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黎专利>正文

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272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背光源驱动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及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了驱动模块、电源保护模块、电源模块、电流控制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块。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利用电源模块为背光源驱动电路供电,并采用电源保护模块对电源模块进行保护,避免电源模块出现异常现象;另外,利用电路保护模块在电路出现异常的情况时断开电源回路;同时,利用电流控制模块中的二极管对电源模块所输出的电流进行限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保护移动终端的背光源模组不被异常电流或电压损坏,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背光源驱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终端作为移动网络末梢的传统定位。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新型媒体、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最重要枢纽,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甚至成为当今整个ICT产业的战略制高点。但是,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花屏或者闪屏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显示屏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出现问题,电流或电压过高造成不稳定的异常显示,降低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的背光源的驱动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背光源模组并驱动所述背光源模组工作的驱动模块;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源保护模块、电源模块、电流控制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电源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接地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电源端并与地连接;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源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驱动模块具有驱动端,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端为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实现通断;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电流不大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预设工作电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背光源模组,还包括上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了驱动模块、电源保护模块、电源模块、电流控制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块。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利用电源模块为背光源驱动电路供电,并采用电源保护模块对电源模块进行保护,避免电源模块出现异常现象;另外,利用电路保护模块在电路出现异常的情况时断开电源回路;同时,利用电流控制模块中的二极管对电源模块所输出的电流进行限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保护移动终端的背光源模组不被异常电流或电压损坏,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保护模块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连接背光源模组并驱动背光源模组工作的驱动模块10。进一步的,背光源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源保护模块40、电源模块50、电流控制模块20以及电路保护模块30。具体的,电源模块50的正极与电源保护模块40的输入端共接形成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电源端,电源模块50的负极与电源保护模块40的接地端共接形成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电源端并与地连接;电源保护模块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模块30的输入端,所述电路保护模块30的输出端连接电流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电流控制模块20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10的电源端共接形成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驱动模块10具有驱动端,驱动模块10的驱动端为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输出端。具体的,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电源端与负电源端用于接入电流以实现对电源模块50的充电,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用于连接背光源模组,并输出工作电流至背光源模组。其中,电路保护模块30用于根据电源模块50输出的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实现通断。进一步的,驱动模块10输出的电流不大于背光源模组的预设工作电流,电流控制模块20包括多个首尾依次串联连接的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流控制模块20可以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三二极管D3;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是电流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是电流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保护模块40主要是对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进行保护。并且在电源模块的输出回路上,采用了多个二极管进行多重保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模块10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开关K1、第一电容C1以及背光源驱动芯片U2;背光源驱动芯片U2的电源端VDD与驱动端QDD分别是驱动模块10的电源端与驱动端,背光源驱动芯片U2的设置端SET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共接于开关K1的第一端,开关K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背光源驱动芯片U2的电源端VDD,背光源驱动芯片U2的测试端TEST与接地端GND共接于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共接于地。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源驱动芯片U2内部有开关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根据所选芯片的型号可以获得不同的电流输出。另外,背光源驱动芯片U2是低压差芯片,本身功耗很低,可以降低整体能耗。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源的亮度的调节根据背光源驱动芯片U2的设置端SET的电平信号实现的。第一电阻R1是为了在电路稳态工作时,给背光源驱动芯片U2的设置端SET提供一个低电平信号。背光源的亮度的调节操作都由开关K1向驱动芯片U2的设置端SET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时间长度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路保护模块30可以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NMOS管Q1、晶闸管Q2、第四二极管D4、TVS管TVS1以及电流采样模块301;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阳极、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NMOS管Q1的漏极共接形成电路保护模块30的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于N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用于连接背光源模组并驱动所述背光源模组工作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源保护模块、电源模块、电流控制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电源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接地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电源端并与地连接;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源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驱动模块具有驱动端,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端为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实现通断;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电流不大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预设工作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用于连接背光源模组并驱动所述背光
源模组工作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还包括电源保护模块、电源模块、电流控制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
块;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
正电源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接地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
路的负电源端并与地连接;
所述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输
出端连接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源
端共接形成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驱动模块具有驱动端,所述驱动模块的
驱动端为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负输出端;
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实现通断;
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电流不大于所述背光源模组的预设工作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
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二
极管的阳极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
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以及第十二电阻;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
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
二电阻的第二端是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保护模块包括:
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
NMOS管、晶闸管、第四二极管、TVS管以及电流采样模块;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阳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黎
申请(专利权)人:苏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