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040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其包括:矩形的上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4个上支架构成;上部支架围绕在塔吊标准节的外侧;矩形的下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4个下支架构成;下部支架搭设在建筑物楼板的孔洞处;斜撑,斜撑的一端与上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下部支架连接;模板层,模板层铺设在上部支架的顶部,以及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之间;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铺设在模板层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伸缩工具实现了可调节、可周转使用,大大节省资金投入;减少了由于雨季施工造成的地下室积水清理困难;也能减少洞口封闭不严密造成的物体打击施工人员的隐患,减少了传统封闭工艺持续时间不长造成的人工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
技术介绍
在构筑物建筑施工过程中,塔吊或施工升降机的基础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上,这样在塔吊标准节穿过各楼层楼板的部位会出现孔洞5,附图3中所示。特别是对于位于地平面的一层楼板,由于施工人员会在孔洞周围走动,存在很大的人员安全隐患,需要对洞口进行封闭。根据传统施工方法,洞口封闭方式为在首层楼板的孔洞部位采用简易的模板直接进行固定封闭。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孔洞封闭不严密,由于封闭不严密,雨水会从模板与楼板之间的缝隙流入地下室,从而造成了地下室积水难以清理。另外,受到日晒雨淋模板极易腐朽,不仅碍观瞻,而且存在人员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以解决目前已有的简易模板对孔洞封闭不严密以及模板受到日晒雨淋极易腐朽,不仅碍观瞻,而且存在人员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所述工具安装在塔吊标准节与建筑物楼板所形成的孔洞处,其包括:矩形的上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三上支架和第四上支架构成;所述上部支架围绕在所述塔吊标准节的外侧;矩形的下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第三下支架和第四下支架构成;所述下部支架搭设在建筑物楼板的孔洞处;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上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下部支架连接;模板层,模板层铺设在上部支架的顶部,以及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之间;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铺设在所述模板层的上部。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进一步,所述斜撑包括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和第四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第一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第一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支架连接;所述第三斜撑的一端与第三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下支架连接;所述第四斜撑的一端与第三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下支架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进一步,所述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三上支架和第四上支架均包括两个一端带有连接孔的上支架外套管和两端带有连接孔的上支架内杆,外套管套在内杆外部,利用螺栓穿过连接孔将上支架外套管和上支架内杆固定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第三下支架和第四下支架均包括两个一端带有连接孔的下支架外套管和两端带有连接孔的下支架内杆,外套管套在内杆外部,利用螺栓穿过连接孔将下支架外套管和下支架内杆固定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进一步,所述模板层所用的模板为16mm~20mm厚的菲林模板。更进一步,所述模板层所用的模板为18mm厚的菲林模板。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进一步,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5mm~40mm。更进一步,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3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塔吊标准节及楼板孔洞尺寸的不同,可伸缩工具实现了可调节、可周转使用,大大节省资金投入;实现了可拆装式的防护平台。由于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三上支架和第四上支架的长度可以通过上支架外套管和上支架内杆进行调节,所以上部支架可以适应不同的塔吊标准节的外部尺寸。由于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第三下支架和第四下支架可以通过下支架外套管和下支架内杆进行调节,所以下部支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孔洞。2、在上部支架以及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之间铺设模板层和水泥砂浆层,能够更好地密封楼板孔洞。减少了由于雨季施工造成的地下室积水清理困难;也能减少洞口封闭不严密造成的物体打击施工人员的隐患,减少了传统封闭工艺持续时间不长造成的人工浪费问题。在模板上设置水泥砂浆层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模板受到日晒雨淋而腐朽,提高了孔洞封闭的美观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塔吊与建筑物楼板处的孔洞示意图;图4为利用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封堵建筑物楼板处的孔洞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部支架,11、第一上支架,12、第二上支架,13、第三上支架,14、第四上支架,15、上支架外套管,16、上支架内杆;2、下部支架,21、第一下支架,22、第二下支架,23、第三下支架,24、第四下支架,25、下支架外套管,26、下支架内杆;3、斜撑,31、第一斜撑,32、第二斜撑,33、第三斜撑,34、第四斜撑;4、建筑物楼板;5、孔洞;6、塔吊标准节;7、模板层;8、水泥砂浆层。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如图3所示,为塔吊与建筑物楼板处的孔洞示意图。在附图3中示出了位于最底层的地下室底板,以及-1层楼板和首层楼板,为了塔吊标准节5穿过,均设置了孔洞5。图1和图2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所述工具安装在塔吊标准节6与建筑物楼板4所形成的孔洞5处,其包括:矩形的上部支架1,该上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上支架11、第二上支架12、第三上支架13和第四上支架14构成;所述上部支架1围绕在所述塔吊标准节6的外侧;矩形的下部支架2,该下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下支架21、第二下支架22、第三下支架23和第四下支架24构成;所述下部支架2搭设在建筑物楼板4的孔洞5处;斜撑3,所述斜撑3的一端与上部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下部支架2连接;模板层7,模板层7铺设在上部支架1的顶部,以及上部支架1与下部支架2之间;水泥砂浆层8,所述水泥砂浆层8铺设在所述模板层7的上部。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中,如图1所示,所述斜撑3包括第一斜撑31、第二斜撑32、第三斜撑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所述工具安装在塔吊标准节与建筑物楼板所形成的孔洞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上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三上支架和第四上支架构成;所述上部支架围绕在所述塔吊标准节的外侧;矩形的下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第三下支架和第四下支架构成;所述下部支架搭设在建筑物楼板的孔洞处;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上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下部支架连接;模板层,模板层铺设在上部支架的顶部,以及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之间;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铺设在所述模板层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所述工具安装在塔吊标准节与建筑物楼板所形成的孔洞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的上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三上支架和第四上支架构成;所述上部支架围绕在所述塔吊标准节的外侧;
矩形的下部支架,由依次首尾相连接的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第三下支架和第四下支架构成;所述下部支架搭设在建筑物楼板的孔洞处;
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上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下部支架连接;
模板层,模板层铺设在上部支架的顶部,以及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之间;
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铺设在所述模板层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吊洞口防护的可伸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包括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和第四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第一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第一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支架连接;所述第三斜撑的一端与第三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下支架连接;所述第四斜撑的一端与第三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下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塔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珊李大桂俞金永程永康娄涛张满江红林可可李正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