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洒水壶,包括洒水壶本体,洒水壶本体设置有容水腔,洒水壶本体设置有一把手,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洒水壶本体相对的两侧,洒水壶本体侧壁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与容水腔连通,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注水口的大小大于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面积的1/2。改善了现有的洒水壶注水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洒水壶。
技术介绍
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洒水壶,通过洒水壶进行洒水或者浇灌花草,但现有的洒水壶通常注水口小,往壶内注水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洒水壶。以改善现有的洒水壶注水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洒水壶,包括洒水壶本体,所述洒水壶本体设置有容水腔,所述洒水壶本体设置有一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洒水壶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洒水壶本体侧壁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容水腔连通,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大小大于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面积的1/2。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出水管倾斜设置,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管口朝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在洒水壶处于普通状态时,洒水壶内的水不会从出水管流出,在需要洒水时,将洒水壶倾斜,使得出水管的出水管口朝下,从而方便地将水倒出。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出水管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注水口的位置。出水管与注水口形成一个类似于连通管的结构,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往注水口内注水时,水不会从出水管口流出。如果出水管口的位置低于注水口的位置,则会出现在没将壶内注满水时,水就会从出水管口流出,因此,上述设置使得洒水壶能够具有更大的储水量,也便于洒水壶的加水。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把手与所述出水管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管对应的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侧壁的顶部,所述把手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洒水壶本体与所述出水管相对的侧壁的底部。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使用把手提拿洒水壶进行洒水时,出水管与把手相对,倾倒洒水壶时,洒水壶中的水能够很好地从出水管口流出。同时,把手两端的连接设置,使得把手与洒水壶本体之间的空间较大,便于用手握住把手,从而使得对整个洒水壶的洒水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洒水壶本体的形状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上表面的水平位置沿远离所述出水管的方向逐渐降低。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洒水壶中装满水时,靠近出水管的一端的水量大于远离出水管的一端,从而具有一定的水压,进行洒水操作时,洒水壶略微倾倒,壶中的水即可从出水管中流出,从而使得洒水更方便。同时,这种设置更符合力学性能,进行洒水时更省力,便于洒水操作。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把手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把手的两端均与所述洒水壶本体的容水腔连通。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把手内部可以进行水的储存,从而使得洒水壶能够容纳更多的水。同时,把手内能够容纳水使得把手具有更好的触感,特别是夏天时,能够带来更清凉的触感,使得洒水壶在使用时更舒适。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把手为弧形。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把手更便于被手握住,用手提拿住把手时,更加方便,也具有更好的触感。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把手的最高位置与与所述洒水壶本体顶部的垂直距离大于10cm。洒水壶的把手与顶部直接的垂直距离对往注水口内加水的方便性有一定的影响,其垂直距离越小,加水越不方便。因此,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非常容易往注水口内加水,同时,也使得把手的长度足够长,便于方便地对洒水壶进行提拿。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出水管的长度大于20cm,且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管口的内壁设置有网孔板。出水管的长度能够在一定程度决定进行定点洒水的方便性,出水管越长,使得越便于对某个部位进行浇水,不用提拿整个洒水壶到固定位置进行洒水。设置的网孔板也使得洒出的水更加均匀,使得给花草进行洒水的效果更好,水量不会过大。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洒水壶,所述注水口呈倒圆角三角形,所述注水口的大小是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面积的2/3。注水口太小,只能使用管道进行加水,不方便拿盆等进行倾倒,因此,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注水口足够大,可以很直接通过盆等工具往注水口进行倾倒水,也可以通过直接将洒水壶放入水中进行灌水,从而往洒水壶内注水非常方便快捷。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洒水壶本体的顶部设置大于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的1/2的注水口,使得洒水壶的注水非常方便,使得洒水操作更加便捷。同时,顶部把手的环绕设置,使得该洒水壶的提拿以及洒水操作非常方便以及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洒水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洒水壶本体100;容水腔110;注水口120;把手200;出水管3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考附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洒水壶,包括洒水壶本体100,洒水壶本体100设置有容水腔110,容水腔110的形状以洒水壶本体100的外部形状一致,洒水壶本体100设置有一把手200,把手2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洒水壶本体100相对的两侧,洒水壶本体100侧壁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300,出水管300的底端与容水腔110连通,出水管300的上端与外部连通,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把手200与出水管300处于同一平面,使得使用把手200提拿洒水壶进行洒水时,出水管300与把手200相对应,倾倒洒水壶时,洒水壶中的水能够很好地在洒水壶倾倒时,在自身的重力下更好地从出水管口流出。把手200的一端连接于出水管300对应的洒水壶本体100的侧壁的顶部,把手200的另一端设置于洒水壶本体100与出水管300相对的侧壁的底部。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同时,把手200两端的连接设置,使得把手200位于洒水壶本体100的顶部,并且与洒水壶本体100顶部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便于用手对把手200的提拿,在使用时便于对整个洒水壶的洒水操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出水管300倾斜设置,出水管300的出水管口朝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在洒水壶处于普通状态时,洒水壶内的水不会从出水管300流出,在需要洒水时,将洒水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洒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洒水壶本体,所述洒水壶本体设置有容水腔,所述洒水壶本体设置有一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洒水壶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洒水壶本体侧壁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容水腔连通,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大小大于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上表面面积的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洒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洒水壶本体,所述洒水壶本
体设置有容水腔,所述洒水壶本体设置有一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
分别连接于所述洒水壶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洒水壶本体侧壁的底
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容水腔连通,所述洒水壶
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大小大于所述洒水壶本
体的上表面面积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倾
斜设置,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管口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口
的位置高于所述注水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
述出水管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管对应的
所述洒水壶本体的侧壁的顶部,所述把手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洒水
壶本体与所述出水管相对的侧壁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由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