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344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电磁加热的复底多用炒锅。具体的,所述多用炒锅包括把手、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底部的导磁复底片,所述锅体由铝材制成,包括平面锅底和锅身,所述平面锅底和锅身一体成型,锅身的内部为弧形面,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且所述复底片内嵌在锅底的平面范围内,复底片外边缘与锅底边缘的距离范围为5~1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用炒锅,不仅满足了传统的翻炒习惯,加热均匀,提升了在电磁炉上使用时的加热功率,而且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电磁加热的复底多用炒锅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可明火和电磁加热兼用的炒锅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平底炒锅,另一种是弧形底的炒锅,但是,在实际实用中,这两种炒锅都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首先,由于平底炒锅的内底面也是平的,在翻炒过程中使用不方便,无法满足我国传统翻炒习惯的需要,而且复底片的形状以及复底方式各异,导致使用时电磁炉输出功率远远未达到理论功率,影响烹饪效率与效果;其次,弧形底炒锅在电磁炉上使用时,只有中心的较小区域与线盘距离较近形成电磁涡流,导致加热面积小、受热不均匀,也会导致加热的功率无法提升进而影响烹饪的效果。基于前述两个问题,有专利文件指出采用内凹外平的炒锅技术方案,但是该炒锅锅身与复底均采用不锈钢材料,还在锅身与锅底之间设有导热铝层,如此结构,仍旧无法实现将锅底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锅身进行均匀加热,而且加工制作复杂、成本高,综合目前的技术来看该技术方案只停留于“概念”阶段,几乎无实现产品化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的电磁炉用炒锅无法同时满足我国传统翻炒习惯又能保证加热均匀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电磁炉用炒锅功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用炒锅。具体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满足我国传统的翻炒习惯,又能够提升在电磁炉上使用时的加热功率,实现均匀加热,而且加工、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多用炒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用炒锅,包括把手、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底部的导磁复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由铝材制成,包括平面锅底和锅身,所述平面锅底和锅身一体成型,锅身的内部为弧形面,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且所述复底片内嵌在锅底的平面范围内,复底片外边缘与锅底边缘的距离范围为5~12mm。首先,整个锅体由铝材料一体制成,实现该锅体的工艺成熟、简单;其次,采用平面锅底和内弧形的外形结构,且在锅底采用不等厚度设置,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从而在该边缘处形成储能部,利用该储能部进行储热,然后再将热量传递给锅身,保证烹饪过程中整个锅体的热量比较均匀,提升烹饪的整体效果;再次,复底片外边缘与锅底边缘的距离范围为5~12mm,使得在满足制造工艺稳定性的同时,锅底受热后能够迅速的将热量向锅身传递,实现更好的烹饪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复底片上设有通孔,锅底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铆柱,铆柱穿过通孔后将复底片铆合在锅底上。相比其他复底方式,采用压铆方式将复底片固定在锅底上,使得复底片与锅底结合更加牢固,减少脱落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总面积与复底片的面积比值范围12%~35.5%。所述比值直接影响复底与锅底的结合强度和加热效率,若比值太大,则通孔面积过多,会减少复底片上的涡流加热面积,导致加热功率无法提升,加热效率较低;若比值太小,则容易导致复底与锅底的压铆固定点太少,使复底片容易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复底片的直径范围为145mm~165mm。将复底片直径设置在该范围内,显著增加了受热面积,能够实现加热功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通孔偏离复底片所在平面,局部朝锅内方向内凹。压铆后,锅底上的铆柱变形填充所述内凹的区域,从反向防止复底片脱落,提高复底的可靠性,同时,使得复底片的外底面平整,容易清洗与使用,提升美观性和使用便捷性。进一步的,所述复底片为圆环状,所述通孔位于复底片的内环与外环之间,复底片的内环直径范围为20mm~50mm,减少由于电磁炉加热线圈中心处磁感线密集,加热集中而带来的测温不准确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均布在不同圆周上,所述圆周的圈数为5~10圈。通孔均布在复底片上,进一步提高复底与锅底的结合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圆周上的通孔个数从内向外以等差数列递增,如此排布,能够使得通孔更加均匀的排布,再一步提高复底与锅底的结合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复底片上的通孔直径范围为3.0mm~4.5mm。结合上述圆周圈数以及通孔个数的排布,使得复底片能够同时满足加热效率与固定可靠的双重要求。进一步的,所述复底片的厚度范围为0.5~1mm。如此,减少复底片因集肤效应导致的涡流损失,使复底片的加热效率提高,保证热量能够快速的传递给锅体,还能提升复底片与锅体复底结合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用炒锅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用炒锅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复底片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锅体与复底片未压铆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与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多用炒锅,包括把手(图中未显示)、锅体1以及设置在锅体底部的导磁复底片2,所述锅体1由铝材制成,包括平面锅底和锅身,所述平面锅底和锅身一体成型,锅身的内部为弧形面,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所述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首先,所述锅体通过铝材一体成型加工而成,利用了铝的传热块以及易加工性,具体的,锅体可以通过铝压铸直接一体成型,该制作工艺成熟、简单可靠。同时,在所述平面锅底上复底,可满足电磁灶、燃气灶、电陶炉等加热平台,且采用了适合我国穿的翻炒烹饪习惯的内部弧形锅身结构。其次,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从而在该边缘处形成储能部,利用该储能部进行储热,使复底片上产生的热量积蓄起来后再迅速向锅身侧壁传导,提升加热的均匀性,改善烹饪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锅体与复底片已经复合完成后的剖面状态结构。可以理解的,所述可电磁加热的复底片2可以是不锈钢、铸铁或者其他导磁材质制成的。此外,至少所述锅体1的内表面设有不粘涂层,避免铝与食物表面直接接触带来的卫生安全问题,且便于清洗。进一步的,所述锅底平面部分的直径D范围为155~180mm。将锅底直径设置在该范围内,结合了锅身直径与锅底平面部分直径之间的合理比值,显著增加了受热面,能够实现加热功率的进一步提升。结合图1、3所示,所述复底片2内嵌在锅底的平面范围内,复底片外边缘与锅底边缘的距离δ范围为5~12mm,使得在满足制造工艺稳定性的同时,锅底受热后能够迅速的将热量向锅身传递,实现更好的烹饪效果。所述距离太大,则锅底边缘较厚部位热量较少,无法实现,距离太小,则会导致在复底过程中,锅底边缘变形较大,影响美观以及工作可靠性。更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所述复底片2的直径D1范围为145mm~165mm。将复底片3直径设置在该范围内,并结合前述的锅底直径D以及复底片边缘与锅底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用炒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炒锅,包括把手、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底部的导磁复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由铝材制成,包括平面锅底和锅身,所述平面锅底和锅身一体成型,锅身的内部为弧形面,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且所述复底片内嵌在锅底的平面范围内,复底片外边缘与锅底边缘的距离范围为5~1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炒锅,包括把手、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底部的导磁复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由铝材制成,包括平面锅底和锅身,所述平面锅底和锅身一体成型,锅身的内部为弧形面,锅底的厚度由锅体中心向锅底边缘逐渐增加,且所述复底片内嵌在锅底的平面范围内,复底片外边缘与锅底边缘的距离范围为5~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片上设有通孔,锅底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铆柱,铆柱穿过通孔后将复底片铆合在锅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总面积与复底片的面积比值范围12%~3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底片的直径范围为145mm~1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管兴勇乔中义杨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