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铠装排泥管,属于疏浚工程装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铠装排泥管包括入口端接管、铠装管体和出口端接管,入口端接管为内、外管复合于一体的套管且出口端插装在铠装管体的入口端内腔,铠装管体是由多个锥形管连接而成,所述的入口端接管内管、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内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技术方案新颖、可靠,既满足用来调整排泥管线方向的弯曲要求,又能达到与金属复合排泥管的耐磨性能相接近进行配套使用的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疏浚工程中使用的有关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铠装排泥管的
技术介绍
河道、航道、港池浚深、海港浅滩、码头基槽等机械疏浚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排泥管连接而成的排泥管线来实现输送,而在整个排泥管线中不可缺少的用于调整排泥管线方向用的排泥管,至今大部分一直使用的自浮式排泥橡胶管,由于自浮式排泥橡胶管在输送如岩石、珊瑚礁、矿石等有锐缘的固体物料时很快会被磨穿,失去使用价值,而将导致整个疏浚工程系统停工,进行修复或整根排泥管线报废,耗费宝贵的施工时间和较高的管线维修费用。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进一步改进自浮式排泥橡胶管所存在的技术缺陷,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03月02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1020214517.8的技术方案和2009年12月02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200920036395.5的技术方案都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在提高耐磨性能方面提出了在胶管的最内层增加耐磨性能好的有机胶粘剂和耐磨钢环的技术方案,为提高自浮式排泥橡胶管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新的技术措施。但是由于自浮式排泥橡胶管本身所存在的产品缺陷而致使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一是自浮式排泥橡胶管虽然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但是由于调整排泥管线方向的弯曲度是靠由里到外的整体变形的方案来实现的,这种变形对于自浮式排泥橡胶管来说是靠管体各个部位的弹性变形来完成的,而各个部位的弹性变形对于管体的同一圆周截面来说,又存在着拉伸和压缩的双重受<br>力,因而这一技术方案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与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配套使用时所显示出的不配套的缺陷更为突出;其二是自浮式排泥橡胶管通过在胶管的最内层增加有机胶粘剂和耐磨钢环的技术方案来提高橡胶管的耐磨性能,当该自浮式排泥橡胶管在使用过程中,被输送的固体物料在一个由有机胶粘剂和耐磨钢环组成的输送管道内反反复复的运行,由于有机胶粘剂和耐磨钢环制成的内壁会被固体物料反复碰撞,有机胶粘剂和耐磨钢环的磨损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不仅会发生输送阻力影响输送速度,而且因内管壁耐磨性能不一致难以与更好的金属复合排泥管配套使用,特别是在作业环境更为恶劣条件下输送矿石、南海输送珊瑚礁的作业时,这种不配套现象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一种铠装排泥管既满足用来调整排泥管线方向的用途,同时又能达到与金属复合排泥管的耐磨性能相接近,全面提高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构思新颖、技术方案可靠,既满足用来调整排泥管线方向的弯曲要求,又能达到与金属复合排泥管的耐磨性能相接近,全面提高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的铠装排泥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铠装排泥管,包括内、外管复合的入口端接管、多个锥形管套装的铠装管体和一倒锥形管与复合直管构成的出口端接管,三者依次套装而成铠装排泥管管体、法兰盘,铠装排泥管管体的外侧依次包覆有一与其相粘连的帘布强力弹性材料层、多层钢丝紧固层和弹性材料层,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入口端接管内管、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内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铠装排泥管的底部。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上述所述入口端接管内管、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内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5㎜。上述所述锥形管的出口端内侧设有一工作面,其宽度为20-60㎜,工作面与铠装管体中心线相平行,其内经尺寸与入口端接管的内腔管径相一致。上述所述锥形管的锥度为1:5~10,两锥形管相接处的间隙h为5-10㎜。上述所述锥形管的出口端插装在与之相连的另一锥形管的入口端内腔的深度为20-50㎜。上述所述锥形管的出口端的外侧表面设为一球形弧面结构。上述所述的入口端接管内管、铠装管体的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的内管是由稀土耐磨高铬铸铁材料旋转铸造而成的铸钢管。上述所述的帘布强力弹性材料层为多层双面挂胶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化学纤维的帘布叠加而成的结构。上述所述弹性材料层为硫化橡胶材料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层或聚氨酯材料层中的任一种或任二种的组合。上述所述的入口端接管和出口端接管的法兰盘与接管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其一是由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入口端接管、多个铠装管体的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的锥形设置与连接的设计方案,通过把铠装排泥管的弯曲度≥35°的技术指标分解成多个铠装管体的锥形管的具体结构指标进行叠加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目标来实现,从而使本技术所述的铠装排泥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构思新颖、技术方案可靠,能充分满足排泥管线方向调整的弯曲要求,再加上所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达到并实现与复合金属排泥管配套使用的条件,这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实质性特点。其二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铠装排泥管的外侧面上依次包覆有帘布强力弹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在弹性材料层位于入口端接管、铠装管体的锥形管、及出口端接管的相接处设置环状定位紧固圈和设有多层钢丝紧固层的技术方案,从而不仅使管体既能承受设计的最大工作压力,而且能够承受其应有的轴向拉力,在保障铠装排泥管的耐磨性能、曲挠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整个管体的弯曲能力和各种恶劣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为全面提高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技术方案,这与现有技术相比,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具有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其三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仅在入口端接管内管、铠装管体锥形内管和出口端接管内管是由耐磨高铬铸铁材料旋转铸造而成的铸钢管,而且采取在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的技术方案,从而使本技术所述的铠装排泥管在具有较强的浮力和弯曲度≥35°两项技术指标的同时,不仅还具有较强的耐撕裂性能、耐岩石、珊瑚礁的撞击能力,能满足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如在矿区、南海等地进行输送岩石、珊瑚礁等作业场地工作时的特殊要求,而且使本技术所述的铠装排泥管能够做到在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无须使用期内先后调整排泥管180°后再调整90°停机调整管线的办法来提高排泥管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因停机而浪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铠装排泥管,包括内、外管复合的入口端接管、多个锥形管套装的铠装管体和一倒锥形管与复合直管构成的出口端接管,三者依次套装而成铠装排泥管管体、法兰盘,铠装排泥管管体的外侧依次包覆有一与其相粘连的帘布强力弹性材料层、多层钢丝紧固层和弹性材料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入口端接管内管、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内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铠装排泥管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铠装排泥管,包括内、外管复合的入口端接管、多个锥形管套装的铠装管体和一
倒锥形管与复合直管构成的出口端接管,三者依次套装而成铠装排泥管管体、法兰盘,铠装
排泥管管体的外侧依次包覆有一与其相粘连的帘布强力弹性材料层、多层钢丝紧固层和弹
性材料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入口端接管内管、锥形管和出口端接管内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
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铠装排泥管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铠装排泥管,其特征是所述入口端接管内管、锥形管和出
口端接管内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排泥管,其特征是所述锥形管的出口端内侧设有一工作
面,其宽度为20-60㎜,工作面与铠装管体中心线相平行,其内径尺寸与入口端接管的内腔
管径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考成,唐永胜,陈宏礼,
申请(专利权)人:姜考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