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孔医用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825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椭圆形具有凹凸表层设计的引流孔医用贴,由强吸水材料构成的吸水芯、半透明的背衬层、环形胶黏层组成,引流孔医用贴其中心设有圆形隆起部,外围设有环形阻漏槽;吸水芯为两层,面向皮肤的一层吸水芯为纵向排列,含有促进皮肤修复、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靠近背衬层的一层吸水芯为横向设计,并含有遇水变色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流孔医用贴,解决了快速吸收、防止横向扩散和增加蓄水容积间的矛盾,适于人体躯干的弧度特点,封堵效果好,同时兼顾透气性,防止引流孔医用贴与皮肤黏连,同时具有促进引流孔快速愈合和引流孔渗出液的显色示警等优点,提示患者及时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引流孔部位渗出液具有良好吸收性,可长时间保持引流孔部位无菌透气的环境,促进引流孔快速愈合的医用敷料。
技术介绍
临床外科使用引流管用于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但是引流管取出后的引流孔不易愈合,临床一般使用纱布、海绵剂等,大部分经过吸收引流孔的渗出液,使引流孔部位干燥,继而愈合,由于引流口会有液体渗出,需要频繁更换新的辅料,不仅增加操作频率,并且容易造成术后感染。近年来,发现引流孔干性愈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引流孔局部脱水,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的爬行;2)引流孔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3)频繁更换敷料,使引流孔局部温度下降,导致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4)引流孔与外界无阻碍性屏障,感染的机会增多;5)引流孔愈合时间长;6)敷料与引流孔新生肉芽组织黏连,导致每次更换敷料时发生再次性损伤,令患者疼痛。动物实验表明,湿性环境中引流孔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的2倍。同时,引流孔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并维持引流孔局部微循环的低氧状态,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及细胞的增殖分化,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释放,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愈合环境。引流孔湿性愈合的优点可以概括为:1)闭合性敷料,感染机会下降;2)局部温度接近体温,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3)缩短引流孔愈合时间;4)敷料不与引流孔新生肉芽组织黏连。实现引流孔愈合的敷料有:薄膜敷料、泡沫敷料、水凝胶、水胶体敷料、藻酸盐类敷料。这些敷料应用于引流孔愈合存在以下问题:1)透气性好的敷料不能持续吸收渗出液;2)水胶体敷料虽然可以吸收渗出液,但容易残留凝胶状物质在引流孔处,更换时也会产生黏连;3)有些敷料没有黏着力,需要辅助胶布应用;4)有些敷料黏着力太强更换时黏连皮肤,不仅疼痛,而且会损失再生皮肤;5)不能为引流孔愈合提供无菌和促生长的理想环境。因此目前尚未见到一种引流口专用的敷料,能够同时满足引流口快速愈合多方面因素,包括:维持封闭但透气的环境、有黏性但不黏连引流口皮肤、保证无菌且促进引流口皮肤生长的理想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引流口医用敷料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引流口快速愈合多方面因素的医用敷料,实现维持封闭但透气的环境、有黏性但不黏连引流口皮肤、保证无菌且促进引流口皮肤生长的理想环境。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对比,研制出一种引流孔医用贴,其外形为椭圆形,由强吸水材料构成的吸水芯、半透明的背衬层、环形胶黏层组成,中心设有圆形隆起部,外周设有环形阻漏槽;引流孔医用贴的吸水芯为两层,面向皮肤的一层吸水芯为纵向排列,方向与皮肤垂直,靠近背衬层的一层吸水芯为横向设计,方向与皮肤平行。上述的椭圆形引流孔医用贴的长径与短径比为4∶3至2∶1。上述的中心圆形隆起部高度为0.5-1.5cm,直径为1-3cm,表面附盖涂有苯扎溴铵的隔离网。上述的环形阻漏槽的高度为0.5-1.5cm,数量不少于1道环形阻漏槽。上述的半透明的背衬层是由塑料薄膜制备得到的,塑料薄膜的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上述的吸水芯材料为医用软质棉绒材料、高吸水树脂。上述的吸水芯面向皮肤的一层中含有促进皮肤修复、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靠近背衬层的一层中含有遇水变色成分,随着吸收的渗出液不断增加,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上述的促进皮肤修复、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衍生物。上述的环形胶黏层是由医用压敏胶涂布而成。上述的引流孔医用贴适用于包括骨筋膜综合症切开减压、急性外伤、急性感染、脓肿和肠瘘引起的渗出液或其它液体局部流量大的各种引流孔,或植皮、转移肌皮瓣或其它手术引起的引流孔,应用时以椭圆形贴的长径方向与躯体保持垂直,中心圆形隆起部正对引流孔出口,压紧贴合。本专利技术的引流孔医用贴,与已有技术的区别如下:1、特殊的椭圆形设计和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引流孔医用贴为椭圆形,不同于圆形或长条形,适于人体躯干的弧度特点,利用躯体自然弧度增加引流孔的封堵效果,而不同于创可贴的不规则引流孔应用;2、本专利技术的引流孔医用贴的中心为(涂有苯扎溴铵的隔离网)圆形隆起,外周设有多重环形阻漏槽,便于封堵引流孔,同时兼顾透气性,防止引流孔医用贴与皮肤黏连。3、本专利技术的引流孔医用贴吸水芯为二层设计,解决了快速吸收、防止横向扩散和增加蓄水容积间的矛盾。4、本专利技术的引流孔医用贴中含有遇水变色成分,随着吸收的渗出液不断增加,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提示患者根据创口渗出液的多少及时更换引流孔医用贴。附图说明图1引流孔医用贴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图2引流孔医用贴吸水芯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表1,以棉绒材料或高吸水树脂为吸水芯,进口压敏胶涂布胶黏层,聚苯乙烯膜为背衬层,制备相应的引流孔医用贴。此外设置三组对照组,对照组1为医用纱布;对照组2为创可贴;对照组3为吸水海绵。表1引流孔医用贴实验组的制备注:实验组1A-1E、实验组2A-2E以棉绒材料为吸水芯;实验组3A-3E以高吸水树脂为吸水芯。实施例2以实施例1制备的引流孔医用贴为对象,考察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模型动物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建立模型动物:取BALB/c小鼠,0.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固定于支架上,待蒸气消毒锅压力为0.12MPa时,将玻璃管排气口对准腹部,烫伤时间为8s,除去创口的皮肤,使伤口深至腹腔,制造直径为1cm的圆形深度创口。应用实施例1制备的引流孔医用贴,观察治疗效果。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应用效果从以上实验结果可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椭圆形具有凹凸表层设计的引流孔医用贴(实验组1A、实验组2A、实验组3A),明显优于非本专利技术技术组合的各实验组和对照组,解决了快速吸收、防止横向扩散和增加蓄水容积间的矛盾,封堵效果好,同时防止渗出液溢漏和防止引流孔医用贴与皮肤黏连,同时具有促进引流孔创口快速愈合和引流孔渗出液的显色示警提示等优点。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专利技术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当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孔医用贴,其特征在于:引流孔医用贴外形为椭圆形,由强吸水材料构成的吸水芯、半透明的背衬层、环形胶黏层组成,中心设有圆形隆起部,外周设有环形阻漏槽;引流孔医用贴的吸水芯为两层,面向皮肤的一层吸水芯为纵向排列,方向与皮肤垂直,靠近背衬层的一层吸水芯为横向设计,方向与皮肤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孔医用贴,其特征在于:引流孔医用贴外形为椭圆形,由强吸水材料构成的
吸水芯、半透明的背衬层、环形胶黏层组成,中心设有圆形隆起部,外周设有环形阻漏槽;
引流孔医用贴的吸水芯为两层,面向皮肤的一层吸水芯为纵向排列,方向与皮肤垂直,靠近
背衬层的一层吸水芯为横向设计,方向与皮肤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孔医用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形引流孔医用贴的
长径与短径比为4∶3至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孔医用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圆形隆起部高度为
0.5-1.5cm,直径为1-3cm,表面附盖涂有苯扎溴铵的隔离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孔医用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阻漏槽的高度为
0.5-1.5cm,数量不少于1道环形阻漏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孔医用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透明的背衬层是由塑
料薄膜制备得到的,塑料薄膜的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应征肖健章晓东鲁翠涛徐荷林吴疆张宏宇杨靖靖殷佳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