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核心
,具体涉及一种管箱外置型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蒸发式换热设备在制冷换热领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换热装置是蒸发式换热设备关键的核心部件,利用显热与潜热相结合换热机理,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现有技术的换热装置,其框架为组焊件,管箱通常先与换热管组焊并固定于框架内,整体热浸锌防腐。在换热装置生产制作、应用过程中,其存在以下不足:换热装置管箱检漏(尤其管箱封头处)、定期维护或更换不便;进、出口接管水平、高低位置无法控制;框架组焊变形严重等;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地增加了设备的检修成本。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换热装置的结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箱外置型换热装置,解决了换热装置管箱检漏、进出接管水平、高低位置无法控制之难题;减轻了框架焊接变形;解决了进出口接管下端与底框组件横撑及其用内外固定法兰与上箱框架干涉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设备的安装效率,便于设备的拆卸、维修,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地降低了设备的检修成本。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箱外置型换热装置,是由:主梁、前角立柱、中立柱、后角立柱、前卡板、后卡板、支座、支撑、管箱、进出口接管、换热管、棚条构成;四根水平方向的主梁靠近两端处设置垂直于相邻两根主梁的前角立柱和后角立柱构成立体框架,立体框架的中部设置平行于前角立柱或后角立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箱外置型换热装置,是由:主梁(1)、前角立柱(2)、中立柱(3)、后角立柱(4)、前卡板(5)、后卡板(6)、支座(7)、支撑(8)、管箱(9)、进出口接管(10)、换热管(11)、棚条(12)构成;其特征在于:四根水平方向的主梁(1)靠近两端处设置垂直于相邻两根主梁(1)的前角立柱(2)和后角立柱(4)构成立体框架,立体框架的中部设置平行于前角立柱(2)或后角立柱(4)的中立柱(3),立体框架两侧的前角立柱(2)内侧之间设置前卡板(5),立体框架两侧的后角立柱(4)内侧之间设置后卡板(6);管箱(9)的两端密封设置,管箱(9)一侧的中部垂直设置水平方向的进出口接管(10)构成T形上管箱合件,下管箱合件与上管箱合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立体框架两侧的前角立柱(2)的外侧上方设置支撑(8),上管箱合件的管箱(9)下方两侧与所述支撑(8)之间设置支座(7),上管箱合件下方平行设置下管箱合件,下管箱合件的管箱(9)下方两侧通过支座(7)固定设置于立体框架下方两根主梁(1)的末端;立体框架内沿管箱(9)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五根呈S形连续的换热管(11),换热管(11)的上端与上管箱合件的管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箱外置型换热装置,是由:主梁(1)、前角立柱(2)、中立柱(3)、后角立柱
(4)、前卡板(5)、后卡板(6)、支座(7)、支撑(8)、管箱(9)、进出口接管(10)、换热
管(11)、棚条(12)构成;其特征在于:四根水平方向的主梁(1)靠近两端处设置垂直于
相邻两根主梁(1)的前角立柱(2)和后角立柱(4)构成立体框架,立体框架的中部设置平
行于前角立柱(2)或后角立柱(4)的中立柱(3),立体框架两侧的前角立柱(2)内侧之间
设置前卡板(5),立体框架两侧的后角立柱(4)内侧之间设置后卡板(6);
管箱(9)的两端密封设置,管箱(9)一侧的中部垂直设置水平方向的进出口接管(10)
构成T形上管箱合件,下管箱合件与上管箱合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立体框架两侧的前角立柱
(2)的外侧上方设置支撑(8),上管箱合件的管箱(9)下方两侧与所述支撑(8)之间设置
支座(7),上管箱合件下方平行设置下管箱合件,下管箱合件的管箱(9)下方两侧通过支座
(7)固定设置于立体框架下方两根主梁(1)的末端;
立体框架内沿管箱(9)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五根呈S形连续的换热管(11),换热管
(11)的上端与上管箱合件的管箱(9)固定设置,换热管(11)的下端与下管箱合件的管箱
(9)固定设置;
所述立体框架两侧的前角立柱(2)之间和所述立体框架两侧的后角立柱(4)之间垂直
设置至少五根棚条(12),所述棚条(12)穿过换热管(11)并与换热管(11)接触,使换热
管(11)的位置固定;
所述换热管(11)穿过前卡板(5)和后卡板(6)上的预留孔,前卡板(5)和后卡板(6)
对换热管(11)的位置固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换利,祁怀胜,耿君霞,张文明,王百坡,胡琳琳,刘宁宁,王红娜,张伟健,李占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