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属于自动识别技术及红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红外探测器、电池卡槽、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复位按钮、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壳体的正面有红外探测器、电池卡槽、蜂鸣器、复位按钮;壳体的顶端装有发光二极管,所述红外探测器、复位按钮、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探测车内温度环境,采用红外温度探测,能探测出是否有少年儿童被锁在车内的情况,若出现有少年儿童被锁车内,则蜂鸣器报警,并使得发光二极管发亮,从而起到报警作用,减少少年儿童被锁车内而发生意外,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推广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属于自动识别技术及红外
技术介绍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拥有私家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近年来确出现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被反锁车内的悲剧,针对这一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车内安装监控。现有的车载监控种类很多,有记录行车记录的监控,有监测司机是否疲劳驾驶的监控,但是没有一种专门针对少年儿童被反锁车内的监控,当成年人由于疏忽把少年儿童独自留在车内,由于车辆是个密闭空间,儿童在车内呼叫几乎不能被发现,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用于解决少年儿童被独自反锁车内时候的安全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包括壳体1、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单片机控制器8;所述壳体1的正面有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复位按钮6;壳体1的顶端装有发光二极管5,所述红外探测器2、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四周装有红外探测器2,各个红外探测器2之间串联;所述壳体1的四周装有发光二极管5,各个发光二极管5之间串联;各个红外探测器2串联起来再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各个发光二极管5串联起来再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1背面设有可伸缩固定手柄9、吸盘10。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车辆处于未使用的时候,由于车窗紧闭,车内的温度会比车辆使用时候的温度高,利用单片机控制器8设计一个温度阈值(例如30度),温度传感器7感受到车内温度达到这个阈值,就给出温度信号,这个温度信号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口进入。红外探测器2探测车内红外辐射温度,若探测到有36度以上温度的物体(此温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就输出一个控制信号,这个控制信号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口进入。单片机控制器8接收到温度传感器7和红外探测器2这两组输入信号后,就给蜂鸣器4和发光二级管5分别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蜂鸣器4发出声音,使得发光二极管5导通发光,用于提醒人们。当用户需要取消蜂鸣器4和发光二极管5的工作时候,按下复位按钮6,则单片机控制器8给出控制信号,使得蜂鸣器4和发光二极管5停止工作。壳体1的背面设有可伸缩固定手柄9,该伸缩固定手柄9采用卷尺原理,不工作时候自然卷曲;工作时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固定的参照物大小来改变卷曲圆的半径,可以把技术车载监控装置固定在后视镜上;壳体1的背面也设有吸盘10,可以将使用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固定在车窗或者车顶。其中单片机控制器8接收温度传感器7、红外探测器2的信号并根据此信号来控制蜂鸣器4和发光二极管5的工作与否,可以采用自动化领域常规技术手段的应用,单片机控制器8的可采用8051系列单片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有两个输入控制信号,能区分车辆是否处于不使用的状态,减少警报误报情况,增加了可靠性。2、灯光与声音的结合,使得紧急情况下更容易被人注意到,增加了行人发现车内情况的概率。3、设计多种固定方法,可以随意改变新型车载监控装置的放置位置,可以根据不同位置的材质来固定新型车载监控装置;4、能探测车内温度环境,采用红外温度探测,能探测出是否有少年儿童被锁在车内的情况,若出现有少年儿童被锁车内,则蜂鸣器报警,并使得发光二极管发亮,从而起到报警作用,减少少年儿童被锁车内而发生意外,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推广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向简易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路连接框图。图1-5中各标号:1-壳体,2-红外探测器,3-电池卡槽,4-蜂鸣器,5-发光二极管,6-复位按钮,7-温度传感器,8-单片机控制器,9-可伸缩固定手柄,10-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包括壳体1、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单片机控制器8;所述壳体1的正面有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复位按钮6;壳体1上装有发光二极管5,所述红外探测器2、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使用时,把此车载监控装置固定在后视镜上、固定在车窗或者车顶时,把装有红外探测器2的一面对着车内,装有发光二极管5的一面对着车外。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包括壳体1、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单片机控制器8;所述壳体1上设有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复位按钮6;所述红外探测器2、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四周装有红外探测器2,各个红外探测器2之间串联;所述壳体1的四周装有发光二极管5,各个发光二极管5之间串联;各个红外探测器2串联起来再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各个发光二极管5串联起来再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连接。使用时,把此车载监控装置固定在后视镜上、固定在车窗或者车顶时,无需考虑红外探测器2、发光二极管5的朝向,因为壳体四周均安装有红外探测器2、发光二极管5。实施例3: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包括壳体1、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单片机控制器8;所述壳体1上设有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复位按钮6;所述红外探测器2、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四周装有红外探测器2,各个红外探测器2之间串联;所述壳体1的四周装有发光二极管5,各个发光二极管5之间串联;各个红外探测器2串联起来再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各个发光二极管5串联起来再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连接。使用时,把此车载监控装置固定在后视镜上、固定在车窗或者车顶时,无需考虑红外探测器2、发光二极管5的朝向,因为壳体四周均安装有红外探测器2、发光二极管5。所述壳体1背面设有可伸缩固定手柄9、吸盘10。因此固定的时候可以采用可伸缩固定手柄9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吸盘10挂在车窗或者车顶上,方便实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单片机控制器(8);所述壳体(1)的正面有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复位按钮(6);壳体(1)的顶端装有发光二极管(5),所述红外探测器(2)、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单片机控制器(8);所述壳体(1)的正面有红外探测器(2)、电池卡槽(3)、蜂鸣器(4)、复位按钮(6);壳体(1)的顶端装有发光二极管(5),所述红外探测器(2)、复位按钮(6)、温度传感器(7)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蜂鸣器(4)、发光二极管(5)分别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出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杨,
申请(专利权)人:廖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