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包括两段电缆,两段电缆由内向外设置有导体线芯、主绝缘层、主半导电层和屏蔽层,各段电缆的一端剥除了屏蔽层、主半导电层和主绝缘层,依次外露出主半导电层、主绝缘层和导体线芯,该接头电缆还包括:导体连接管,导体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段外露的导体线芯外;第一半导电层,第一半导电层包覆在导体连接管外;第二半导电层,第二半导电层包覆在外露的两段主半导电层外;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覆在第一半导电层、第二半导电层和外露的主绝缘层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具有良好的防水和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
技术介绍
在电缆的布设过程中,当电缆的长度小于布设长度时,需要由两段或多段电缆连接形成接头电缆来进行布设,使电缆的导体线芯联通而形成连续电路,接头电缆的接头要求具有一定的绝缘和密封性能,符合电气绝缘性能,结构合理,适应环境等要求,接头施工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电缆线路运行的稳定。接头电缆的接头质量故障在各类故障中的比例不容忽视,且其抢修所耗费时间和人力物力亦很高,因此提高接头质量,降低接头故障率,是减少抢修数量,延长接头电缆使用寿命,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以改善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包括两段电缆,两段电缆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导体线芯、主绝缘层、主半导电层和屏蔽层,各段电缆的一端分别剥除了屏蔽层、主半导电层和主绝缘层,依次外露出设置在屏蔽层内的主半导电层、设置在主半导电层内的主绝缘层和设置在主绝缘层内的导体线芯,所述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还包括:导体连接管,所述导体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段外露的所述导体线芯外,将两段外露的所述导体线芯连接;第一半导电层,所述第一半导电层包覆在所述导体连接管外,所述第一半导电层的两端分别与两段外露的所述主绝缘层结合;第二半导电层,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包覆在外露的两段所述主半导电层外,所述第二半导电层的两端分别与屏蔽层和外露的主绝缘层结合;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半导电层、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和外露的所述主绝缘层外,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两端分别与两段所述屏蔽层结合。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还包括铜网套,所述铜网套套设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外,所述铜网套的两端套设有用于将所述铜网套固定的恒力弹簧。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外还包覆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铜网套外包覆有防水层。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PVC胶带层。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防水层外包覆有铠装保护层。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主绝缘层的端部呈锥形的反应力锥结构。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第二半导电层为半导体带包绕结构。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绝缘带包绕结构。如上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优选地,所述导体连接管为铜制的导体连接管。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采用导体连接管将两段电缆外露的导体线芯连接,并设置包覆在导体连接管外的第一半导电层,包覆在外露的两段主半导电层外的第二半导电层,以及将第一半导电层、第二半导电层和外露的主绝缘层包覆的第一绝缘层,从而能使两段电缆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接头电缆的防水和绝缘性能良好,有效保证相接头电缆的使用安全。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的第二绝缘层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的第一半导电层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导体线芯101,主绝缘层102,主半导电层103,屏蔽层104,导体连接管105,第一半导电层106,第二半导电层107,第一绝缘层108,铜网套109,第二绝缘层110,恒力弹簧111,防水层112,铠装保护层113。具体实施方式在电缆的布设过程中,当电缆的长度小于布设长度时,需要由两段或多段电缆连接形成接头电缆来进行布设,使接头电缆的导体线芯联通而形成连续电路,接头电缆的接头要求具有一定的绝缘和密封性能,符合电气绝缘性能,结构合理,适应环境等要求,接头施工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电缆线路运行的稳定。接头电缆的接头质量故障在各类故障中的比例不容忽视,且其抢修所耗费时间和人力物力亦很高,因此提高接头质量,降低接头故障率,是减少抢修数量,延长接头电缆使用寿命,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提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绕包式中间接头。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包括两段电缆,两段电缆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导体线芯、主绝缘层、主半导电层和屏蔽层,各段电缆的一端分别剥除了屏蔽层、主半导电层和主绝缘层,依次外露出设置在屏蔽层内的主半导电层、设置在主半导电层内的主绝缘层和设置在主绝缘层内的导体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还包括:导体连接管,所述导体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段外露的所述导体线芯外,将两段外露的所述导体线芯连接;第一半导电层,所述第一半导电层包覆在所述导体连接管外,所述第一半导电层的两端分别与两段外露的所述主绝缘层结合;第二半导电层,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包覆在外露的两段所述主半导电层外,所述第二半导电层的两端分别与屏蔽层和外露的主绝缘层结合;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半导电层、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和外露的所述主绝缘层外,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两端分别与两段所述屏蔽层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包括两段电缆,两段电缆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导体线芯、主绝缘层、主半导电层和屏蔽层,各段电缆的一端分别剥除了屏蔽层、主半导电层和主绝缘层,依次外露出设置在屏蔽层内的主半导电层、设置在主半导电层内的主绝缘层和设置在主绝缘层内的导体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还包括:
导体连接管,所述导体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段外露的所述导体线芯外,将两段外露的所述导体线芯连接;
第一半导电层,所述第一半导电层包覆在所述导体连接管外,所述第一半导电层的两端分别与两段外露的所述主绝缘层结合;
第二半导电层,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包覆在外露的两段所述主半导电层外,所述第二半导电层的两端分别与屏蔽层和外露的主绝缘层结合;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半导电层、所述第二半导电层和外露的所述主绝缘层外,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两端分别与两段所述屏蔽层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包式中间接头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网套,所述铜网套套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苏育,梁霄,
申请(专利权)人:银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