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0061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和方法。所述的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塞筒机构、热腔体机构、抽拔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抽拔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传动机构、左丝杆和右丝杆,所述的步进电机固定于底板上,左丝杆套接于左固定杆内,右丝杆套接于右固定杆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测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且结构简单、机构精巧,测量简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精密计量仪器
,涉及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及方法,尤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
技术介绍
目前,有众多针对管状织物织造成形的专利及研究,另有报道关于织造密度均匀管状机织物的工具或措施,这些专利及相关研究为织造管状织物奠定了基础,但均未涉及本专利技术所提的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也未涉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尤其未涉及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时产生的轴向摩擦力及管状织物在回折抽拔过程中的顺滑度与顺滑衰减率的表达。由于管状织物具有优良的几何圆管特性,因而被应用于非开挖翻衬式管道修复、生物医用人造血管、地外天体无人取样等领域。作为一种修复城市深埋地下受损管道的新型技术,非开挖翻衬式管道修复技术已经开始被采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开直接开挖路面所造成的施工工序多,工期长,成本高,破坏路面,阻塞交通,浪费资源等缺陷。非开挖翻衬技术是预先将灌浸有树脂粘结剂的内衬管(一般采用管状机织物复合材料)的一端翻转固定于地面的局部开挖处,再利用气压或水压推动内衬管的另一端不断向管道内部翻衬,使其以翻转头的形式向前移动推进,从而贴附于受损管道的内壁上,最终使内衬管以管中管的形式衬于受损管道的内部,实现对受损管道的修复。由于管状机织物具有无接缝,整体性及密封性良好,织物结构均匀,周向厚度一致,强力高,翻衬时受力均衡,没有应力过度集中,机械施工容易,修复效果好等特点,有研究及相关专利已经将内衬管设计为一次成型的管状机织物(顾佐,王瑞,董久樟,邓新华,马崇启,曹国权,袁競,张淑洁,管道修复用内衬管,技术专利,申请号:200920097021.4,申请日:2009年06月09日,授权公告号:CN201531710U,授权公告日:2010年07月21日;张大群,郎荣良,曹井国,刘瑶,一种用于管道翻转法修复的复合材料,技术专利,申请号:201520082925.5,申请日:2015年02月05日,授权公告号:CN204472039U,授权公告日:2015年07月15日)。这些专利技术所述的范畴仅涉及机械力对管状织物(内衬管包括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作用,但均未涉及本专利技术所提的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也未涉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尤其未涉及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时产生的轴向摩擦力及管状织物在回折抽拔过程中的顺滑度与顺滑衰减率的表达。径向顺应性是测试人造血管与宿主血管相适应的、因血压变化而产生的膨胀及收缩性能,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性能优劣取决于血管几何形态与血管壁本身的机械性能。不同人体部位的血管、同一血管在不同压力条件下以及平滑肌不同状态下的径向顺应性都是不同的。有报道已经开始研究管状织物的径向顺应性问题,以期应用于医学领域(J·L·埃亨,P·G·阿克尔,包括增强微型带的血管内导管,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880119737.8,申请日:2008年12月04日,授权公告号:CN101888871B,授权公告日:2013年02月13日;丁辛,陈莹,李毓陵,王璐,高洁,赵学谦,一种可改善径向顺应性的纺织人造血管,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910197649.6,申请日:2009年10月23日,授权公告号:CN101803964B,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14日;J·G·休斯顿,R·G·胡德,P·A·斯通布里奇,管状导管,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080052130.X,申请日:2010年11月17日,授权公告号:CN102711663B,授权公告日:2015年04月22日;J-M·海德,绑带环及由轴向裁剪的管状织物制造该绑带环的方法,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210336445.8,申请日:2012年09月12日,申请公布号:CN102995215A,申请公布日:2013年03月27日;S·奥尼申科,R·德斯皮格拉雷,具有平的或压扁的细丝的中国式指套,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280060961.0,申请日:2012年10月24日,申请公布号:CN103987992A,申请公布日:2014年08月13日;刘必前,何敏,张海军,李青峰,陈亮,葛均波,一种高强度、高弹性、可降解人工心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310198816.5,申请日:2013年05月27日,申请公布号:CN103272289A,授权公告日:2013年09月04日)。这些专利技术所述的范畴仅涉及针对小口径管状织物的压、剪、收缩性、膨胀性等方面的研究,但均未涉及本专利技术所提的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也未涉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尤其未涉及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时产生的轴向摩擦力及管状织物在回折抽拔过程中的顺滑度与顺滑衰减率的表达。地外天体无人取样技术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及科研机构的青睐。有报道已经开始研究一种能保持原始地质层理信息的取心机构,机构中取芯钻杆与保持芯管之间的空间设有波纹管状折叠的软袋,软袋下端可延展至保持芯管下沿处并内翻至保持芯管内部与软袋接头相连,软袋接头通过牵引绳与整形吊点相连,在钻探采样的过程中,包裹有月壤样品的软袋被抽拔进入到保持芯管内部,最终从保持芯管内部抽拔出来,以实现在保证月壤层理信息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采集封装(邓宗全,姜生元,陈明,全齐全,侯绪研,唐德威,张吉,高兴文,能保持原始地质层理信息的取心机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210200209.3,申请日:2012年06月18日,申请公布号:CN102720501A,申请公布日:2012年10月10日;姜生元,邓宗全,陈明,张吉,高兴文,乔飞,王印超,双层软袋钻探取心采样机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210200212.5,申请日:2012年06月18日,授权公告号:CN102721572B,授权公告日:2013年12月04日;岳洪浩,邓宗全,唐德威,姜生元,吴淼,月壤钻探取心机构性能测试系统,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312045.2,申请日:2014年07月03日,申请公布号:CN104062141A,申请公布日:2014年09月24日)。这些专利技术所述的范畴虽然有涉及针对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CN105675485.html" title="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塞筒机构(1)、热腔体机构(2)、抽拔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的固定机构(4)包括底板(41)、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均固定于底板(41)上,所述的抽拔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传动机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所述的步进电机(31)固定于底板(41)上,左丝杆(34)套接于左固定杆(42)内,右丝杆(37)套接于右固定杆(43)内;所述的塞筒机构(1)包括移动梁(11)、压力传感器(12)、连接杆(13)、盖夹(14)和固紧螺丝(15),所述的连接杆(13)的下端固接于压力传感器(12)上,压力传感器(12)固接于移动梁(11)上,连接杆(13)的上侧设有盖夹(14),所述的连接杆(13)与盖夹(14)通过固紧螺丝(15)固定连接,管状织物的一端可置于所述的盖夹(14)与连接杆(13)之间并由所述的固紧螺丝(15)夹紧,所述的移动梁(11)套接于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上;所述的热腔体机构(2)包括热管(21)、触压传感器(22)、连接块(23)和外圈(24),所述的外圈(24)固定于所述的底板(41)的上方,所述的热管(21)置于所述的外圈(24)内部,热管(21)的下端从外圈(24)中露出,热管(21)的下端设有翻边,所述的翻边通过连接块(23)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圈(24);管状织物可套接于所述的热管(21)外壁上,触压传感器(22)固定于所述的热管(21)壁上,用于采集管状织物(5)套接于热管(21)壁上时与热管(21)壁之间产生的接触压力;所述的连接杆(13)的上部置于热管(21)内,所述的步进电机(31)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梁(11)垂直向下移动,使所述的管状织物(5)从套接于热管(21)外壁被回折抽拔拉入热管(21)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塞筒机
构(1)、热腔体机构(2)、抽拔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的固定机构(4)
包括底板(41)、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
(43)均固定于底板(41)上,所述的抽拔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传动
机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所述的步进电机(31)固定于底板(41)
上,左丝杆(34)套接于左固定杆(42)内,右丝杆(37)套接于右固定杆(43)
内;所述的塞筒机构(1)包括移动梁(11)、压力传感器(12)、连接杆(13)、
盖夹(14)和固紧螺丝(15),所述的连接杆(13)的下端固接于压力传感器(12)
上,压力传感器(12)固接于移动梁(11)上,连接杆(13)的上侧设有盖夹(14),
所述的连接杆(13)与盖夹(14)通过固紧螺丝(15)固定连接,管状织物的一
端可置于所述的盖夹(14)与连接杆(13)之间并由所述的固紧螺丝(15)夹紧,
所述的移动梁(11)套接于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上;所述的热腔体机构
(2)包括热管(21)、触压传感器(22)、连接块(23)和外圈(24),所述的外
圈(24)固定于所述的底板(41)的上方,所述的热管(21)置于所述的外圈(24)
内部,热管(21)的下端从外圈(24)中露出,热管(21)的下端设有翻边,所
述的翻边通过连接块(23)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圈(24);管状织物可套接于所述
的热管(21)外壁上,触压传感器(22)固定于所述的热管(21)壁上,用于采
集管状织物(5)套接于热管(21)壁上时与热管(21)壁之间产生的接触压力;
所述的连接杆(13)的上部置于热管(21)内,所述的步进电机(31)能够通过
传动机构带动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梁(11)垂直
向下移动,使所述的管状织物(5)从套接于热管(21)外壁被回折抽拔拉入热
管(21)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拉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左主动齿轮(32)、左被动齿轮(33)、右主动齿轮(35)
与右被动齿轮(36),左主动齿轮(32)与左被动齿轮(33)啮合,右主动齿轮
(35)与右被动齿轮(36)啮合,所述的左丝杆(34)与左被动齿轮(33)固定,
所述的右丝杆(37)与右被动齿轮(36)固定;所述的步进电机(31)能够驱动
左主动齿轮(32)传动左被动齿轮(33)带动左丝杆(34)转动,所述的步进电

\t机(31)还能够驱动右主动齿轮(35)传动右被动齿轮(36)带动右丝杆(37)
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东丁作伟杜赵群刘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