子和选矿药剂。重金属离子有铜、锌、铅、镍、铁、钡、镉等,以及砷和稀有元素等。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国外对矿山废水的成因和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矿山水处理。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选矿废水的处理装置,例如:1、中国专利: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1010527667.9,申请日:2010.10.26,申请人: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64000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工业西路68号,申请人:董立群,专利技术人:董立群,摘要:该专利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为解决已有矿山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在的污染物处理不彻底、贵重金属不可回收等问题,该专利技术将原水泵入袋式过滤器(11),除去较大颗粒和悬浮物,处理后的水经高级氧化装置(6)矿化、改性和分解后,进入多介质吸附器(4)吸附过剩的氧化性物质,然后,将水导入超滤装置(14)滤除水中的胶体和大分子物质,经超滤装置(14)后的水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1)进行浓缩分离,最后分别将达标水和浓缩液排出。从而具有污染物处理彻底、贵重金属可回收等优点。2、中国专利:尾矿水过滤利用装置,申请号:201520272304.3,申请日:2015.04.29,专利权人: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56119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专利技术人:孙文文、张鲁,摘要:该技术属涉及一种尾矿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尾矿水过滤利用装置。包括粉尘产生装置,粉尘产生装置通过管道与引风机和旋风除尘器依次连接,旋风除尘器一侧设置净化空气出口,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除尘管道垂直连接,除尘管道一端依次连接电磁阀、过滤器、沉淀池和尾矿水箱,除尘管道另一端连接后处理设备。该技术将尾矿水作为除尘水使用,由于尾矿水中杂质较多,容易堵塞管道及喷头,经过该技术的沉淀和过滤后,避免了这一问题;该技术还实现了一些产生粉尘的设备的无尘化生产。公开文献还未见报道有将选矿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的一体化的选矿废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可埋入地表下、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无污泥回流、操作简单的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选矿废水经过该处理器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包括箱体内的反应区、曝气区、沉淀区和清水区,反应区的下部与曝气区的下部连通,曝气区的下部与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沉淀区通过连接有过滤器的U形导流管与清水区连接;清水区设置有出水口;反应区上部安装有通入废水的管道混合器,反应区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反应区内部设置有S形通道。曝气区的下部安装有通过鼓风机鼓风的曝气器;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与U形导流管连通的水槽,水槽下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沉淀区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污泥排放管将箱体内沉淀的污泥排放出来,并统一输送到指定位置。所述的沉淀区的底部还设置有污泥沉淀导流板。所述的清水区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的过滤器为上部通入需要过滤的水,下部排出过滤后的水的结构,过滤器除了上下部位能过水外,其它四周都是封闭的。所述的过滤器安装在清水区下部,过滤器的上部安装有虹吸装置。所述的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虹吸破坏管和辅助虹吸管,虹吸管的进水端与过滤器连接,虹吸管的出水端连通水封池,水封池内的水淹没虹吸管的出水端,虹吸破坏管和辅助虹吸管的一端分别连接虹吸管的最高位置,虹吸破坏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清水区内,并低于虹吸管的进水端;辅助虹吸管的另一端伸入水封池的水下,能通入高压水的强制虹吸管与辅助虹吸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的虹吸管的管径比U形导流管出水端的管径大。所述的清水区的顶部的箱体出设置有投放及维护口。所述的反应区的顶部的箱体出设置有投放及维护口,方便向反应区内投放药物和维护里面的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无污泥回流、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噪声低,无异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且可以地埋处理,基本不占用地表面积,不影响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和环境景观。2、选矿废水经过本技术的处理器处理后,可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用于绿地浇灌,冲厕,冲洗汽车,喷洒道路或其它工业用水等,有效实现出水回用。3、本技术的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的过滤器还连通有虹吸装置,在过滤器堵塞时,将清水区内的水吸出,达到对过滤器冲洗的目的,避免过滤器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采用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序号名称为:1、箱体,2、管道混合器,3、反应区,4、投放及维护口,5、曝气区,6、沉淀区,7、斜管沉淀装置,8、水槽,9、U形导流管,10、清水区,11、过滤器,12、出水口,13、虹吸管,14、水封池,15、排水口,16、污泥排放管,17、污泥沉淀导流板,18、曝气器,19、S形通道,20、鼓风机,21、虹吸破坏管,22、强制虹吸管,23、辅助虹吸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包括箱体1内的反应区3、曝气区5、沉淀区6和清水区10,反应区3的下部与曝气区5的下部连通,曝气区5的下部与沉淀区6的下部连通,沉淀区6通过连接有过滤器11的U形导流管9与清水区10连接;清水区10设置有出水口12;反应区3上部安装有通入废水的管道混合器2,反应区3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6,反应区3内部设置有S形通道19。曝气区5的下部安装有通过鼓风机20鼓风的曝气器18;沉淀区6的上部设置有与U形导流管9连通的水槽8,水槽8下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7,沉淀区6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6。所述的沉淀区6的底部还设置有污泥沉淀导流板17。所述的清水区10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15。所述的过滤器11为上部通入需要过滤的水,下部排出过滤后的水的结构。所述的过滤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内的反应区(3)、曝气区(5)、沉淀区(6)和清水区(10),反应区(3)的下部与曝气区(5)的下部连通,曝气区(5)的下部与沉淀区(6)的下部连通,沉淀区(6)通过连接有过滤器(11)的U形导流管(9)与清水区(10)连接;清水区(10)设置有出水口(12);反应区(3)上部安装有通入废水的管道混合器(2),反应区(3)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6),反应区(3)内部设置有S形通道(19);曝气区(5)的下部安装有通过鼓风机(20)鼓风的曝气器(18);沉淀区(6)的上部设置有与U形导流管(9)连通的水槽(8),水槽(8)下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7),沉淀区(6)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内的反应区(3)、曝气区(5)、沉淀区(6)和清水区(10),反应区(3)的下部与曝气区(5)的下部连通,曝气区(5)的下部与沉淀区(6)的下部连通,沉淀区(6)通过连接有过滤器(11)的U形导流管(9)与清水区(10)连接;清水区(10)设置有出水口(12);反应区(3)上部安装有通入废水的管道混合器(2),反应区(3)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6),反应区(3)内部设置有S形通道(19);曝气区(5)的下部安装有通过鼓风机(20)鼓风的曝气器(18);沉淀区(6)的上部设置有与U形导流管(9)连通的水槽(8),水槽(8)下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7),沉淀区(6)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区(6)的底部还设置有污泥沉淀导流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区(10)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选矿废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11)为上部进水、下部出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选矿废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军陈东曾永斌李统黄荣珍王河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锦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