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水硫酸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装有硫酸钴溶液的结晶槽中加入溶析剂,使硫酸钴溶析结晶析出成核并生长;(2)当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中钴浓度<10g/L时,停止加入溶析剂,进行固液分离;(3)将所得的固体干燥筛分,筛下物作为晶种,筛上物为七水硫酸钴;(4)将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进行蒸馏,馏液作为溶析剂返回结晶步骤,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车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一次结晶率高达99.6%以上,生产的七水硫酸钴产品颗粒大,有光泽,无需蒸发浓缩工序,降低了蒸汽消耗,避开蒸发浓缩工序时水不溶物的形成,使产品中水不溶物大大降低;母液中的溶析剂稀释结晶前钴液中的酸和油份,产品pH高、油份低;溶析剂蒸馏回收率>98%,蒸馏后可作为溶析剂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七水硫酸钴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低沸点溶剂溶析结晶生产七水硫酸钴的方法。技术背景现行的七水硫酸钴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生产,传统的蒸发技术有单效蒸发、多效蒸发,结晶为单槽间歇操作。传统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蒸发浓缩能耗大;(2)结晶产品颗粒细;(3)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CN104192917A公开了硫酸钴连续结晶的方法,将反萃后硫酸钴液经过MVR蒸发浓缩后通过改进的冷却型内循环连续结晶器进行结晶,相对于传统工艺具有能耗低、颗粒均匀、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存在设备投资高、工艺控制参数多、技术操作复杂、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等缺点,同时也不能解决传统蒸发结晶过程中的如下缺点:(1)一次结晶率低,母液需要返回再蒸发,能耗高;(2)没有避开蒸发浓缩工序水不溶物形成的过程,水不溶物高;(3)原液中的游离酸在母液中聚集,母液蒸发的产品pH值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生产七水硫酸钴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沸点溶剂溶析结晶生产七水硫酸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七水硫酸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装有硫酸钴溶液的结晶槽中加入溶析剂,使硫酸钴溶析结晶析出成核并生长;(2)当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即母液)中钴浓度<10g/L时,停止加入溶析剂,搅拌陈化0.5~5h后进行固液分离;(3)将所得的固体干燥筛分,筛下物作为晶种,筛上物为七水硫酸钴;(4)将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进行蒸馏,馏液作为溶析剂返回结晶步骤,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车间;其中,步骤(1)所述溶析剂为可与水互溶但不溶于硫酸钴的有机溶剂,其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述硫酸钴溶析结晶时的温度为0~4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溶析剂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乙腈、丙酮或四氢呋喃。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溶析剂为甲醇或乙醇等恒沸时气相中低沸点组分较高的溶剂。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硫酸钴溶析结晶时的温度为室温。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当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中钴浓度<1g/L时,停止加入溶析剂,进行固液分离。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的结晶和步骤(2)中的固液分离均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挥发的有机溶剂经冷凝后收集。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馏液中的溶析剂浓度为恒沸点浓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残液中的溶析剂浓度<1.0%。,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车间用于矿浆浆化,也可直接进行萃取或沉淀收钴。本专利技术中溶析结晶的技术原理在于:在原来的水溶液中,与Co2+、SO42-溶剂化作用的水分子部分或全部被溶析剂分子取代,使溶液体系的自由能增加,导致CoSO4过饱和而析出。本专利技术中溶析剂回收采用的技术是蒸馏,其原理在于:溶液经加热后部分气化,由于各个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性,致使液相和气相的组成不一样。挥发性高的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比在液相中的浓度要大;挥发性较低的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比在气相中的浓度要大。经过多次蒸馏或多塔板回流馏液中产品纯度达到恒沸点组分,残液中基本低挥发性组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无蒸发过程,不需要单/多效蒸发或二次蒸汽压缩蒸发等蒸发设备;加入比溶液体积小得多的溶析剂,即可达到完全析出的效果,所以蒸馏设备的规模也要比蒸发设备小,再加上溶析剂的比热容和汽化热均为水的20%,蒸馏的运行成本远比蒸发水低;(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蒸发过程,也就避免了蒸发阶段水不溶物水不溶物的形成过程,产品水不溶物<0.0005%;(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七水硫酸钴产品粒度较大,+24目占90%以上,溶解后pH(Co120g/L)>4.0。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艺流程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艺流程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新颖性和目的效果,结合实际阐述实施例,但以下实施例为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此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以Co130g/L的硫酸钴蒸发结晶母液为钴液(空气温度为20oC),将硫酸钴溶液泵入结晶槽,开启搅拌,不进行加热或冷却,再泵入乙醇作为溶析剂;随时监控母液中Co2+浓度,至母液中Co浓度0.5g/L时,停止加入乙醇,搅拌陈化0.5h后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干燥、30目筛筛分,筛下物返回结晶工序作为晶种,筛上物打包销售,所得母液进行蒸馏;蒸馏的溜液返回结晶工序作为溶析剂,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的浸出车间用来浆化矿浆。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此溶析结晶的结晶率为99.9%,所得硫酸钴产品+24目占95%,产品水不溶物<0.0005%,溶解后pH(Co120g/L)为5.5。母液蒸馏后馏液中乙醇含量为95.0%(v/v),残液中乙醇余量为0.05%(v/v),乙醇回收率为97.5%。实施例2水钴矿浸出液经P204萃取除杂、P507镍钴分离后反萃得到Co120g/L的硫酸钴溶液(空气温度为40oC),开启搅拌,泵入异丙醇作为溶析剂,加至饱和时,筛下物作为晶种返回结晶槽,继续泵入异丙醇;随时监控母液中Co2+浓度,至母液中Co浓度5g/L时,停止加入苯,搅拌陈化2h后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干燥、30目筛筛分,筛下物返回结晶工序作为晶种,筛上物打包销售,所得母液进行蒸馏;蒸馏的溜液返回结晶工序作为溶析剂,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的萃取车间进行P507萃取回收Co。具体工艺流程只是在图1.的溶析结晶之前增加溶析至饱和的操作。此溶析结晶的结晶率为95.0%,所得硫酸钴产品+24目占80%,产品水不溶物<0.0005%,溶解后pH(Co120g/L)为5.7。母液蒸馏后馏液中异丙醇含量为87.9%(v/v),残液中异丙醇余量为0.02%(v/v),异丙醇回收率为98.5%。实施例3水钴矿浸出液经P204萃取除杂、P507镍钴分离后反萃得到Co60g/L的硫酸钴溶液,冷冻至0oC泵入结晶槽,开启搅拌,再泵入四氢呋喃作为溶析剂;随时监控母液中Co2+浓度,至母液中Co浓度10g/L时,停止加入异丙醇,搅拌陈化1h后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干燥直接打包销售,所得母液进行硫化沉淀后蒸馏;蒸馏的溜液返回结晶工序作为溶析剂,残液外排。具体工艺流程见图2.。此溶析结晶的结晶率为80.0%,产品水不溶物<0.0005%,溶解后pH(Co120g/L)为5.0。结晶母液蒸馏后馏液中四氢呋喃含量为98.0%(v/v),残液中四氢呋喃余量为0.01%(v/v),四氢呋喃回收率为99.0%。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改用乙腈作为溶析剂。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只是改用正丙醇作为溶析剂。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七水硫酸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装有硫酸钴溶液的结晶槽中加入溶析剂,使硫酸钴溶析结晶析出成核并生长;(2)当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中钴浓度<10g/L时,停止加入溶析剂,搅拌陈化0.5~5h后进行固液分离;(3)将所得的固体干燥筛分,筛下物作为晶种,筛上物为七水硫酸钴;(4)将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进行蒸馏,馏液作为溶析剂返回结晶步骤,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车间;其中,步骤(1)所述溶析剂为可与水互溶但不溶解硫酸钴的有机溶剂,其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述硫酸钴溶析结晶时的温度为0~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水硫酸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装有硫酸钴溶液的结晶槽中加入溶析剂,使硫酸钴溶析结晶析出成核并生长;
(2)当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中钴浓度<10g/L时,停止加入溶析剂,搅拌陈化0.5~5h后进行固液分离;
(3)将所得的固体干燥筛分,筛下物作为晶种,筛上物为七水硫酸钴;
(4)将结晶槽中的硫酸钴溶液进行蒸馏,馏液作为溶析剂返回结晶步骤,残液返回钴湿法冶炼车间;
其中,步骤(1)所述溶析剂为可与水互溶但不溶解硫酸钴的有机溶剂,其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述硫酸钴溶析结晶时的温度为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七水硫酸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析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乙腈、丙酮或四氢呋喃。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海阔,钟晖,张鞍,梁卫春,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