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慢性泄泻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赤石脂(煅) 15~20g、黄连1.5~4g、党参15~25g、黄柏3~9g、诃子(去核) 3~12g、肉豆蔻(煨) 1.5~6g、厚朴(炙) 3~18g、建曲9~16g、补骨脂8~18g、吴茱萸(制)1.5~6g、肉桂2~8g、干姜3~10g、川椒3~6.5g、川芎3~10g、牡蛎(煅) 15~45g、五倍子3~10g、乌梅(去核) 4~8g、云苓10~16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慢性泄泻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医者认为: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根据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原则各异。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时伴黏液、脓血。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因导致腹泻的病因不同,伴随症状各异,例如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药物,是我们目前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慢性泄泻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疾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慢性泄泻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以解决慢性泄泻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慢性泄泻。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赤石脂(煅)15~20g、黄连1.5~4g、党参15~25g、黄柏3~9g、诃子(去核)3~12g、肉豆蔻(煨)1.5~6g、厚朴(炙)3~18g、建曲9~16g、补骨脂8~18g、吴茱萸(制)1.5~6g、肉桂2~8g、干姜3~10g、川椒3~6.5g、川芎3~10g、牡蛎(煅)15~45g、五倍子3~10g、乌梅(去核)4~8g、云苓10~16g。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赤石脂(煅)15~17g、黄连2~3.5g、党参18~22g、黄柏4~8g、诃子(去核)5~11g、肉豆蔻(煨)2~5g、厚朴(炙)5~16g、建曲10~14g、补骨脂10~16g、吴茱萸(制)2~5.5g、肉桂3~7g、干姜4~9g、川椒4~6g、川芎4~9g、牡蛎(煅)20~40g、五倍子5~9g、乌梅(去核)5~7g、云苓12~14g。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赤石脂(煅)16g、黄连3g、党参20g、黄柏7g、诃子(去核)10g、肉豆蔻(煨)4.5g、厚朴(炙)14g、建曲12g、补骨脂14g、吴茱萸(制)5g、肉桂6g、干姜8g、川椒5.5g、川芎8g、牡蛎(煅)35g、五倍子8g、乌梅(去核)6g、云苓13g。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40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过药32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35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备用。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二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3-7天,病获痊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赤石脂(煅),性味:甘、涩、酸、温,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久泻之痢、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脓水浸淫;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党参,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等症;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诃子(去核),性味:味苦、微涩、性平,具有隆气化痰,止泻痢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咳不止、外泻、外痢;肉豆蔻(煨),性味:辛、苦、温,具有温中、下气、消食、固肠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厚朴(炙),性味: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建曲,性味:甘、辛、温,具有解表和中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补骨脂,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等症;吴茱萸(制),性味:辛、苦、热,小毒,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症;桂,性味:性大热、味辛、甘,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等病症;干姜,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川椒,性味:辛、热、有小毒,具有温中止痛、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院腹冷痛、呕吐泄泻、蛔虫腹痛、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川芎,性味:辛、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牡蛎(煅),性味:咸湿、凉,具有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之功效,用于治疗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乌梅(去核),性味:酸、温,具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之功效,用于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云苓,性味:性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赤石脂(煅) 15~20g、黄连1.5~4g、党参15~25g、黄柏3~9g、诃子(去核) 3~12g、肉豆蔻(煨) 1.5~6g、厚朴(炙) 3~18g、建曲9~16g、补骨脂8~18g、吴茱萸(制)1.5~6g、肉桂2~8g、干姜3~10g、川椒3~6.5g、川芎3~10g、牡蛎(煅) 15~45g、五倍子3~10g、乌梅(去核) 4~8g、云苓10~16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赤石脂(煅)15~20g、黄连1.5~4g、党参15~25g、黄柏3~9g、诃子(去核)3~12g、肉豆蔻(煨)1.5~6g、厚朴(炙)3~18g、建曲9~16g、补骨脂8~18g、吴茱萸(制)1.5~6g、肉桂2~8g、干姜3~10g、川椒3~6.5g、川芎3~10g、牡蛎(煅)15~45g、五倍子3~10g、乌梅(去核)4~8g、云苓10~1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赤石脂(煅)15~17g、黄连2~3.5g、党参18~22g、黄柏4~8g、诃子(去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