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青专利>正文

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8148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通过废水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纳滤装置和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该系统稳定运行、处理效果高、回收率高,所采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煤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煤化工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多,尤其是新型煤化工行业的排水量大,而我国可用水资源比较匮乏,因此提高煤化工企业废水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遏制水环境恶化的势头,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工业企业废水充分利用化、排放减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年4月份内蒙腾格里沙漠园煤化工工业区废水乱排放现象经媒体曝光后,习主席亲自做了批示,要加强对煤化工园区废水的处理及利用。而早在2005年国家就颁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首次提出发展外排废水回用技术的要求,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回用装置需要结合煤化工企业废水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工艺,确保水资源重复利用效果及其实施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实现了对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该系统稳定运行、处理效果高、回收率高,所采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通过废水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纳滤装置和浓水反渗透装<br>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所述高效沉淀池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中间水池,超滤装置与反渗透装置之间设超滤产水池,反渗透装置与纳滤装置之间设浓水收集池,纳滤装置与浓水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纳滤产水池。所述调节池内设废水提升泵连接其后的废水输送管道,多介质过滤器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设多介质进水泵,反渗透装置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一,纳滤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设纳滤给水泵,浓水反渗透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二,回用水池后的回用水管道上设回用水泵,最终浓水池后的浓水输送管道上设浓水输送泵。所述高效沉淀池内设药剂投加装置、搅拌装置和导流筒提升装置。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采用压力式多介质过滤器,内部装填石英砂和无烟煤。所述超滤装置中设有外压式PVDF超滤膜,超滤膜的滤过直径为0.002~0.1μm,膜通量为40~50L/m2·h,超滤膜最高承压能力为0.3MPa。所述反渗透装置为二段式结构,反渗透装置中设抗污染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反渗透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15~18L/m2·h。所述纳滤装置为三段式结构,纳滤装置中设抗污染纳滤膜,纳滤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纳滤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18~20L/m2·h。所述浓水反渗透装置为三段式结构,浓水反渗透装置中设抗污染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反渗透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18~20L/m2·h。所述反渗透装置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浓水反渗透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分别设保安过滤器,内装过滤精度为5μm的滤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对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系统稳定运行、处理效果高、回收率高,所采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2)煤化工废水预处理采用高效沉淀池对废水进行软化及除硅,保证后续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3)超滤装置、纳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浓水反渗透装置均采用压力作为分离动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4)纳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及浓水反渗透装置均采用多段式设计,回收率高,系统回收率可达到80%~90%;5)超滤装置、纳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浓水反渗透装置匀采用膜处理装置,其设备紧凑,节约占地,投资费用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运行简便;6)设备运行参数可以针对不同水质灵活调整,在保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回用出水水质满足《循环冷却水再生水质标准》GB50050-2007。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高效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池2.高效沉淀池3.中间水池4.多介质过滤器5.超滤装置6.超滤产水池7.反渗透装置8.浓水收集池9.纳滤装置10.纳滤产水池11.浓水反渗透装置12.最终浓水池13.回用水池14.废水提升泵15.搅拌装置16.导流筒提升装置17.多介质进水泵18.反渗透给水泵一19.产水管一20.回用水泵21.产水管二22.浓水管一23.纳滤给水泵24.反渗透给水泵二25.浓水管二26.浓水输送泵27.混合区28.反应区29.沉淀区30.污泥区31.清水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通过废水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高效沉淀池2、多介质过滤器4、超滤装置5和反渗透装置7,所述反渗透装置7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19连接回用水池13,反渗透装置7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22连接纳滤装置9和浓水反渗透装置11,浓水反渗透装置11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21连接回用水池13,浓水反渗透装置11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25连接最终浓水池12。所述高效沉淀池2与多介质过滤器4之间设中间水池3,超滤装置5与反渗透装置7之间设超滤产水池6,反渗透装置7与纳滤装置9之间设浓水收集池8,纳滤装置9与浓水反渗透装置11之间设纳滤产水池10。所述调节池1内设废水提升泵14连接其后的废水输送管道,多介质过滤器4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设多介质进水泵17,反渗透装置7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一18,纳滤装置9前的浓水管一22上设纳滤给水泵23,浓水反渗透装置11前的浓水管一22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二24,回用水池13后的回用水管道上设回用水泵20,最终浓水池12后的浓水输送管道上设浓水输送泵26。所述高效沉淀池2内设药剂投加装置、搅拌装置15和导流筒提升装置16。所述多介质过滤器4采用压力式多介质过滤器,内部装填石英砂和无烟煤。所述超滤装置5中设有外压式PVDF超滤膜,超滤膜的滤过直径为0.002~0.1μm,膜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废水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纳滤装置和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废水输送管道依次连
接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
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纳滤装
置和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
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效沉淀池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中间水池,超滤装置与反渗透装置之间设超滤产水池,反
渗透装置与纳滤装置之间设浓水收集池,纳滤装置与浓水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纳滤产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节池内设废水提升泵连接其后的废水输送管道,多介质过滤器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设多介
质进水泵,反渗透装置前的废水输送管道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一,纳滤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
设纳滤给水泵,浓水反渗透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二,回用水池后的回用水
管道上设回用水泵,最终浓水池后的浓水输送管道上设浓水输送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效沉淀池内设药剂投加装置、搅拌装置和导流筒提升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介质过滤器采用压力式多介质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青穆明明李彦华于金良仝延忠苏志广冯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左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